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雪橇女将盖森贝格尔在北京冬奥会上(图片来源:Julian Finney/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2年2月12日讯】出席冬奥会的运动员出乎意料地不太敢说话。
曾对中国公开批评的德国雪橇女将盖森贝格尔,夺金后次日,2月9日被问及对中国人权看法时表示,会等离开中国后再发表评论。她还说,“必须小心注意发言的时间点与地点。”这样一位敢说话的女将都“自我审查”,有口难开,有网友称:于心不忍。
冬奥会中国要向世界展示什么?法国世界报专栏作家Alain Frachon认为:“在公共自由领域,习近平主席的党国要向世界证明,它把自己的一套标准强加给中国公民和外国人。西方不在意识形态的领奖台上,而是被迫臣服。”
广告商已被警告,跨国企业清楚任何他们的代表都不能对新疆、香港以及中国的人权问题公开发声,几个字的推文也不行,否则企业将遭受惨重报复。
观察人士注意到,国际社会现在面临的挑战很严峻,渐渐地,中国在各种国际场合排除人权议题,北京冬奥会更把涉及人权的话语清洗得荡然无存。
世界报评论称,2022年冬季奥运会将在历史上留下极其深刻的政治烙印。开幕式当天,习近平与普京发表意图取代现有国际秩序的北京宣言:“国际事务进入新纪元!”,一个对人权默不作声的新世纪。
有人说,张家口有人造冰雪,北京有人造舆论。你就是很难在中国听到真实的民意表达。
佩洛西,美国众议院议长,这位在六四屠杀事件发生后曾在天安门广场展出横幅抗议的女士,现在也不得不考虑美国运动员的安全。
2月3号,冬奥开幕前一天,她劝告美国运动员不要冒险激怒“无情”的中国政府,不要相信中国有新闻自由,也不要相信中国政府有任何善意。似乎
不要说批评政府,所有涉及中国的事情都需要谨慎表达,谷爱凌就是一个完美的例子。
18岁的美国出生的极限运动健将谷爱凌,本可以直截了当地对记者解释自己的国籍问题,化解疑问,但她似乎在中国陷入悖论。这个国家为了增加金牌,不惜从美国挖人才,甚至可以自己违反自己不承认双国籍的法律。
谷爱凌表达得似乎很精致:“我在美国是美国人,我在中国是中国人。”你懂的。
冬奥会开幕式上,点燃圣火的那位20岁的来自新疆的越野滑雪运动员迪妮格尔・衣拉木江引起世人注目,衣拉木江是维吾尔族人,2月5日,衣拉木江参加完越野滑雪比赛后,没有穿越混合区,悄悄地走了,让多位记者在严寒中等了一个多小时。
国际奥委会有一条规定,要求所有运动员必须通过一个“混合采访区”,在这里他们可以(但没有义务)回答记者的问题。
想起开幕式上这位女孩点火时单纯的表情,混合区都不敢穿过,应该是北京当局不希望记者向这位可爱的维族姑娘提出任何问题。维吾尔人的人权问题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美国驻联合国代表琳达・托马斯-格林菲尔德大使2月6日在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美国国情》节目中说,中国的这个做法是为了转移人们对新疆人权问题的关注。
其实,不少观察人士觉得中国的这种政治宣传很拙劣,更强化了世界对维族人遭遇的关怀。
在北京可以堵住冬奥运动员的嘴,世界上传出了更多批评中国政府的声音。运动员可以在北京不说话,他们回去后可能会发声,像前面提到的那位德国雪橇名将。
人们把这次冬奥会和2008年北京夏奥会相比,那时候,国际社会尤其是美国对中国最终融入世界还抱有希望,布什总统光临开幕式,众多的西方领袖出现在看台上。这次冬奥开幕式,西方国家外交抵制,冬奥开幕式站台上耀眼的也有,比如被西方媒体形容为两大独裁者之一的普京,还有的大多也是不喜欢人民批评政府的国家的元首。
2008年那时候中国的人权也不好,但现在更坏,如今的西方对中国不抱希望,习近平也要展现中国其实并不怎么需要世界。
2022年,奥运会的中立原则在北京沦为神话,请不要发声打扰,习近平的中国梦还在梦中。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