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宁跟聪明人打一架 不跟糊涂人说句话”?(组图)
古训:宁跟聪明人打一架,不跟糊涂人说句话。(图片来源:Adobe Stock)
聪明人有着高情商,所以跟聪明人论事,是思想上的一种开蒙启慧,是借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与之相反的是,跟糊涂人交往,既不利于自身的成长,又拉低了你的眼界,是话不对口的不智之争。
与聪明人辩论 乐在其中矣
聪明人不会和他人争吵,有了矛盾,会通过辩论来解决问题。
有一次,庄子和惠子两人在一座桥上。
庄子说:“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
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
庄子说:“你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
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可以完全确定的。”
庄子说:“请追溯话题本源。你说‘你哪里知道鱼快乐’的话,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问我。我是在桥上知道的。”
这二人都是了不起的辩论大师,聪明人之间的打架,向来是智慧的碰撞,犹如绝代宗师之间,已经不需要拳脚过招,而是比拚“内功”。
两人在辩论中反映出来的敏捷思路和睿智的交谈,令人拍案叫绝,给人一种怡情益智的享受。
争吵。(图片来源:Adobe Stock)
和糊涂人争吵 是自我损耗
与聪明人打交道是“如沐春风”,与糊涂人打交道却是“遇事生风”。
有这样一个故事:聪明人和糊涂人在同一个桌上吃饭,两人聊起了三国,聪明人说他最佩服诸葛亮,糊涂人说自己最佩服孔明。
聪明人告诉他,诸葛亮和孔明是同一个人,可糊涂人不信。二人争执起来,互不相让,决定由输了的人出钱请客吃饭。
聪明人和糊涂人两人去了道观,聪明人找来一位道长评理,对他说明情况,请道长判断输赢。道长沉思片刻,对他俩说道,诸葛亮跟孔明是两个人,判糊涂人胜。
聪明人不服,糊涂人说裁判是你找的,没理由不认输,聪明人只好付了饭钱。糊涂人拿到钱高兴地走了,可聪明人却对道长特别失望。
道长对聪明人说,我知道诸葛亮和孔明是一个人,但你并没输,只不过是花了一顿饭钱买个教训,就不要跟糊涂人争执,反而糊涂人赢了钱却要糊涂一辈子。
聪明人听完,立刻明白了,谢过道长后也愉快的离开了。
和糊涂人说话,只会越说越糊涂,白白浪费时间和精力,却无所获益。这在心理学上,叫做“自我损耗”。
看完这篇,您也认为古人说的“宁跟聪明人打一架,不跟糊涂人说句话 ”有无道理呢?在评论区留言,请和大家分享您的经历和见解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