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5月14日)是黄历四月十四日,是八仙之一的吕洞宾的生日。(图中右二为吕洞宾)(图片来源:看中国摄影/Lu)
明天(5月14日)是黄历四月十四日,很多人都知道这一天是全真派五阳祖师之一、道教仙人吕洞宾(原名吕嵒)的诞辰。而在苏州有一项独有的习俗--“四月十四轧神仙”正是与吕洞宾有关。这个习俗来源于一个善良人敬神行善而获得福报的真实故事。
王大猷信神好道 喜获仙人赐药方
话说南宋时期,一位名字叫王大猷的朐山人,在干道年间(1165-1173)担任忠翊郎和省干的职务,居住在苏州中街路。宋代官制很复杂,忠翊郎是正九品武阶官,属于小使臣八阶列,如果不参与出使任务就是一个闲职,而“省干”则是“总领所属下勾当官”的别称,负责由长官委派的具体事务,没有官阶品级却有实职,又称“干办官”。
因为有省干的实权,人们多称他王省干。王省干信神好道,广受人们尊重,唯独就是有癫痫病,中医叫“风癫”,发病时很痛苦。
淳熙年间(1174-1189),王省干的好友道士陆道坚奉皇帝的命令,在苏州修建了一座名为福济观的道观,民间俗称为“神仙庙”。福济观附近就是王省干的宅院。每逢黄历四月十四日,也就是传说中道教仙人吕洞宾的生日,王省干都要在福济观中大设斋供,招待云游僧道,表示自己对神的敬意。
每次王省干都要耗用数斛面粉做成面食,招待出家人,直到被吃尽为止。“斛”是古代的量器,方形,口小,底大,容量为十斗。这样行善施舍已经坚持了二十年。
某年黄历四月十四,王省干又举办斋供,所有的面食都吃完了,他也有事临时离开了。这时有位道士姗姗来迟,他说我不要吃的,只要些热水洗个澡就行了。王省干的夫人也是善人,就让他在一个空房里打水给他洗澡。道士洗完澡,夫人不愿看他饿着肚子离开,就为他下了一碗面。道士吃完面,将碗反扣在桌案上就离开了。
王家的人来收拾时,竟然拿不动这个碗,前后数十人都如此。这时王省干回来了,夫人跟他讲了这件奇事,王省干就亲自去拿,结果轻松的拿起碗来了。只见碗下方扣着的,是一些丹药和一张治疗癫痫的药方。大伙儿都了悟:这是遇见仙人了,因为这天四月十四正是吕洞宾的生日,所以都认为这个仙人就是吕洞宾变化显现的。
善人治愈病体造福众生 “四月十四轧神仙”就此相传
王省干将那些丹药才吃了一小半,不仅癫痫彻底好了,而且“身体轻壮,容肤光泽”。从此他开始按照药方的记载为癫痫病人治病,无论病人的癫痫病史有多长,病有多重,几乎是药到病除。从此他在门上挂了一块牌子“遇仙丹”,以纪念仙人的神迹与大恩大德。他的名声更大了,有的病人跋涉千里都要来找他看病。王省干从此除了为人治病外,每年四月十四日更加努力的供养修炼人,逐渐的形成了“四月十四轧神仙”的习俗,后来也形成了以福济观(神仙庙)为中心的大庙会。
王省干去世后到明朝万历年间,王家经历了大约二十代人,一直珍藏这张药方。也许是他们缺乏祖先的功德和那份善心吧,他们用那个药方就不太灵验了,但“四月十四轧神仙”的习俗却一直代代相传,庙会也越来越热闹。
因为仙丹与药方被认为是吕洞宾赐予的,所以苏州人还奉吕洞宾为中医之神。《清嘉录》有载:每年“医士或招乐部伶人集厅事,击牲为酬,或酌水献花,以庆仙诞”。郎中、药商,也要到神仙庙烧香祭拜。居家庆贺吕洞宾仙诞时,在厅堂居中悬挂吕洞宾画像,供以寿桃、寿面、时令果品。焚香点烛后,由医学界德高望重的长者主持祭拜仪式。有的还请艺人演戏、奏乐娱神。仪式结束,众人在厅堂共餐贺寿。
王大猷信神好道,行善积德二十余年而不懈怠,最终神仙才出现展现了神迹,赐下仙丹与药方,可知对于神佛的虔信,对于正信的坚定、坚持是非常重要的,不能因为短期内没看到神迹就放弃。
此外,我们可以从苏州轧神仙民俗的形成,探知其根源在于神、神迹,其实以小见大,整个的中华文化都来自于神,中华文化就是一个伟大的神传文化。
(资料来源:《类书集成》、《狯园》等)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