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幕惊人 中央首长的秘密会馆闹鬼?(视频)
观众朋友们好,欢迎收看中国内幕节目。
我们接着上次说到的中央首长的秘密会馆有很多鲜为人知的事情。后来又出现一件蹊跷的事情,是闹鬼吗?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们还是一件一件地说。
1.前副总理陈永贵/晚年透露:
江青不收礼,/收了也会付钱的
在那个荒唐的年代,从一些知情人的透露中,确实看到了一些不为外界知晓的事情。当年红卫兵小将们在“革委会”的领导下,横扫一切“牛鬼蛇神”,一些人家中的物品被洗劫一空。当时,北京市的很多名人包括一些个高官被抄家或被迫交出了一大批古书、玉器、瓷器、字画等文物,其中的主要部分,最后很多都集中到了北京中央文革领导小组。这个领导小组名字很小,可是权力却是大无边的,当时的毛夫人江青则是这个小组大权在握的人。
这些红卫兵在从人家“拿走”这些文物的时候,有的很“客气”地说是“按照中央指示和党的政策”,我们要把这些文物集中起来,如果没问题的话再归还。这些文物被搜走后,他们还制作了名为负责清理北京市十八个区县的“红卫兵查抄战果”,登记造册后,最后将这些文物、古书大部分都集中到了中央文革领导小组下设在北京府学胡同36号院的文物处。
说到这里,我们还是要先说一说江青。
据时任中共副总理的来自“全国人民学大寨”的大寨党书记陈永贵晚年吐露,在他与江青交往中了解到,江青不收礼,收了也会付钱的。
陈永贵晚年时还撰文,讲了华国锋、江青、胡耀邦等人的一些往事。最主要的是陈永贵对江青的印象很深。他认为,江青可称为作风建设的“优秀代表”。但也有人认为陈永贵说的是有出入的,甚至是还有人认为是有人借陈永贵的口说事。
陈永贵晚年时的回忆文章中写道:“她(江青)由于长期在毛主席身边,同样有着许多在今天看来都应该是很难得的好传统和好的作风。比如,她从不接受任何人的礼品,我从大寨回来给她捎带点特产,她从来都是付钱的。”
如果听到这里,很多人会想,江青还是挺廉洁奉公的。可是往下看,江青的不收礼和付钱的内幕,你可能会大跌眼镜。
有人说,毛左当然不会告诉人们,在那个高级干部特别是中南海的大员们吃喝玩乐衣食住行都有特供的年代,第一夫人江青这样级别的干部还需要接受别人的礼品?还瞧得上陈永贵送的农村土特产?
毛左更不会告诉人们,江青不收礼,只收文物,但也付钱。那是怎么回事,我们往下看。
2.不收礼的江青/却收文物
按说,在当时的江青,吃的东西都是特供和有专门的大厨给做的,可以说,想吃啥就吃啥。她确实不需要自己再操心吃的东西。她之所以收了陈永贵的土特产品,也是因为当时陈永贵被老毛捧上了天,是大红人,她自然也要很尊敬陈永贵,收了陈永贵的礼物,付点钱,这象征着与陈永贵的关系很密切、很好。很多人想给江青送礼还找不到门路呢。
但是江青对值钱的东西还是非常感兴趣的。江青有个嗜好就是喜欢收藏文物。这些红卫兵就帮了江青的大忙。
在当时,江青不但自己收文物付钱,也给其他的首长们定了一个付钱的“规矩”。
江青和其他首长们经常光顾文物处,并收买一些文物。
既然是买,当然要付钱,购买那么多珍稀文物,江青全部照数付了款,有发票为证,总计付了20.64元。这里一定要提醒大家一下:不要看走眼,这4位数字的中间是有一个小数点的!
付钱?怎么个付法?我们现在以登记簿上的原始纪录显示举例说明:
清代艺术家吴天章所造墨一锭,付款2分;象牙杆儿狼毫笔一枝,付款1分,诸如此类。对于这样的文物交易,当年北京市文物管理处控诉道:“这种买卖的纪录,翻遍古今中外的账本,无论如何是找不到的。”
我们查了一下现在的估价,可以对比一下。现在吴天章制宝墨斋墨
7.2×2.6×0.7cm;重14.7g的估价人民币3000—5000元。还要说明的是,文革抄家来的文物极少有赝品;而现在这个估价的吴天章制宝墨斋墨我们不敢保证它是真品。可想,从价格上的差距该有多大?!
就这样,在江青的带领下,康生、姚文元、吴法宪等大员纷纷定期来光顾这个文物处,就像江青那样,不是白拿,是付了钱的,定期来购买文物、古玩等。
3.中央首长的秘密/会馆闹鬼了?
因为毛夫人江青等中共大员经常光顾这个貌不惊人的中央首长秘密会馆的文物处,所以这里戒备得非常严格,生怕哪个首长在这里出了安全问题。但是还是出了点问题,搞得鸡犬不宁。
平时文物管理处的负责人们都感到,保卫“首长”安全是件头疼的大事。首先,每次首长们来“视察”工作时,附近的交道口交通队必定增哨加岗,而且路两边还要戒严,给附近和经过这里的人带来很大的不便。好在人们已经习以为常了,就不觉得懊恼了。当时“文管处”在宽街一带很多人一来二去的都知晓这一切,其内部的工作人员也当作茶余饭后对亲朋好友津津乐道的故事相互传播这些事。
后来,人们发现附近街路的安保措施还可以,文管处大院的安全问题似乎显得不够严密。这样,文管处的军宣队负责人常凯多次向有关部门请示,要在院子的围墙上架电网、同时进驻部队警卫,确保首长的安全。但上级领导部门却迟迟没有批准。觉得在居民区院内怎么能拉电网呢?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附近住的人,不乏一些级别的大人物,所以也不敢太招摇了。
直到有一天这里发生了一件大事,这下人们开始重视了。据文物处人员回忆,那是1970年夏的一天晚上,文物处的工作人员们在食堂吃完晚饭后,到了“天天读”“毛选”的时间,大家都在自己的办公室“学习”毛泽东著作。只有工作人员李新干和袁增信二人在文管处的羽毛球院内“一帮一,一对红”的谈心。正谈得红红火火的时候,其中不知道谁一抬头,看见房上似乎有个人影“嗖”地一晃就没有了。难道是武功高手刺客?还是闹鬼了?这还了得!这是“阶级斗争新动向”啊!特别是羽毛球院,紧邻“首长接待室”。这首长要是被刺客行刺或被鬼捉走了怎么办?
这样,这“一帮一,一对红”的两人立即到办公室向军宣队领导报告,说:“发现房上有人。”军宣队领导觉得事态严重,立即赶赴现场,同时拉响了战备铃。这个战备铃轻易是不能拉响的。这下人们都懵了,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大事!只知道铃声就是命令。这样,这些文管处的工作人员们匆匆忙忙地从办公室跑出来在院子里站队集合。
只见军宣队领导常凯慌慌张张地从前院跑步到后院,气喘吁吁地下令说:“同志们,有情况!根据李新干、袁增信的反映,他们二人发现羽毛球院房上有人,今天谁也不准回家,各队给我搜,大家分散活动,各自为政,抓不着阶级敌人决不收兵!”
北京府学胡同36号院子占地面积很大,前后院院套院有好几层。这样,大家不敢怠慢,纷纷在院子、房子上上下下到处搜查。这些人有搬梯子上房的,有在院里犄角旮旯搜索的,最后折腾到夜深人静的凌晨一点多了,什么也没发现,连个人影也没有。难道是鬼来了?
这时候常凯把李新干、袁增信找来了,低声地问:“老李,你们俩到底看见啥了?”这时,李新干吓得也不敢肯定了。有些发抖地说:“可能——是猫吧。”常凯大怒:“你们那么大的人了,连个猫和人都分不清,白活了!”
常凯转过脸对大家下达了最新指示:“同志们!我们第一次战斗结束,但我们不能说是胜利,因为没有逮到人。这样吧,我看道远的和女同志先回去吧。道近的全留下,继续警戒,决不放走一个坏人。”
于是几个住在地安门东大街113号的男“同志”全部留下来,继续在院子里到处巡逻。可是最后还是没有发现任何线索。
这样,为了吸取教训,军宣队再次申请安装电网和派军队警卫。不久,就得到了上级部门的批准。有关部门派来某部队一个班的士兵每天昼夜警卫,白天持枪站岗,夜里巡逻。还有,这个中央首长秘密会所的36号院子四周也架起了高高的电网。
当时的公安部门有规定,在市民住宅区内不许拉电网,而府学胡同36号院情况特殊,经批准拉“假电网”,即:铁丝网是真的,只是拉一根电线挂上几个红灯泡儿,到了夜里电网上红灯一亮,看上去壁垒森严。这样,这个秘密会所更增加了神秘感和恐怖气氛。
自从这个文管处“闹鬼”后,部队警卫班警卫每天持枪站岗、严格盘查进出人员,这下可苦了文管处的工作人员了。只要有“首长”一来,马上大门紧闭,然后在院里实行戒严。所有职工只准进不准出,也不准打电话,不准在接待室的院落走动。尤其是中午快下班的时候“首长”来了,谁也不能回家午休。等着“首长”走了之后方可解除禁令。
4.要求冬夏恒温21度的江青/把人们忙得团团转
文管处的工作人员有时感到“伴君如伴虎”,压力很大。一般的“首长”来都好接待,只有江青来了不好接待,搞得大家非常紧张。因为江青要求得极其严格。首先接待室要求一年四季恒温21度,夏季好办可以安空调;到了冬天就难办了。因为当时的北京冬天取暖没有暖气,文管处的各办公室房间冬天都是烧煤自己生炉子取暖。
烧炉子又不卫生,有很多烧过的煤灰飞扬,这样接待室不能生炉子,怎么办?于是,经过有关领导沟通,从相邻的妇产医院锅炉房挖管道,把暖气管接到“首长接待室”取暖,而烧锅炉的任务专门指派文管处内部人叫刘景春的人负责。
但是,由于接待室离锅炉房远,特别是要把室内温度控制在恒温21度,这可难坏了文管处的工作人员。因为江青来了,室内温度高了、低了都不行。这锅炉可怎么烧火?
后来,大家经过集思广益,想出了一个办法通知负责烧锅炉的刘景春,即用“声控”的办法。在接待室和锅炉房之间安一个电铃,以铃声为号:若是“二长一短”的铃声,即说明温度高了;若听到“二短一长”的铃声,就是告知现在温度低了。
可是在实践中发现,这个办法也不好办。因为锅炉房听到这边铃声烧锅炉,温度低了好办,多加两铲子煤,把火烧旺,温度自然上去了;可是,当接待室温度高了要往下降,可不容易降。特别是当江青来了正值室内温度在25度∼27度之间的时候,这时候接待室工作人员不断地使劲按降温的铃声。另一边烧火的刘景春就忙得满头大汗,不断地从锅炉里往外扒煤,封火。可想,让温度迅速降到21度,谈何容易?
还有一件乐事让人们难忘,原来文物管理处的大门口有一个小缓坡,大首长的车都要开进院子里来,而“首长”的汽车通常都是大而底盘低,这样汽车底盘磨地的现象时有发生。
一天叶群来文管处,进来时没出问题,可是当出院子的时候汽车底盘卡在缓坡上,既出不去,也进不来。这可吓坏了工作人员们。这时候看传达室的刘清源赶紧招呼几个身强力壮的人,喊着号子,像抬轿子一样,连抬带推,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车弄了出去。几个人就这么使劲抬车,可是坐在车里的叶群却心安理得地不下车。
于是这几名工作人员心中都不痛快,叶群走后,自嘲地说:“过去见过抬轿子的,没见过抬汽车的,今天长见识了,让哥儿几个尝尝抬汽车的滋味。”但是文管处的头可害怕了,为了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由军宣队领导出面联系市政工程部门,赶紧把文管处的大门口又铇又挖,再铺上了沥青,用压道机碾压,使缓坡降为了平地。
这位回忆这段历史的知情人,在府学胡同这个大院里生活工作了十年,同时这也是“文化大革命”风风雨雨的十年。1979年北京市成立了文物工作队,从府学胡同36号院迁往了北海北门,回忆者也转行到了考古部门。这段中央首长秘密会所的文管处的回忆也到此结束。
这段中央首长秘密会所的文管处的回忆我们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以上就是今天的中国内幕节目,谢谢您的收看,我们下次节目再会!
大家好,我是《中国内幕》主持人禹同。
喜欢我们的频道,欢迎点赞,订阅,评论,并开启小铃铛🔔就可在第一时间观看精彩内容哦〜
●《看中国》订阅频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LJYH0o60tlyAdy3g5GNrK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