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有人一有钱就买股票?经济专家:银行业稳定是一种假象!(视频)

【看中国2023年3月31日讯】(看中国记者梁路思、李净瑶采访报导)美国多家银行暴雷,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被瑞士银行集团(UBS AG)并购。银行是否还能被认为是一个稳定、无风险的体系?对此,《看中国》采访了经济评论员利世民。

银行业稳定是一种假象

利世民表示,银行业的稳定是一种假象,每个国家的银行体系或每间银行都会说自己很安全。但银行从来都是“极高风险”的行业,因为它一定要大家相信它很安全,它才能继续赚钱。银行除了赚取存款利息和贷款利息之间的息差,它们最重要的利润来源是金融杠杆。没有了杠杆,银行将无利可图。

他分析指,在过去几年,许多国家都减息救银行,但存款及贷款的息差一直在缩减。另外,长短期利率的差别也是银行赚钱的方法,但长债和短债的息差也在减少,银行本来很难赚钱,没了息差怎办?唯有加大杠杆。不断加大杠杆会增加整体风险,并导致金融危机。“每一次金融危机,都会出现大批民众提出存款。而银行会使用去杠杆化(De-leveraging) 来防范及化解金融风险,但这也会打击银行的利润,因此银行又要想办法借钱出去,再增加杠杆,就这样无限重复。”利世民说。

因此,过去这十几年来,大家看到金融行业越来越不稳定。每次发生银行危机,理论上若是一间银行出事,它会向其它银行借钱,好像最近美国发生的银行危机,其中一间自愿结业,另一间则被监管机构接管。

利世民表示,中央银行是不会破产的,但若是一个国家经常发生金融危机,每次都要国家承担,那就会由银行危机转变成货币危机。严重的货币危机是严重的通货膨胀及严重的贬值。通常这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如拉丁南美洲及亚洲,但如今却发生在发展国家。

他说:“越多零的货币就表示该国家曾发生过金融危机,导致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例如日本,最低面额是100元,这现象可能表示日本在战后时期经历过严重通胀。”

为何有些人一有钱就买股票?

美国过去也曾发生过金融危机,但每次的原因都不一样。利世民表示,“在资本主义下,企业倒闭是很正常的。银行是高风险行业,金融危机一定经常发生,但太阳依旧从东边升起。”他还提醒一点,大家必须接受一个事实,那就是银行的本质是不稳定的,这也解释了为何有些人一有钱就买股票,表面上是对抗通胀,其实是他们知道银行稳定是一种假象。在持续通胀的社会,什么人得益最大?就是借到钱的人,因为借回来的债会贬值,但借钱买到的资产如房子、股票,会跟着通胀上升。

谁享受杠杆带来的好处?

杠杆将风险放大,也会将回报放大,有些人因此而赚得盆满钵满,输了就政府来承担,这就是为何金融家、银行家们都赚那么多钱,他们投机输了可以将代价转移给别人,这是种不公平剥削,而被剥削的是出卖劳力赚取工资的人,这叫做道德风险(Moral Hazard)。他表示,当政府使用缴税人的钱来拯救经营不善的银行,其实就是助长不负责任行为。

他表示,加密货币出现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因为许多人觉得传统银行及金融业不稳定。但2022年是美元走势最强的一年,这是因为俄乌战争所致。每次国际局势不稳,美元、债券和国债都会被抢购。这现象解释了国际和金融业还是以美元作为主流。

利世民表示,每个人都在问,接下来会有更多银行出事吗?除了美国的银行、瑞士信贷,欧洲其它银行如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也传闻出现问题。他说:“其实这些银行的问题不是出现在近一两年,自从欧美国家将量化风控变成常态后,息差变小导致银行很难赚钱,他们很多都跑到大陆,其中包括了瑞士信贷与德意志银行,这是其中的一个原因。”

利世民认为,如果社会需要一个更公平、可持续的经济制度,可以这么做:

1、正视银行业的高风险本质

不要对银行有假象,认为它无风险。

2、加强教育

让大家知道它的风险。必须加强教育,教大家不要仅看表面的高回报,忽略了背后的风险。

3、公平与透明的机制

公平与透明的机制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输的是自己的钱,赢了的钱也是自己的。他认为,股市和楼市就是公平和透明度高的制度,这样才会鼓励正常的冒险,正常的回报,而不是像如今的金融业,由政府来包庇一班既得利益者。

本文留言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