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负担保责任的隐形债务已经达到66万亿元。(图片来源:Adobe stock)
(看中国记者李正鑫综合报导)根据中国官方发布的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报告,今年有近50万亿元人民币财政资金支出,那么钱从哪儿来?另外,地方政府除了自身的35万亿元债务,还有负担保责任的隐形债务已经达到66万亿元。
根据中共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查的《关于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下称“预算报告”),对今年财政资金支出作出安排。
预算报告也俗称为“国家账本”,反映中共政府对今年收入的预期,而这也体现了其对经济社会形势的预判。
中共政府有“四本账”,分别是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根据“四本账”直接加总,今年财政支出总计约49.5万亿元(人民币,下同),比去年增加近3万亿元。在中国经济进入下行周期之时,确实需要增加财政支出,发挥本来应有的调节作用。
财政支出主要体现在两大指标:一个是一般公共预算账本中的赤字率。赤字率(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越高,财政赤字(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差额)规模越大,意味着财政刺激经济力度越大;另外一个指标是政府性基金账本中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下称“专项债”)。专项债规模越大,意味着地方政府投资规模增大、负债增多。
根据预算报告,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拟安排赤字3.88万亿元,比2022年增加5100亿元(均由中央财政负担);财政赤字率从去年约2.8%提高至今年的3%;拟安排专项债3.8万亿元,比去年(3.65万亿元)增加0.15万亿元。
除了一般公共预算账本外,地方政府十分依赖的政府性基金预算账本也备受舆论关注,因为涉及预判卖地收入的情况。
预算报告显示,今年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预计为78169.9亿元,增长0.4%。其中,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收入74021亿元,增长0.4%。
卖地收入占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比重达到九成,去年受房地产市低迷的影响,地方政府卖地收入大幅下滑。
海外智库“天钧政经”研究员任重道撰文《“国家账本”公布 习近平遇到一个大麻烦》指出,没钱才是习近平遇到的大麻烦。因为对外“大撒币”买通外国政府官员和企业,对内拉拢军方和官员、对付百姓的“维稳”等等都需要钱。
文章解读中共四个账本:
一般公共预算,是对以税收为主体的财政收入,主要是全体中国人创造财富并且要缴纳大量名目多而又模糊的税。
政府性基金预算,主要由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组成,即地方政府卖地收入占大头。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是由企业和个人共同缴纳的包括医保及养老金在内组成的,即老百姓的救命钱和养老金,算成了中共的收入。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主要用是国有企业经营性收入、费用性支出和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用来补充中央财政)等。
文章强调,2022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2021年增长0.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则增长6.1%。支出增幅是收入增幅的十倍,防疫开支就占了总财政支出的三分之一。
另外,除了地方政府债务35万亿元之外,还有规模庞大的隐形债务,这都是阻碍经济发展的“炸弹”。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上个月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地方融资平台的债务总额暴涨,已从去年的57万亿增加至66万亿元人民币,约9.5万亿美元,比重超过中国GDP(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半。
国际信誉评级机构惠誉国际的数据显示,中国地方政府通过融资平台今年到期的海外债券金额增加至7900亿美元,约5.5万元人民币,达到202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路透社3月10日发表的一篇分析文章说,中国地方政府的债务高达9万多亿美元,而且还在持续增长当中。一些地方政府要求银行给予债务展期,下调贷款利息。地方政府目的是争取腾挪的时间,推迟违约发生的时间。
总部设在香港的东方资本研究院的创始人兼董事总经理安德鲁·科利尔(Andrew Collier)对路透社表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已经成为中国金融系统的“黑洞”,它被用来填补地方政府的收入与开支的缺口。
科利尔表示,地方政府没有财政盈余,无法偿还所欠债务,“我预计许多地方融资平台都会崩溃,银行或许会悄悄重新注资,使一些银行和债券持有者面临违约的风险”。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