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我在银行看到的富人、穷人和老人(图)

 2022-03-04 08:12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1

人们在中国建设银行门口
人们在中国建设银行门前(图片来源:S3studio/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2年3月4日讯】我在银行柜台工作了两年多,每天的工作就是坐在窗口后面不停叫号,对形形色色的客户说您好欢迎光临。被困在柜台的两年里,我隔着玻璃看到过数以千计的客户,在为他们办理业务的几分钟或几十分钟里,和他们的人生有过短暂的交集。今天和大家分享我在银行看到过的,有关富人穷人老人的故事,有关不同的群体在银行里的故事。

一、银行里的富人

我不知道大家对于“富人”的标准是什么,在银行里这个标准要简单得多,直接等同于银行卡上的资产。在我之前工作的银行,银行卡资产在五百万会被称为“私行客户”,这意味着客户会有自己的私人理财经理、专属业务窗口、生日和其他节日的银行礼品,以及种种其他不同于普通客户的权益。

我工作的地方在超一线城市,刚刚工作的时候还会被客户的余额震惊到,后来已经完全丧失对于钱的概念,只是一笔需要处理的业务数据而已。我在银行里见过的富人,好像都属于你在看到他们的银行卡余额前完全意识不到他们是富人的人。非常普通,没有影视剧里那种浮夸和夺目,没有更颐指气使也没有更温和可亲。大部分比较沉默,用平淡的口吻告诉你“转账,卡里剩的两千多万都转”,或者是“我要调整一下转账限额,最大额是多少就调到多少,生意需要”,如果我记得没错最大限额是九个九…印象最深的反倒是一个卡上余额一百多万的客户,大约三四十岁的男士,对我说这张卡好久没用了,今天突然翻出来了,可以帮我看一下余额吗。我查询后发现最近一笔交易已经是四五年前了,卡上余额一百多万,心想这是可以被随意忘记的数额吗?

也许对他们来说,真的可以。

但对于富人来说,不等于不需要锱铢必较。我的同事办理过一笔同户名划转美元的业务,大概有二三十万美金。境内同户名划转是需要收费的,但是他疏忽忘记了。给这位客户打电话请客户补上两百多的费用的时候,客户电话里暴怒质问同事“两百多,你们银行为什么不去抢?你们这不是要我的命吗?”忘记跟客户说明收费当然是我们的失误,写这个故事绝无指责客户的意思,只是前一天计划转几十万美金的人,第二天在电话里讲自己会被二三百块要了命,总觉得有些啼笑皆非。

上面这个客户的小故事只是工作中的普通插曲,银行里真正让人感慨的,是偶然会看到的,人性里的暗面。比如我之前在另一篇里提到的,争夺遗产的故事。某天有一位青年男士拿着本人身份证和母亲的身份证,以及母亲的银行卡,要求支取卡中全部的几百万余额,并且坚持要拿走现金。按照银行规章,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和卡主本人进行电话核实,以确保资金安全。但是男士表示自己母亲在医院,不方便接电话。我们跟他确认,是您母亲生病严重到没办法接电话了吗,男士闪烁其词,只一口咬定母亲在医院。最后跟他协商,按照规定没有电话核实最多只能取走五十万,他同意之后同事开始做业务。在即将走完最后一步,成功取出钱之前,系统提示“客户已死亡,该卡已被亲属限制交易”。同事震惊之余,跟男士再次确认,“您确定您母亲在医院吗?”男士坚持说是。同事委婉告诉他,“系统显示您母亲已经去世,卡主已经去世的情况下您只有拿公证处公证过的遗嘱才能取钱,不好意思没办法帮您办这个业务。”男士纠缠无果,悻悻而去。事后我们推测应该是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之间对卡主的遗产归属有争议,这位男士隐瞒母亲去世的事实希望尽快取走卡上的余额,但其他亲属大约早有防备,提前限制了卡的交易。

这位男士口中“在医院”的母亲,两天前已经过世了。而这两天中,她的家人大约泪痕未干,就已经陷入了对遗产的争夺。抑或是这场争夺蓄谋已久,在她生前就已经开始了。

二、银行里的穷人

有时候会觉得,富有像一种诅咒,财富反而会把人类品性的光辉慢慢消磨。但是真正在银行接触了很多人之后,才明白贫穷才是最深最可怕的枷锁。

印象最深的穷人是一个穿着美团外卖员衣服的客户,约莫五十岁上下。第一次见他是下雨天,银行客户稀少,他戴着外卖头盔走进来,显然是没有伞也没有雨衣,一身的雨和寒气。他打开塑料袋包着的零钱递进来,不多,大约一二百块,都是小面额的钱,可能是在身上揣了很久所以纸币都是皱皱的。之所以印象这么深刻,是他每次来递钱的时候,都会看到他的手。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形容他的手,大约就是那种一眼能看出来做过粗重体力劳动的手。黝黑、开裂、粗砺,关节已经有了轻微的变形。以前看过书上写“养尊处优的手”,总是难以理解,不知道如何能从手上看出一个人生活条件的优渥。可是跟这个外卖员叔叔的手相比,我们大部分人的手,或许都称得上养尊处优。只要看他的手一眼,就能想象到他做过多少粗重的体力活,想象到他为了生活,用这双手承担过什么。

另一位是来办卡的聋哑人。在银行对开卡控制很严格,因为有很多电信诈骗分子为了拿银行卡洗钱,会指使他人办卡,之后高价回收。这个聋哑人衣着是整洁干净的,除了不能听不能说,和其他客户没有不同。她用笔和大堂经理沟通,想在智能柜台办一张银行卡。大堂经理询问了她一些基础信息,发现她眼神回避,意识到了她可能是涉及电信诈骗,之后果然在客户手机看到了一个办卡群。群主发布信息,教他们如何应对银行工作人员的提问,然后高价收卡。最后大堂经理委婉地把这位聋哑人客户劝走了。大堂经理是个经验很丰富的前辈,他告诉我,一般电信诈骗的人会故意在聋哑人群体发办卡信息,因为聋哑人大多数没有稳定的工作和良好的收入,一张银行卡在黑市可能会有几百上千元,对于其他人来说不值得花时间冒风险,但是对聋哑人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数额,也是他们少有的能赚钱的渠道,尽管这个渠道并不合法。

我记得菲茨杰拉德在《了不起的盖茨比》里写过一句话,大意是当你批评别人的时候,要记住,不是每个人都有你拥有的那些优越的条件。对于聋哑人、残疾人来说,一个完整、健康的躯体就已经等于优越和奢侈。所以我们当然知道虚假办卡买卖都多么错误,但是也无法理直气壮去指责。

在超一线城市也会有很多拿低保生活的人。发放低保款的那一天银行总是格外混乱无序,低保款一般会按时到账,然后安稳地呆在账户上,但是对于领取低保的人来说,他们需要第一时间确认钱到账,然后拿到现金才会安心,又或者他们急需这些钱去维持生活。总之,那一天银行会被暴躁的客户塞满,他们往往没开门之前就已经在银行外等待了。在那一天,客户之间的争吵、客户对柜员的指责甚至辱骂都是常事。这种情况不是高高在上用一句“低素质”就可以总结评价的,因为对他们而言,这笔钱很重要,重要到可以为此推搡、争吵,所有的“体面、素质”,甚至尊严,都是不能饱腹的,只有钱才能换成真实的柴米油盐。他们的激动,甚至凶悍,更像防御而不是武器。经历过艰苦生活,甚至仍然生活在艰苦中的人们,已经习惯于用凶悍来保护自己,在他们的环境里需要借此生存,久而久之就变成一种本能,因为生活对于他们本身就缺乏温柔,给予他们的太少太少,对于能得到的他们当然要努力维护,哪怕维护的姿态并不漂亮。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花前十八万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