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多个港口空箱堆积如山,凸显外贸出口陷入困境。(图片来源:Adobe Stock)
【看中国2023年2月16日讯】(看中国记者李正鑫综合报导)在COVID-19(新冠病毒)疫情大流行初期,供应链紧张导致用于海运的集装箱也成了紧俏货,一时间“一箱难求”。但是现在,中国多个港口空箱堆积如山,凸显外需不振,中国外贸出口陷入困境。
2021年,全球海运需求飙升,运价高涨、港口堵塞严重。然而,两年后的现在,海运的运价跌回疫情前水平,特别是突然放弃“清零”防疫政策、官媒宣称全力拼经济的中国,在各大港口,空集装箱堆积如山。
全球集装箱交易平台Container xChange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第6周(2月5—11日),上海港的40英尺集装箱CAx(集装箱可用指数)高达0.64,已经连续11周在0.6上方。
集装箱可用指数是衡量港口进港集装箱与出港集装箱的比率,指数高于0.5,表明港口的进港集装箱多于出港集装箱,容易造成空集装箱在港口堆积的情况;指数低于0.5,则表明出港集装箱多于进港集装箱,从而形成“一箱难求”的局面。
综合中国财新网等媒体报道,一名上海港码头操作人员称,“码头的空箱都堆满了,现在很多都堆到太仓去了,这种景象很多年都没见过了。”
在上海港开集装箱卡车的一位工作人员说,如今港口有很多空集装箱,他们的工作量也因此受到影响。“我们现在已经很少加班了。以前加班时,通常是上班12小时,休息12小时,现在是上班12小时,休息24小时。”
不仅是上海,空集装箱堆积如山的现象正在广州、宁波、天津等中国各大港口出现。
与过去三年相比,今年1月份中国港口的数据显示,中国有更多的集装箱可用。
“有更多的集装箱可用”,并不是一个好消息。对于集装箱过剩背后的原因,中国货运代理人士分析,主要是因为年前没有等来出口订单爆发,很多工厂提前放假,空集装箱没能及时转运出去,从而造成港口空箱积压。而年后本来就是淡季,出口量不高,于是空箱持续累积。
在广东深圳一做外贸生意的肖女士2月15日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时表示,受到中美关系和疫情封控措施的影响,产业链已经从中国转移到东南亚地区。她说:“外贸生意在大转向,(外商)订单都取消了。人家的订单去了越南、印尼,还有泰国,直接在那边下单了。产业链移到东南亚了。这样一来,货柜运输也就不行了,所以外贸公司要想其它办法。”
外国商会的报告也印证了外资正在撤离中国。例如,中国欧盟商会2月14日发布2023/2024年度的《上海建议书》。该报告调查显示,跨国企业在上海设立总部的信心不再,仅有12%的欧洲商家愿意在上海设亚太总部,而且有500家企业因去年上海封城和“清零”防疫政策所带来的运营干扰,已转往新加坡设立总部。
中国欧盟商会副主席许倍帝(Bettina Schoen-Behanzin)说:“信心受损后,需要时间重建。所以,目前最新的流行语是分散投资和去风险化……企业现在多着眼于风险评估,因此,必须分散投资,过去对中国的投资,可能转往如东南亚国家。”
对此,观察人士表示,外贸企业目前对于投资中国仍处于观望阶段,因此,北京当局的当务之急是要消除任何对经济、市场和政策的不确定性,让企业能安心投资,人民安心消费,才能刺激经济稳步复苏。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