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中国自1960年代大饥荒后人口首次下降(图)

 2023-01-17 21:24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自1959至1961年中国发生大饥荒以来首次下跌
自1959至1961年中国发生大饥荒以来首次下跌。(图片来源:Adobe stock)

【看中国2023年1月17日讯】(法广RFI)中国国家统计局今天(1月17日)公布,2022年底全国人口141175万,较前年底减少85万,是1959至1961年中国发生大饥荒以来首次下跌;人口出生率每千人仅6.77,更创1949年以来最低。

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自2016年开始减缓,之后北京当局颁布多项措施鼓励生育,但目前数据看来,似乎未见成效。

针对中国自1961年来首次人口负成长,中外专家均指出,人口负成长一旦出现便难以逆转。据英国《金融时报》同一天引述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中国人口变化专家王丰表示:“这是一个真正的历史性转折点,是长期且不可逆转的人口下降的开始。”

《金融时报》报道认为,中国出现人口负增长的转折点,会令中国像日本于2010年出现人口负增长,之后人口每年下降。

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人口专家易富贤估计,中国人口在2018年已开始下降,只是被错误的人口数据掩盖了。

他表示:“中国正面临着远远超出中国当局和国际社会想象的人口危机”,并指这一趋势将长期拖累中国房地产市场,而房地产市场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该报导指出,有些经济学家认为,随着劳动人口减少,自动化操作的兴起将抵销不断上升的劳动力成本。中国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今天在记者会表示,中国人口下降不应引起担忧,因为劳动力供应仍然超过需求,随着劳动力质量和教育水平提高,将抵销劳动人口长期下降。

据品点资产管理公司(Pinpoint Asset Management)首席经济学家张志伟指出,中国不能依赖人口红利作为经济成长的结构性驱动力,经济成长将不得不更多依赖政府政策来推动生产率成长。

多名分析人士同意,中国的社会福利和医疗基础设施没有为人口老龄化做好准备。

加上中国去12月突然大幅松绑防疫,感染人数激增令医院不堪重负。这是中国加快改革仍然非常低效和不平等的医疗体系的警钟。

另据中央社指出,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人口学系主任杨凡此前曾在中国新闻周刊撰文,分析人口负增成带来的影响。他同样认为,人口负增长一旦出现,人口总量持续减少的态势难以在短期内逆转。

杨凡提到有分析认为,人口负增长对经济发展不利,包括劳动力减少和年龄结构老化、经济增速下降、有效需求下降、消费支出减少、企业利润减少以及储蓄和投资减少等。

中国2016年结束1980年代由于担心人口过剩而施行的严格一胎化政策,2021年更开始允许夫妻生3胎,但政府鼓励生育的举措也无法逆转人口衰退的现象,而中国长期仰赖庞大的劳动力作为经济成长的驱动力。

全国人口减少的消息迅速在受到严格审查的中国网络上传开,部分网友对国家的未来表达忧心。

一名网友在微博上说:“没有儿童,国家和民族都没有未来。”来自一名“爱国”网红的评论写道:“生儿育女也是一种社会责任。”

不过,其他网友则指向飙升的生活成本,以及在现今中国养育孩子遭遇的种种难处。

一名网友说:“我爱我的妈妈,但我不会当妈妈。”另一人更直言:“没有人反思我们为何不想生小孩、不想结婚。”

据路透社报导,话题“#有没有后代真的很重要吗?”获得数以亿计点阅数。

一名用户名为Joyful Ned的网友写道:“女性不想生小孩的根本原因并不在于她们自己,而是社会和男性未能负起养儿育女的责任。对生育妇女来说,这让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精神生活严重衰退。”

与此同时,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研究员彭秀健告诉法新社:“由于一胎化政策施行数十年之久,中国人已经习惯小家庭”。

她补充表示:“中国政府必须找出有效的政策来鼓励生育,否则生育率会下滑得更低。尤其需要解决女性生育后工作不安全的问题。”


文章来源:法广RFI

原文标题:中国大饥荒后人口首次负增长 专家与网友怎么说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責任编辑: 辛荷 来源:法广RFI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