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作家:从《道德经》看伊丽莎白女王二世和毛泽东(图)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2年9月12日讯】北京时间9月9日凌晨,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去世后,中国大陆网上也有众多网民悼念,网易上近300万网民点击白色的蜡烛以寄哀思。因为同一天,也是中共前领导人毛泽东逝世46周年纪念日,令人不由得产生联想与比照。有海外媒体言及中国网民热议英女王胜过对毛泽东的纪念。但也有大陆网民不满英女王逝世的消息盖过纪念毛泽东。

香港时事评论家,作家李怡发表文章《伊丽莎白二世和毛泽东》,认为英女王实践的君主立宪制好比老子《道德经》里讲的“太上”,是统治者的最好状态。

李怡说,殖民地时代的香港,英女王与香港市民有什么相干?实际上几乎所有香港人都只知道有女王存在,并戏称之为“事头婆”(老板娘),几乎政府机构都有挂她的头像,但这种存在似有若无。在生活中,我们完全感觉不到她的影响,更莫说她的权力了。

“而到了今天,香港主权归属的中国,就完全不一样了。对香港人来说,习近平的权力是真实的存在,而且是对市民生活有十足影响的存在。”

他具体说明道,香港“反送中”发展到几乎半数市民直接间接参与的运动,原因是从英治时代香港的流风善政,在九七主权转移后每下愈况,使香港人越来越无法忍受。“毛泽东的专权政治不但延续,而且政策颇有向毛时代复活之势。”

李怡节录老子《道德经》第十七章的文字:“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下,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他解释道,“太上”,就是最好的状态;“下知有之”,就是民众知道有政府的存在,但不当一回事,就像空气的存在一样,人人自立、自主、自由地去做自己的事。“悠兮其贵言”。掌权者要悠闲自在,“贵言”是不多言,以免侵扰百姓。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意思是当事情做成了,在讲述功劳的时候,百姓都说,是我自己干的。不会感谢政府。这种社会的前提就是每个人都自主、自由、自尊,这就是社会最好的状态。

李怡感概说,英治时代的香港,至少处于接近“太上”状态。英女王的统治似有若无。他举了女王听取下属批评并全数采纳建议的往事。作为掌最高权力者,她实现的就是老子的理想状态:“下知有之”“悠兮其贵言”和“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那么比起老子所言太上、亲而誉之不足的统治者呢?文章阐述,“亲而誉之”之后,是“其次,畏之”。意思是再次一等的治理,是人民畏惧政权。这是掌权者依靠暴力、威吓进行统治的状态。“其下,侮之。”再下等的统治,就是民众对政权蔑视、嘲弄、辱骂。“信不足”是指政权缺乏诚信,“有不信”指百姓不再相信政权。深一层的意思是,社会之间也缺乏互信了。

李怡认为从殖民地香港,到主权转移25年,香港就从“太上”状态到“下下”状态了。

本文留言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