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成为故宫国宝的苏东坡绝笔书(图)

 2023-01-30 10:15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四家真迹册之宋苏轼致知县朝奉尺牍。
四家真迹册之宋苏轼致知县朝奉尺牍。(图片来源:国立故宫博物院)

国立故宫博物院北部院区“国宝聚焦”,开春首档推出了2013年被文化部指定为“国宝”的文物,也就是宋代大文豪苏轼存世墨迹当中最晚、素有“绝笔”之称的《致知县朝奉尺牍》。据考证,苏轼这一份量非常重的作品,是写给好友杜孟坚的,书写时间是北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4月28日,正是苏轼离世前3个月写下的。

故宫从5日起至3月26日所展出的这一展览,还透过苏轼的诗文与书法作品的呈现,揭显其官途的颠沛流离,让今人更了解苏轼在写《致知县朝奉尺牍》这一封传世绝笔书信时的心境。

国立故宫博物院策展人、书画文献处助理研究员陈建志受访时表示,这封信在过去有学者考证说是写给杜孟坚的一封信,杜孟坚一家四代都跟苏轼有往来,所以他的文字非常简短,只有短短59个字,文字很简约,情感真挚。

《致知县朝奉尺牍》又称为:“江上帖”或“邂逅帖”,书信内容写说:“轼启江上,邂逅俯仰八年,怀仰世契,感怅不已,厚书且审。起居佳胜,令弟爱子各想康福,余以面莫既人回,忽忽不宣。轼再拜知县朝奉阁下,四月廿八日。”

这意思主要是苏轼提及跟好友杜孟坚时隔八年后在江上重逢的心情。晚年的苏轼屡遭贬谪,官场不得志,后来因为宋徽宗赵佶于元符三年(1100)正月十三日即位,大赦天下,苏轼获诏后从儋州(现今儋县)返回京城。而苏轼亦于晚年抚今追昔时,题曰:“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致知县朝奉尺牍》则是苏轼来到金陵期间,写给杜孟坚的书信。信中所谓的“怀仰世契,感怅不已”,正充分表达苏轼对世事浮尘的万千感慨。苏轼在写完这封书信之后,则继续赶路。三个月后,苏轼于7月28日病逝常州。

故宫为了让民众更加理解苏轼写下这封书信的心境,特地采取图文并陈的方式,一方面展示苏轼在临终前写给三子苏过的〈观潮〉一诗,呼应他书写《致知县朝奉尺牍》时达观的心理状态,还拣选了几件苏轼书法,供大家欣赏苏轼墨笔在不同时期的风格与变化。最后,还采取地图方式标示苏轼宦海浮沉、被迫持续移动的状态,若再回看《致知县朝奉尺牍》这封书信,对苏轼晚年的心境,就更能够感同身受。

陈建志告诉《大纪元》说,黄庭坚评价苏轼早年书学《兰亭序》,中年转学颜真卿、杨凝式书法,为北宋第一。不过,苏轼大约只有168件作品传世,其中并没有看见苏轼临写颜真卿、杨凝式的作品,所以他们特地提供故宫典藏的苏轼早年、中年、晚年的书法作品,分别为《宝月帖(右)》、《书跋语》与《寒食帖_局部》,借此展现苏轼不同时期的书法风格。

陈建志表示,细观《致知县朝奉尺牍》的用笔、间架,不仅仅是承袭了晋唐传统,“人”、“令”、“爱”捺笔“一波三折”的写法,似是又关乎北宋周越(生卒年不详),是以自谓“落笔已唤周越奴”,由此可见书学渊源及其书艺的演绎变化。故宫欢迎民众来第一展览区看“国宝聚焦”,到现场观看,会产生不一样感受的。

最后,跟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因为故宫院长吴密察在上任后,就希望民众到访故宫时都能随时看到国宝文物,因此才酿生了北院“国宝聚焦”展企划,民众也才能在开春期间观赏到充满苏轼情感、墨笔浑厚且艺术价值十足的《致知县朝奉尺牍》。 


来源:看中国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