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黄腾达”中的“飞黄”究竟是什么?(图)


成语“飞黄腾达”常被用来比喻官职、地位上升速度很快。(图片来源:Adobe Stock)

大家一定都听说过“飞黄腾达”这个成语吧!通常用被来形容人的官职、地位上升速度很快。那么,你可知“飞黄腾达”中的“飞黄”是指何物?这句成语又是怎么来的呢?

“飞黄腾达”的出处

“飞黄腾达”这个成语出自唐代韩愈的《符读书城南》:“飞黄腾踏去,不能顾蟾蜍。”

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官至监察御史、吏部侍郎等职。他一生中大力提倡儒学,开宋明理学之先声。他不仅为唐代文学、哲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而且在教育成材方面,也堪为楷模。

这首《符读书城南》就是著名的“戒子诗”,“符”是韩愈儿子韩昶的小名。韩昶少年时十分顽劣,一看书就打瞌睡。韩愈为了训戒儿子,专门写下了这首诗,为勉励儿子韩昶好好读书。

诗中讲:两个邻居,各自生了一个男孩,两个男孩又长得非常相像。他们聪明活泼,可爱漂亮。小时候一起玩耍,由于受社会环境和家庭教化的影响,一个勤奋好学,一个却厌恶读书。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越来越不一样:差距越来越大,到了20多岁,一个像污水渠沟,混沌污浊;一个像清水池塘,晶莹清澈。到了30岁时,一个像蟾蜍在地上爬动,鼠目寸光,俗不可耐;一个像飞黄腾踏在青云上,前程万里,无可限量。

韩昶也不负期望,在父亲的帮助下,拜散文家樊宗为师,精进苦学,考中进士,一度官至检校礼部户部郎中,成为了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何为“飞黄”?

“飞黄”其实是传说中的一种神马,长相酷似狐狸,但背上却长着角,传说黄帝当年就是坐着“飞黄”上天而去的。

在《山海经》中,“飞黄”则称之为“乘黄”。《山海经》记载:“白民之国……有乘黄,其状如狐,其背上有角,乘之寿二千岁。”《管子·小匡》中也曾记载:“河出图,洛出书,地出乘黄。”;《淮南子·览冥训》有相关介绍:“青龙进驾,飞黄伏皂。”

相传,如果有人能有幸乘上“飞黄”这种神马,便能获得2000年的寿命。

“腾达”则是“腾踏”,指的是马腾空奔驰的样子。“飞黄腾达”最早可以写作“飞黄腾踏”。

【相关典故】

关于“飞黄腾达”还有一个小故事。

相传明代大才子解缙,幼年时就十分聪明,并且尤其擅长写文章、作诗。他当年应试的时候还是一个小孩子,他父亲对他疼爱有加,在带他去赴童子试的时候,把他扛在肩上,送入考场中。

主考县令看到后,觉得解氏父子的这种行为实在是有违礼数,按照古代的礼教制度来看,儿子是不可以骑在父亲头上的。

县令心生责备,就脱口而出一句“子将父作马”,意思是说解缙太不懂礼数了,怎么可以骑着父亲进入考场呢!年纪尚小的解缙,应声而对:“父望子成龙”,解释说那是父亲希望儿子能的出人头地啊。

成年后的解缙果然是不负众望,“飞黄腾达”,在19岁的时候中了进士,一路走来,官运亨通,曾官至内阁首辅、右春坊大学士。

因此,人们经常用解缙的故事去激励读书人,把将“飞黄腾达”作为目标和理想。

本文留言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