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中国财政难以为继 地方政府被迫“刀刃向内”(图)

 2023-02-24 23:08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9

“清零”防疫政策重创经济和政府财政
地方政府难以保障基础民生,并尝试精简党政机构。(图片来源:Adobe stock)

(看中国记者李正鑫综合报导)“清零”防疫政策重创经济和政府财政之后,地方政府难以保障基础民生,并尝试精简党政机构,开始了北京当局宣扬的“刀刃向内”的改革。

北京当局近年不断宣传自身有改革的勇气,声称“首先刀刃向内,以刮骨疗毒的决心和勇气和自己不断斗争,敢于触及深层次利益关系和矛盾....”。

如今,正是到了动真格的时候:政府财政没钱了。

中国GDP(国内生产总值)在2022年同比增长3%,严重低于5.5%左右的官方目标,中国经济增长放缓至自1970年代以来第二低的水平,政府财政状况在去年急剧恶化,这都是受到严重损害经济活动的“清零”防疫政策的拖累。

海外智库“天钧政经”的文章指出,“清零”防疫政策造成的次生灾害已经显现,其中一个表现就是经济下滑、民众收入下降。“清零”防疫政策清掉了中国经济,也清空了政府财政。民众对中共的财政和货币体系失去了信心,继而导致货币完全不能进入生产经营性的实体经济,中共只能凭空刺激经济或者只是为了弥补财政的不足。经过多方测算,中共2022年全年的财政支出超过24万亿元(人民币,下同),仅仅防疫开支就占了总财政支出的三分之一,即8万亿元。很多资金用于核酸检测、核酸亭和方舱医院建设,以及其它支出和官员贪腐。国民财富就这样被中共挥霍,导致财政亏空、医保基金难以为继。

美国之音报道认为,由于防疫开支主要由地方财政承担,而地方政府能卖能开发的土地早已卖光,卖地收入大幅下跌,加上经济增长下滑,税费收入大减,以及防疫封控措施的压制,各省市区的地方财政早已捉襟见肘。

据路透社报道,信贷评级机构穆迪分析师预计中国地方政府2023年将陷入负信贷困境,主因就是土地销售收入萎缩、财政赤字持续升高以及直接债务和或有债务不断增多。

地方财政多么紧张?很多人恐怕想不到,在财政缺钱的前提下,地方政府保证一项公共事业支出,就不得不在其它公共开支项目上“动手脚”。

例如,2月23日早上,河南省商丘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发布了一则通告称,因公司严重亏损,将于3月1日暂停运营商丘市区公交线路。

但是,其当天中午就删除了这则通告,同时又发了另一则通告,表示将克服困难,确保公交不停运。

据报道,去年6月,商丘市交通运输局就曾透露市公交公司经营出现困难。商丘公交公司方面则直言,已经拖欠薪资5个月。

这背后折射出当下一些地方政府的财政窘境。

另据官媒报道,山西省启动所谓“党政机构改革”试点,六个县缩减一千多个编制,事业机构缩减率达七成,波及数千人。

报道称,山西河曲县、浮山县的党政部门分别从36个、35个整合成22个,平均精简38%。党政群机关科级领导职数总量则分别由改革前的151名、154名均精简为128名,平均精简16%。除学校、医院外,直营事业机构人数精简78%;事业编制精简58%。

回顾历史,中国的党政系统曾经历多次大规模的机构“精简”。但是,机构数量却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一个县除了有县委和县政府、政协、人大、检察院、法院,还有发改局、经信局、教育局、科技局、民宗局、公安局、民政局、司法局、财政局、人社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住建局、交通局、水利局、农业农村局等约160个机构。一个县长配备六至九个副县长,有的县甚至有十多个副县长职位。

分析人士对自由亚洲电台表示,人口多的地方是靠人口红利支撑着,其实政府财政早就空了。体制如果不变,再怎么精简都没用。只会是增大反弹的力度,被精简的人员可能成为编制外人员。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看中国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