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颓势难挡 李克强召开国常会商议对策(图)


中国总理李克强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商议对策。(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2年3月31日讯】(看中国记者李正鑫综合报导)中国经济正面临疫情爆发以来最严峻处境,中国总理李克强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商议对策。但是,俄乌战争和疫情等突发事件的发展却让专家看法不太乐观。

据中国官媒央视3月30日报道,李克强在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称,当前国际形势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把稳增长放在更突出的位置。”

李克强称,“稳定经济的政策早出快出.....制定应对可能遇到更大不确定性的预案。”

李克强表示,要用好政府债券扩大有效投资,以带动消费扩大内需、促就业稳增长。

李克强称,在制定今年宏观政策时“对国内外环境变化已有前瞻考虑”,但仍将为经济中可能出现的更大的不确定性做好准备。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北京当局将2022年的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订为5.5%左右,为数十年来最低目标。

“天钧政经”研究员宋维骏稍早之前指出,中南海所说的经济遭遇“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正在增强。1、2月的数据并未全面反映出最新的一些问题,例如,俄乌战争的地缘政治冲突,国际油价和大宗商品飙涨给中国经济的影响。还有,中国国家统计局与财新制造业PMI(采购经理指数)、服务业PMI中的从业人员指数均仍处于收缩区间,以及受疫情影响,企业招聘需求下降,疫情之下严峻复杂的就业形势和就业压力,这些都被官方掩盖了。

宋维骏认为,2月金融数据出现了一个明显的反转,无论是总量还是信贷结构,2月金融数据的整体表现都大幅低于预期。经济比较活跃的地区都受到疫情影响,一些行业和消费会受到比较大的冲击,所以,3月份经济数据会回落。

宋维骏强调,结合上面的问题,北京当局对于今年的增长前景过于乐观,GDP要增长5.5%的目标是很难达到的。

除了俄乌战争带来经济的外部压力,疫情在中国多地多点爆发,则是最大的内部压力。

例如,拥有2500万人口的上海是中国经济、金融和交通中心,亦是本轮疫情的重灾区。上海连日确诊病例以数千计,频频破纪录,本周进入“分区封城”状态后已进入第五天。

香港中文大学经济系教授宋铮带领团队利用中国大陆近200万辆货车定位的数据研究各地封城影响,以实施封城的城市占中国GDP(国内生产总值)两成作为基础,认为封城会导致中国每月损失至少460亿美元,也就是相当于3.1%的GDP。

宋铮表示,中国采取的防疫措施比其它国家严厉,经济成本也更高昂,每月损失3.1%的GDP只是保守估计,如果加入对全国通货膨胀的影响和供应链的溢出效应,影响会更严重。仅上海的严格封控就可能使中国的实际GDP减少4%,如果更多城市效仿上海实施更严厉的防疫措施,经济成本将倍增。如果“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一起实施严格的封控,在封控期间,经通胀调整后的中国GDP将下跌12%。

尽管经济学家预计,只要上海封锁时间不要延长太久,对制造业的影响将有限,但已经有些企业开始感受到封锁带来的冲击。

据《彭博》报道,有物流公司称运往上海港口和机场的货物运输速度明显放缓,预计会出现延误。

《路透社》也援引熟悉知情人士消息报道,特斯拉的供应商安波福(Aptiv)已将上海一家生产工厂的工人遣送回家。安波福发言人拒绝就停产发表评论,仅表示公司遵守政府命令,客户生产不会受到影响。

此前,特斯拉因疫情已将其上海工厂暂停生产。

同样在上海设厂的台湾半导体制造商台积电,其负责人表示,包括智能手机、个人电脑和电视在内的消费电子产品的需求,已经受到中国封锁的影响。虽维持正常生产,但产线员工在封控期间,要在厂区内吃睡。生产不受影响,但出货可能受冲击。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