不管和谁交往,请记住: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图片来源:Adobe Stock)
不管和谁交往,我们一定要记住老祖宗的一句古训,这句古训就俗语说的“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老祖宗为什么会这么说呢?为啥可以借出去米粮、衣服,却不将柴火、鞋子借出去呢?其中蕴含的道理,看似简单也深奥,看完这篇你就懂了。
借米不借柴:不养懒汉
“借米不借柴”是说,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可以借米给对方,帮助对方吃饱。人只有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才能创造收入,从而站起来。
可是,“借柴”就不一样了。在农村待过的人就知道,漫山遍野都是柴,就是在丘陵地带,没有森林,也会有野草,可以用来烧火做饭。并且,一些穷苦的人,还可以依靠砍柴来维持生计。若是一个家庭,厨房里都点不起炊烟了,那就有了“破锅冷灶头”的征兆,预示着家庭走向衰败。
“借柴”谐音“借财”,把我家的财气借走了。
当对方一定要借“柴”的时候,你就介绍他去打工,扫大街、做保全等,对于愿意去打工的人,你请他吃顿饭,买一张车票,体现了自己的仁义,也考虑到了人生的前程。
不借柴:因“借柴”谐音“借财”,你把我家中的财气借走了。(图片来源:Adobe stock)
借衣不借鞋:不帮倒忙
“借衣不借鞋”,当别人寒冷的时候,你拿出衣服,帮人披上,是温暖的举动;虽然衣服有大小,也可以凑合穿,寒不择衣。
但鞋子就不同了,如果尺码太小,人家穿不了。鞋子在不同的场合,还有特别的意义,不能随意外借。
古时候,女人有三寸金莲,鞋子是很特别的。若是女人的鞋子被人拿走了,就意味着感情上扯不清了。
有人说:“婚姻如鞋,合适不合适,自己知道。”
有人说:“一双好鞋,让脚下生风,走得更远。”
鞋子里,是私密的东西,容不下第三者,鞋子借出去了,就像鞋子里放了一粒沙子一样。
让自己舒服的鞋子,是事业上的帮手,借出去,恐怕事业不顺,也会引起一些心理作用。
当一个人要借鞋子的时候,告诉他说:从长远的角度来说,鞋子要自己买,路要自己走。
结语
帮助懒惰的,对方不会感激你,还可能变本加厉地索取。帮助不愿走路的,只会连累你。若是你代替别人去走路,还会弄丢自己。
借东借西,都要多一个心眼,透过现象看本质,不当冤大头。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要借助外物作参考,才能知道人品,看清人性。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