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忍百箴》:挫折之忍(图)


《劝忍百箴》传达了中国古代忍文化的深刻内涵。(图片来源:看中国制作)

劝忍百箴》的作者是元朝的许名奎,书成于元武宗至大三年庚戌(公元1310年)。《劝忍百箴》共计一百篇。其内容包括忠孝仁义、喜怒好恶、名誉权势等多个方面。全书以一百篇箴言的方式,传达中国忍文化的深刻内涵。

古训嘉言可以作为今日之借鉴,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本篇为读者介绍《劝忍百箴》一书中《挫折之忍》的内容。

【原文】不受触者,怒不顾人;不受抑者,忿不顾身。一毫之挫,若挞于市;发上冲冠,岂非壮士。

[大意]不能忍受别人触犯自己的人,一发怒就不顾及别人。不能忍受别人压制自己的人,愤怒起来就不顾及自身安危。有的人受了一点打击,就好像在大庭广众之下被人鞭打了一样,一定要进行报复。而有的人自己被别人欺负后,就气得怒发冲冠,愤怒到了极点,这样是不能成为真正的壮士的。

【原文】不以害人,则必自害,不如忍耐,徐观胜败。名誉自屈辱中彰,德量自隐忍中大。

[大意]不能忍受挫折,遇到挫折就发怒,伤害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不如在遇到挫折时,先忍耐下来,慢慢观察事情的发展变化,寻求有利的时机。名誉可以从屈辱中得到彰显,德量可以从隐忍中培养增大。

【原文】黥布负气,拟为汉将,待以踞洗则几欲自杀,优以供帐则大喜过望。功名末见其终,当日已窥其量。

[大意]黥布为人傲慢自负,他投靠刘邦时,本以为刘邦会任命他为汉将。但当黥布看到刘邦坐在床上边洗脚边召见自己,气得几乎想自杀。后来见自己享有优厚的待遇时,又大喜过望。虽然当时不能预料黥布将来前程如何,但从他这一怒一喜之间,就可知他气量的大小。

历史典故:胯下之辱

韩信是西汉的开国功臣、军事家,“汉初三杰”之一,被后人奉为“兵仙”、“神帅”。

韩信是淮阴人,早年家境贫寒。韩信喜欢身佩长剑,淮阴屠户中有个年轻人侮辱韩信说:“你虽然长的高大,喜欢佩带刀剑,其实是个胆小鬼。”又当众侮辱他说:“你敢杀人吗?如果你敢杀人,可以把我杀了。如果你不敢杀人,那就从我的胯下爬过去。”于是韩信仔细地打量了他一番,低下身去,趴在地上,从他的胯下爬了过去。满街的人都笑话韩信,认为他胆小。

后来,汉高祖刘邦任命韩信为大将军,韩信建功立业,功成名就。韩信召见曾经侮辱过自己、让自己从他胯下爬过去的年轻人,任用他做了中尉,并告诉将相们说:“这是位壮士。当时他侮辱我的时候,我难道不能杀死他吗?只不过是杀死他没有意义,所以我忍受了一时的侮辱而成就了今天的功业。”

“胯下之辱”成了能够忍辱的最经典实例。韩信忍受了奇耻大辱,这是常人难以承受的。韩信手握大权、荣归故里的时候,不但没有杀死那个曾经侮辱他的屠夫,还赏之以金,委之以官,称其为“壮士”,这是常人无法做到的。

有后人感叹道,“忍让并不是懦弱可欺,相反,它考验的是一个人的自信和坚忍。”

(待续)

本文留言

作者秦山整理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