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侍卫”很风光?需遵守4潜规则(图)


在古代,并非所有人都可以成为皇帝身旁的贴身侍卫。古装剧中的侍卫形象。(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我们观赏古装剧,总觉得手持武器、护卫着帝王的侍卫十分帅气。不过,要知道在古代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成为皇帝身旁的贴身侍卫。毕竟,护卫万人之上的人君可非易事。在清朝,皇帝的贴身侍卫称为“大内侍卫”,也就是随时跟在皇帝身边的侍卫,但要成为大内侍卫不只是需要武功高强,毕竟维护皇宫的安全更得需要随时保持高度警觉。此外,大内侍卫还须遵守潜规则,以免惹得皇帝龙心不悦,引来杀身之祸。

清代的侍卫机构分得细,包括:御前侍卫、乾清门侍卫、大内侍卫等。因此侍卫即包括御前侍卫、乾清门侍卫与三旗侍卫。当时,以皇帝身边的御前侍卫与乾清门侍卫地位最高,职责最重要。不过,侍卫人选从何而来呢?

据悉,清朝坐稳天下的过程中,侍卫制度也几经变化。最初挑选侍卫时,只会从正白、正黄、镶黄上三旗的满洲人、蒙古人当中去寻找适合者。后来逐渐扩展到八旗,从八旗大臣的子弟中去挑选。后来,为了显示清廷拥有广招天下之才的决心,又从以汉人为主的武状元中去挑选适合的人。

普遍论之,侍卫主要的工作就是负责守护皇宫及非常重要的地方,还有的是分配到皇帝身边,得捍卫皇帝安全。正因御前侍卫的职责很重要,相对来说,待遇也是很高的。例如清朝的御前侍卫,不只能享受戴花翎、佩黄马褂等特殊待遇,在升迁调补方面,比其他人要宽得多,包括一等侍卫能够直接补为副都统(正二品),还能够改为文职,直接进入朝廷核心,像大学士索额图、和珅、明珠、隆科多、肃顺等清朝名臣,均是御前侍卫出身。

不过,大内侍卫平常真的有要遵守的“潜规则”吗?根据2011年紫禁城出版社发表、富察・建功撰写的《晚清侍卫追忆录》一书,现实确实如此。不过,这位富察・建功又是谁呢?他正是身处晚清时期的一名皇宫侍卫。富察・建功以第一人称口述的手法,描绘了当年他太外曾外祖父,以及外曾祖父在担任晚清侍卫期间在宫廷时的所见所闻。

富察・建功在《晚清侍卫追忆录》中,提及了身为侍卫的难处,第一,担任侍卫必须要记住文武百官的姓名、长相、背景等个人资料,因为这能够让自己快速核对官员的衣着,同时辨识他的身份地位。

第二,由于侍卫主要的任务是守门、站岗,还不得随意离开岗位,因此就算出现了“人之三急”也不得擅自离开,而侍卫也没有专门上厕所的地方,因此,有些侍卫忍不住时,也只能够尿在裤里。

第三,睡觉不准打呼。由于有一些侍卫担心睡着之后会不自觉得打起呼来,因此会选择在嘴巴内含着一片“竹板”,倘若真的不慎打起呼了,他自己就会被呛醒。

第四,值班期间,嘴里必须含着糖丸。因为这些糖丸能够在嘴巴中散发出香气,在跟太后、皇帝、大臣交谈期间,能够确实避免自己的口气熏人。据悉,慈禧太后就十分厌恶“口气”。

上述种种,虽然让人感到担任“侍卫”这一份工作相当刻苦,但对于当时的人来说,却是一份众人向往的工作。

本文留言

作者清浅 整理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