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劳燕分飞”的“劳燕”是啥意思?(组图)


成语“劳燕分飞”中的“劳燕”,并不是指“疲劳的燕子”。(图片来源:Adobe Stock)

成语“劳燕分飞”常被用于描述或表达夫妻、情侣别离时的场景。不过,许多人并不完全了解这句成语本身的意思,导致使用上出现偏差,甚至以为“劳燕分飞”中的“劳燕”是指“疲劳的燕子”。但事实上,“劳”和“燕”分别是两种鸟,千万不要搞错了哦!

为了正确的理解和使用“劳燕分飞”这一成语,下面我们一起看看成语的最早出处吧!

成语“劳燕分飞”的出处

南北朝时期,梁武帝萧衍根据民歌改作的一首七言古诗《东飞伯劳歌》(后收录于《乐府诗集》):

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
谁家女儿对门居,开颜发艳照里闾。
南窗北牖挂明光,罗帷绮箔脂粉香。
女儿年几十五六,窈窕无双颜如玉。
三春已暮花从风,空留可怜与谁同。

其中的首句“东飞伯劳西飞燕”就是成语“劳燕分飞”的最早出处了。从中我们有知道了,原来“劳燕”的“劳”所指的是一种名为“伯劳”的鸟,而“燕”所指的就是我们字面所认知的“燕子”。因此,“劳燕”并非“疲燕”,而是指“伯劳”和“飞燕”两种鸟类,而“劳燕分飞”从字面上理解就是“伯劳和燕子各飞东西”的意思,以“伯劳”和“飞燕”隐喻为人的别离,天各一方。

清人王韬在《淞隐漫录・尹瑶仙》中写到:“其谓他日劳燕分飞,各自西东,在天之涯地之角耶?”瞿秋白在《赤都心史》中也曾使用:“兄弟姊妹呢,有的在南,有的在北,劳燕分飞,寄人篱下。”这些地方的使用所表达的都是这一意思。


成语“劳燕分飞”常被用于描述或表达夫妻、情侣别离时的场景。(绘图:Winnie Wang/看中国)

“伯劳”是什么鸟?

燕子我们都很熟悉了,但也许会有很多人想问,“伯劳”到底是什么鸟?有何特性?

伯劳鸟在中国北方俗称胡不拉。它的体型不大,但却很凶猛,喜欢捕食昆虫、蜥蜴、老鼠、青蛙甚至是其他小型鸟类,它常将捕获的猎物刺穿悬挂在荆棘或树杈之上,之后在树刺的帮助下,撕碎而食,故而也有了“小猛禽”和“屠夫鸟”的外号。

伯劳在古籍中有多个名字。《易纬・通卦验》解释伯劳,夏至感应阴气而开始鸣叫,冬至而止。伯劳也叫鵙(音“橘”)。《礼记・月令》上说:仲夏之月,鵙始鸣。《诗・豳风・七月》有歌曰:“七月鸣鵙”。说的是:伯劳在七月仍在鸣叫。

关于伯劳鸟还有这么一个故事。

据《曹子建集・卷十》中曹植的记载:周宣王时,贤臣尹吉甫听信继室的馋言,杀了前妻留下的爱子伯奇。伯奇的弟弟伯封非常悲伤,写了一首哀悼兄长的诗《黍离》。尹吉甫后来醒悟,追悔不已。有一天尹吉甫驾着马车到郊外,看见一只鸟停在桑树上,对他发出哭泣似的噭噭声。尹吉甫心念一动说:“你莫非是伯奇吗?”鸟于是拍击翅膀,叫声更悲切。吉甫认定是伯奇,就对鸟说∶“伯劳乎?是吾子,栖吾舆;非吾子,飞勿居。” 意思是说:“伯奇劳乎,如果你是我儿子,就飞来停在我的马车上。如不是,就飞走。”话音未落,鸟就寻声飞到了车盖上。鸟儿跟着吉甫回到家后,停在井栏上,冲着屋子大声鸣叫。吉甫命后妻拿来弓弩,假装要射杀鸟儿,一箭射杀了后妻,以此谢罪。从此,人们就把这种鸟叫作“伯劳”。

总结前面所说,“劳燕分飞”这个成语虽然被广泛应用,但常被人误解。而且还经常被今人误写成“劳燕纷飞”。其实“劳燕分飞”意指“劳”和“燕”分别朝不同的方向飞去,因此写为“分飞”,而不是一起飞或朝同一方向飞,所以不应写为“纷飞”。

本文留言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