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卡锡访台 牵动美国的欧亚地缘平衡方案(图)


美国新任众议院议长麦卡锡(Kevin McCarthy)(图片来源: Win McNamee/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3年1月31日讯】2023年的台海情势在CSIS兵推报告后持续发酵,继任裴洛西的美国新任众议院议长麦卡锡(Kevin McCarthy),传出可能于四月份的台湾关系法生效纪念活动访台。时值美中台人事新局,俄乌战争仍见胶着,欧亚大陆边缘地带的压力仍旧紧张,美国虽未能改变对台的“战略模糊”原则,但仍持续以政要访台作为地缘安全的折衷方案。

2023年元月期间,北约前秘书长拉斯穆森(Anders Fogh Rasmussen)到访台湾后的下周,北约便宣告与欧盟升级安全合作,英国更与日本签署《互惠准入协定》,欧亚边缘地带的安全角势隐含走向一体化的趋势。然而,缺乏集体安全组织的印太地区,美国维持既有秩序的方式得更有弹性,既不能被盟邦视为无上限的担保,又得适时展现对地区安全的承诺。

因此,麦卡锡访台不只是表达美国对台海问题的重视,而是以欧亚大陆整体地缘情势的考量,评估美国如何在国力有限的情况下,以军事以外的手段平衡欧亚大陆两侧的情势。在“战略模糊”的前提下,面对不能言喻的地缘安全问题只能用“战术清晰”回应,政要访台虽不如军援的成效显著,却也是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John Blinken)访中行程的较佳的平衡方案,避免过度刺激中国,又能为布林肯访中铺垫谈判高度。

美国的考量同样反应在俄乌战争的表态,一方面美国的军事能力尚未到达符合其承诺的准备,至今才与欧洲盟邦相继表达援助乌克兰M-1艾布兰、豹2式,和挑战者主力战车,美欧国家谨言慎行的背后同样是为避免过度刺激俄国。当前两岸关系虽未如俄乌情势严峻,美中台之间仍有对话和转圜空间,美欧军政要员不定期访台作为实力存在的宣示,已能在政治上达到平衡中国的成效,背后隐而未宣的实质合作,亦更能让中国顾忌。

台湾与欧美的实质关系提升,并且增加在台交流人员的层级和数量,更能形成软性的威慑。毕竟贸然对台动武若波及美欧军政要员的影响事大,时常流动且层级不一的交流,更能让中国不易清楚台湾与欧美国家的工作水平。政治与谋略的战场上得分虽不容易被外界看见,却也是另一种“上兵伐谋”的展现。

美国展现兼顾欧亚两侧边缘地带的意图,要如何基于离岸平衡的优势,又能整合盟邦主动制衡崛起强权,呈现着与时间赛跑的压力。近日美国空军上将米尼汉(Mike Minihan)指出,美国最快恐在2025年与中国爆发冲突,是目前美中开战论最急迫的版本,姑且不论自2020以来的预判屡屡失准,但也表达出美国军方对于军事准备不足的急迫性。

现今美国的军事能量的重整,受限于劳动环境和供应链重组的现实,优先供应乌克兰需求而难以顾及第一岛链的防务所需,2019年至今批准的对台军售,已经有超过190亿美元的武器供应订单仍未交付,而且还需要至少2年左右的时间才能陆续完成现阶段的清单内容。

欧洲方面,北约仍需时间将国防预算都提升到GDP2.5%的水平,在瑞典与芬兰完成加入北约的整合进程之前,欧洲的情势仍需要美国投入较多的资源。在欧洲完成防务准备,美国解决供应链问题之前,美欧军政要员不时来台是当前最好的政治承诺方案,除可凝聚政策的共识,强化对欧亚大陆情势关切的认知,更能以较低的成本保持对中国的提醒。

倘若此次麦卡锡访台,解放军再次上演紧迫盯人,对美军而言未尝是宝贵的经验,增加近距离对解放军接触的经验,从而研拟破解解放军控制场域和反介入作战的实际数据,有助于美台双方进一步厘清解放军的极限,这种尽可能接近实战的任务所获得的经验,既能试探解放军的虚实,亦能有助于美台磨合军事经验。

运用政治行动保持一个长时间悬而未决台海情势,有助于美国在力量有限的情况下兼顾欧亚情势,同时亦能为美台争取准备时间,即使不是最佳的安全承诺方案,也是现况台湾生存较佳的方案。避免重蹈罗马帝国哈德良(Hadrians)时期收缩边境的困境,考验着美国能否避免西方历史上霸权兴衰的循环。

文末加(本文为《上报》独家授权《看中国》,请勿任意转载、抄袭。原文链接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作者汤名晖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