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沉滞到好像在等大事发生?(图)
有香港市民认为,虽然社会表面如常,但整个活力已经消失,渐入死寂。(摄影:庞大卫/看中国)
【看中国2023年5月3日讯】(看中国记者李怀橘综合报导)众所周知,中共订立《国安法》的目的是为抹杀一切自由。该法例实施后,从前充满活力的香港社会渐入死寂。死寂之后会发生什么?是在沉默中爆发,还在沉默中灭亡?话题近日在香港讨论区引发热烈讨论。
近日有网民发帖表示,现在社会气氛沉滞到好像在等大事发生。帖文指,疫情后香港治安变差,外资撤离,又多了很多人移民;空置的商铺就算重新营业都很颓废;隔几天就有工程意外;也有人突然猝死;加上国际新闻都充斥悲观消息,感觉上好像有巨变即来,山雨欲来的气氛,不知大家有没有同感?
帖文一出,得到很多网民的共鸣,大家纷纷留言分享感受,并总结目前香港出现的几大现象:
一、大陆化
网民们指出,回顾殖民地历史,当年港英政府明知六七暴动是中共左派煽动,事后都没有大规模清算,《大公报》《文汇报》等左报没有被取缔,亲共组织工联会依然存在。反而港英政府开始积极反省、励精图治、改革劳工福利、成立廉政公署、改善教育、医疗、房屋,这些良政善治成为香港70年代经济起飞的基石。
至于中国香港政府,同样面对民怨沸腾,不是去着手研究解决问题,或者参考外国成功案例,而是向更极权的大陆政府取经。让香港“成功转型”为“国际大刀会”,外资人才纷纷撤,取而代之的是大陆人;新闻上经常报导业主蚀让个案;国安警员捉完民主派捉百姓,现在连教会都查;然后再浪费一大笔公帑投入大白象工程。
试想如果香港是一间公司,所有的管理层(政府)都不是为公司好,而是拍老板马屁,但老板又是全世界数一数二废物,整个脑袋装的都是大湾区、一带一路,公司怎么会发展?眼看香港慢慢凋零,由国际都会降格为中国城市。
香港出生率已经降到全球第一(0.8),年龄中位数已经升到46岁,附近的新加坡37岁,连大陆都只是39岁,纳税人口大跌,富豪人口大跌,年轻人不是被捕就是移民,留下的打死都不会生孩子,再过几年香港年龄中位数还不升到50岁!!!
另外,耗资万亿港元的无底黑洞——明日大屿人工岛、北部都会区,都要齐上马。现在已经不是会不会死的问题,是会死得有多难看的问题。
二、躺平潮
有留言补充指,楼主漏了重要一点,就是躺平潮,由年轻人到中老年都有种颓废不堪,对生活失去动力的感觉。好多年轻人仅做兼职,赚够生活费就不做了。
有跟帖表示,在不公平的社会里面,连一点点反对声音都无法容纳,其结果唯有躺平。无论亲共人士,还是反共人士都知道香港已死,差别只在于有没有讲出口而已。
穷的躺平等住公屋。有实力的年轻人就默默地供楼、储钱去旅行、计划移民。反正做什么都被政府打压,心已淡。中年上了岸的从来都低调,没上岸也都做到无精打采。外出开车都嫌麻烦,索性不外出。最有活力反而是香港的老人,周围去、周围玩,但活动时间短,天没黑就回家,但消费能力不高,旺丁不旺财。
其实,政府的政策是在鼓励最有消费能力的人不上街、不消费、不娱乐,不死气沉沉才怪。
有网民感叹,说没感觉都是在骗你或者骗自己,只是很多事情已经不能够说出口,这两年大家开始接受现实,去留都心中有数,想走的自己静静地准备,留下来的人就躺平,不问世事。没有集会、游行、示威反抗,唯有无声抗议。
三、悲观论
绝大部分留言对香港未来持悲观态度。有网民直言:整条街死气沉沉是事实,上班的就等下班,等放假外游,整个城市没有了活力,已经差到极点了,没法再差了。
比起以前有活力的香港,现在10点过后静过凌晨。餐厅没人排队,空铺多到数不过来。没人有心创业,赚到钱存起来不敢花。不是沉滞,是步向死亡。The city is dying,一潭死水,大家都无能为力。
对于未来香港会否在“在沉默中爆发”,很多网民都认为,不会有大事发生。气氛沉滞不是在等大事发生,实情是没人会再出声,只是死心接受现实。极权统治下这个情况很正常。
四、乐观论
也有网民认为当年揽炒都是想达到这一目的,现在有总加速师末路狂飙,大陆民间压力积攒到某一点时一定会爆发的,这是历史的规律。虽然很多人无法想像中共解体,但是历史的车轮一到,该发生的就会发生。
即使普通市民做不到什么,都可以每日吃花生看看中共丑态,比如法国大使卢沙野帮总加速师得罪全世界。还有网民形容,正义女神就好像港人参加游行一样,“总会迟到,但不会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