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武术的精神(图)


华佗“五禽戏”是中国武术的滥觞。图为明龚居中《万寿丹书》中的五禽戏。(图片来源:看中国合成)

传统武术是中华五千文明的瑰宝,是曾经名扬世界的中国功夫。自古以来,上至帝王,下至平民,传统武术广为大众所推崇,因其不只能健体强身,也承载着深厚的道德内涵。

中华传统武术讲究武德。老子讲:“道生之,德蓄之。”万物有德则存,失德则亡,而武德正是武术得以延续传承的根本,是道德与武艺共同的体现。

传统武术是神传文化

武术最早于上古时期黄帝创干戈、战蚩尤的时候就出现了。

后来,武术的身法、身形有一部分发展成舞蹈,用于祭祀和庆典,也就是一武两用,文用就是舞蹈,武用就是上阵对敌的武术。武与舞,一文一武,阴阳平衡,神传文化的博大智慧蕴藏其中。

传统武术的内涵

传统武术起源于中华传统文化,除祛病健身、止暴、艺术欣赏外,还包括道德涵养。具有仁、义、礼、智、信特质的“武德”可以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武术界中的缩影。

武术界一直将武德成为武术的灵魂,把有无优秀的武德,当作评价武林人物的重要标准。例如:传统武术教人要行善,认为武术不应用于欺负别人,应该用于锻练身体和防身自卫。

拱手,也就是抱拳,一直是中华文化的传统礼节,表示敬让恭谦,也就是平常人所说的“作揖”;女子一般是双手在腰部抱拳,膝盖微弯为礼。武术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也一样是以抱拳为礼。

此外,传统武术也非常重视敬师,认为一个学武之人如果不尊敬师父,就如同一个人不孝敬父母一样,因而只有敬师、敬道、敬长、敬友,才能学拳,才能成拳。

传统武术与新武术的区别

传统武术注重武德,习武之人按照宇宙规则运动,顺应天地自然法则,运用人体经络,正确运动身体结构,产生力量。同时,提升人的心性,去掉争斗之心,注重人的道德品质与灵性的提高。

现在我们常在电影、电视里看到的新武术,是把传统武术的动作留下一部分,增加了看起来漂亮、难度高的新动作,比如加入体操、杂技等动作。新武术虽然外观变得好看,但并不符合人的生理结构,容易造成习武者的膝盖、腰部等处受伤。

尤其近几十年来,大陆还把武术作为一项竞技项目,投入资金,大力推广改造传统武术,为了好看,它比传统的武术多了许多动作,比如空翻、空中转起等,但却失去了传统的道德涵养。

本文留言

作者梅媛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