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民族主义令中国成孤岛。(图片来源:Adobe stock)
【看中国2022年5月21日讯】(看中国记者文龙综合报导)有中国学者呼吁对科技领域给予20万亿人民币补贴,这一呼吁被分析人士批评为科技民族主义。之前北京当局催促自主研发芯片,结果各地出现芯片项目烂尾潮。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紫光讲席教授鞠建东日前在一次经济学家论坛上说,为了促进中国的芯片产业结构升级,必须“打破国际巨头的遏制”、“打破国际技术对中国市场的垄断”。
鞠建东呼吁当局,今后10年,每年补贴2万亿元(人民币,下同),确保外国核心技术在中国市场份额不超过70%,让中国技术至少占有中国市场的30%。
鞠建东甚至建议,对“完全不使用中国的芯片”的苹果手机征税400%,并对使用国产落后芯片的中国手机进行降价、由国家进行补贴,确保其市场上的价格竞争力。
这一呼吁被分析人士批评为技术民族主义(techno-nationalism)的表现。
5月21日,据美国之音报道,研究国际政治经济与科技专业的伦敦大学城市学院讲师塞西莉亚·力卡普(Cecilia Rikap)说,这一提议如果被采用,只会适得其反。
她说:“台积电在芯片制造领域将会继续创新,美国公司将在芯片设计方面保持其知识垄断地位。换言之,在这一领域,除非采取更极端的措施(例如,知识产权豁免),否则为时已晚。”
“如果中国政府这样做了,可能部分原因是为了加强地缘政治作用。这当然会有利于中国的政府和共产党,但不会有利于中国人民,”她说。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卡普里说,这种科技民族主义将导致中国国内消费者市场的“耗损”和水平降级,导致中国科技市场的“加拉帕戈斯化”(Galapagos syndrome)--即如同被困孤岛一般,丧失与区域外市场的互换互通性,最终陷入被淘汰的危机。
“这与几十年来从根本上推动中国技术民族主义的基本理念没有根本不同,”卡普里说:“(这一趋势)正在加剧,因为(中国)急切地意识到,中国非常脆弱,因为它仍然十分依赖外国技术,尤其是半导体。”
北京当局为了突破美国的半导体技术限制,此前中国各地则纷纷建立芯片项目和产业园,但是烂尾的情况比比皆是。
去年3月1日,投资上千亿的武汉弘芯烂尾项目落幕。武汉弘芯因资金困难等问题陷入停滞,成为中国大陆近年来典型的芯片烂尾项目。之所以出现资金困难,原因是几个主要股东在出资方面普遍未兑现承诺。例如,大股东北京光量蓝图科技有限公司的实缴资本竟然为零。在这种情况下,当政府投资一旦用完,资金出问题也不足为奇。
从2018年的中兴通讯被川普(特朗普)政府“一剑封喉”事件,到华为、中芯国际等企业受到制裁,暴露出中国企业“缺芯少魂”的致命软肋。
“天钧政经”研究员任重道指出,大到航空航天领域,小到智能家用电器,“缺芯少魂”让中国工业寸步难行。芯片行业有着资金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的特点,中国很多省市这几个条件都不具备,地方政府只是为了政绩盲目建设产业园,绝大部分项目都不能做起来,从而烂尾。
由于中美贸易战、美国制裁、COVID19疫情等原因,导致“内循环”成为中国2020年很火热的一个名词,屡现官媒的报导中。并且,中南海内部也达成共识,在外部环境越来越不利的情况下,最高决策层也冥思苦想应对之策。2020年9月11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科学家座谈会上列举了工业、农业、能源等等几个受制于人的方面。工业当中最为典型的就是芯片,这是最依赖别人,也是最容易受制于人的。
特别是在工业领域,缺少芯片更是寸步难行。例如,汽车行业短缺芯片将导致ESP(电子稳定程序系统)和ECU(电子控制单元),即车载电脑两大模块无法生产。中高端汽车厂家的停产风险,对市场的影响可想而知。在汽车芯片领域,中国本土企业无立锥之地。由于设计、生产等方面的技术差距较大,至今为止中国汽车使用的芯片依然严重依赖进口。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責任编辑: 辛荷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