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2022年1月27日讯】回顾过去这一年北京政府的经济政策,四个字形容,就是今天这期节目的标题:来回折腾。当全世界还处在疫情的水深火热当中的时候,中共标榜自己的制度优越,新冠病毒清零,经济恢复正常,来自国外的出口订单源源不断,当国际社会逐步解除禁足令之后,经济强力反弹,市场需求更加旺盛,出口订单更多。中国是唯一一个在疫情期间经济保持增长的大经济体,北京政府踌躇满志,开始着手要处理一些长久的经济垢病,房地产泡沫、出生率下降、收入差距越来越大,连连出手,限制地产商信贷规模,消灭课余辅导行业,收拾互联网科技公司,通过数据安全法,叫停蚂蚁上市,逼迫滴滴出行回笼,碳排放归零,限制煤炭开采,等等。可是就在去年下半年,中国经济急速降温,失业率增加、零售停滞不前,甚至出现无预警、不定期拉闸限电,短短一年不到的时间,现在稳定又成了中共经济政策的重中之重,现在又开始急于灭火,减少这些重拳出击后对社会的影响。
根据北京官方公布的数据,去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发展速度12.7%,但是下半年情形急转直下,第三季度经济发展速度4.9%,第四季度4%。去年中共给经济猛踩刹车,刹车过猛,现在开始踩油门,降低利率、降低银行保证金额度、放宽地产市场信贷约束,但这一切手段,现在看来,还不足以让经济列车加速,接下来几个月还会继续降温。世界银行已经下调了中国今年的经济发展速度,从原来的5.4%下调到5.1%,这个速度,在中国经济改革开放之后排名倒数第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把中国今年的经济发展预期,从原先的5.9%下调到5.6%。
现在北京政府肯定已经明白了,去年打出去的那套组合拳打错了,今年又是最敏感的二十大,本来要借重拳出击来显示改革和大权独揽的魄力,有挑战社会垢病的魄力,没成想伤筋动骨,现在需要调养,估计今年不会再出台激进的政策变化,希望能保持稳定,稳定现在成了最重要的政治目标。照理说,在中共这样的一党专制下,经济资源、社会资源都掌握在中共手里,要维持经济的稳定不象自由社会那么困难,大不了就印钞票。但有一样中共无法控制,病毒可不听中共的,疫情可是中共掌控不了的,清零?哪那么容易清零?尽管中国没有言论自由,但是反对封城的声音开始浮现,甚至有抗议,当然目前抗议的还不是清零政策,抗议的是封城中地方官员的无能。
中共的疫情零容忍政策本身对经济构成了最大的威胁,除了关店、关厂、关码头,硬生生的遏制经济活动之外,老百姓也不敢花钱消费,需求疲软。因为要刺激经济而增加的政府支出,继续投放在低效的国营企业,寅吃卯粮,未来能使用的刺激资源更少。当自由社会逐渐对新冠病毒采取了长期共存的认知和态度转变的时候,开始把新冠病毒当流感对待的时候,中共的清零政策在中国社会营造的,对新冠病毒的恐惧与日俱增,当初对疫情的这种恐惧造成国人对严厉封城措施的容忍,但现在对疫情的恐惧,无疑让中共的清零政策骑虎难下,也正是因为中共在零容忍这条路上一直走到黑,高盛投资公司把中国今年的经济发展速度,从4.8%下调到4.3%。
去年给中国经济注入活力的出口,估计今年动力会消退,向来是中国经济支柱的房地产市场,今年继续萎缩,越来越多的城市房价开始下跌,欧洲最大的银行集团之一-麦格理银行就预计,中国地产今年将进入最黑暗的阶段,是今年中国经济发展最大的绊脚石。恒大集团债务爆雷,你已经很熟悉了,而地产开发商碧桂园也遭遇债务危机,这就很让投资者忐忑不安了,碧桂园是中国大陆去年房屋成交量最大的地产公司,也是债务评级良好的民营地产公司,比起很多大举借债的地产公司来,碧桂园要好的多,所以去年当北京政府限制信贷规模,恒大集团因为债务危机弄得灰头土脸,还拖累了其它地产公司的时候,碧桂园稳坐钓鱼台,债券价格巍然不动。但是就在上个星期一,1月17号的时候,碧桂园2026年到期的一批美元债券突然掉价,三天掉了20%,星期一公司股价跌幅超过8个百分点,可见投资者信心缺失。
更悲摧的是,尽管民营企业是中国最有活力的领域,但是中共对民营企业的绞索不会放松,星期四,华尔街日报报道说,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出通知,大互联网公司的收购和兼并,必须先得到网信办的许可,什么叫大互联网公司呐?就是用户超过一亿,或者年销售额超过一百亿人民币的互联网公司,象是腾讯、阿里巴巴、字节挑动等,都逃不过去。
难道中共集团不知道这个道理吗?不知道中国经济还得靠民营企业的活力才有救吗?它当然知道,但是它改变不了,不可能改变,这是政策的惯性、也是面子问题,就是在民主社会,一届政府也很难改变政策,只有选民感到厌倦和愤怒,选出来一个新总统、新政府才会发生改变,皇权时代也只有新皇帝登基往往才会改变老皇帝的政策,所以眼下的中共统治集团不会改变政策,只能继续往下走,在继续往下走的过程中,继续来回折腾。
谢谢您收看东方纵横,如果您觉得我讲的有道理,请帮助转发推荐,也请留言,如果您还没有订阅,请点击订阅键,再次感谢您收看东方纵横,我是东方,咱们下次时间-再见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