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中国极端清零 全球经济代价不断增加(图)
德媒4月8日报导,“清零”政策之下,中国各行各业甚至全球付出的经济代价不断增加。(图片来源:JOHANNES EISELE/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2年4月9日讯】中国大陆目前正遭遇武汉肺炎(COVID-19)疫情以来的最大感染潮。《德国之声》4月8日发表深度报导表示,在“清零”政策之下,虽可防止卫生医疗系统免于崩溃,却使中国各行业甚至全球付出的经济代价不断增加。
德媒: 中国小感冒 全球供应链将大病一场?
大陆本土疫情持续扩散,中国国家卫建委周五4月8日通报了超过24000名新感染者,其中23737例本土无症状感染,其中上海的本土确诊加无症状感染逾2.3万例,但在目前的清零政策之下,所有被感染者都必须隔离。另外,为了抑止疫情蔓延而在上海和吉林部分地区所实施的封城,也已经衍生出许多经济问题。
《德国之声》中文网4月8日引述中国欧盟商会主席伍德克(Joerg Wuttke)警告,世界上最大制造业国家的货运量正在明显下降,“如果中国有个小感冒,世界其他地方的供应链都会大病一场”。
伍德克说,中国贡献了全球1/4的经济成长,每个产品都有“中国的影子”。中国的供应链若受到打击,肯定会影响到商品的供应、价格和选择。
《德国之声》报导表示:中国目前正经历着自疫情以来最大规模的感染潮,其中绝大多数感染者都无症状,但在目前清零政策下,所有被感染者都须隔离;为了抑止疫情蔓延而在上海、吉林等地实施的封城,已衍生许多经济问题。
报导说,若封锁持续,中国境外可能很快就能感受到这种影响。
报导表示,40%在中国的德企认为供应链遭遇困难,通往欧洲的出口路线已有1/3受严重影响或完全中断; 86%在中国的美国制造商也指供应链受到干扰。
相关限制迫使许多企业停止生产并放缓新项目,仍在运作的公司正努力因应卡车司机短缺以及繁复的许可证和病毒测试要求。在中国庞大的消费经济中,短缺问题开始浮上台面,淘宝网等购物平台面临交货延迟,一些工厂必须另寻供应商。如果封锁持续下去,中国境外也可能很快就能感受到这种影响。
上海封城 国际航班越来越少
上海国际港务集团日前虽表示码头运作正常,但在上海港,缺工意味着货物的进出越来越困难。此外,由于封城,上海浦东和虹桥机场的地面工作人员也出现短缺,目前只能处理有限的货物,国际航班更是越来越少。
中欧商会上海分会副主席许倍帝(Bettina Schoen-Behanzin)告诉法新社:“上海港的周交易量下降了40%,所以这影响甚巨。”问题关键在于岸上:卡车司机不愿意去上海,他们必须接受新冠检测以取得许可证,也担心任务结束后会被隔离。
野村证券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陆挺向《法新社》表示:“随着‘清零’的效益下降,其成本将大幅上升,特别是随着出口受到持续封城的打击。”他补充说,这将挑战中国今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5.5%的目标。
问题的关键在于岸上,据表示,由于必须接受病毒检测以取得许可证,并担心任务结束后会被隔离,卡车司机不愿意去上海。
另据野村证券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陆挺分析,“随着‘清零’的效益下降,其成本将大幅上升,特别是随着出口受到持续封城的打击”。他补充说,这将挑战中国今年5.5%的经济成长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