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带娃 中国家庭教育从“家事”上升到“国事”(图)
家长接孩子放学(图片来源:NOEL CELIS/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2年1月14日讯】《中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于2022年初开始正式实施。教育促进法倡导“依法带娃”,要求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负起“亲自养育”的责任,呼吁学校减轻青少年学业负担,指导家庭教育机构在必要的时候对不合格家长进行训诫和批评教育。但是,该法法律细节模糊,而且不具法律意义上的强制约束力。分析人士指出,新法体现了中国领导人习近平改造社会和推行道德运动的企图。
中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元旦开始正式实施
2022年1月1日,《中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开始正式实施。在中国官媒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为此制作的一档节目中,主持人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是继《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和新版《未成年人保护法》后,又一部教育领域的重磅法规,也是中国首次就家庭教育进行专门立法。”
如主持人所言,中国关于教育的法律法规,已经范围甚广,涵盖教育领域各方面。此次出台新的家庭教育法,意图在于“促进”家庭教育,进行“指引”和“赋能”。对于“不合格”的家长,除了“训诫”和“辅导”,几乎不涉及任何惩罚措施。
位于美国的“公民力量”创办人杨建利认为,颁布新的《家庭教育促进法》,是中国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想在中国推行一种新的社会和新的文化运动的一部分。
他对美国之音说:“青少年的教育,在世界各国都是一个非常非常棘手的问题。其中一个部分就是父母的责任。父母到底在青少年的行为中,教育中起多大的作用,扮演什么角色,这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在任何国家都没有一个完美的解决。”
长期研究中国教育问题的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告诉美国之音:“家庭教育促进法已经实施,明确家长要‘依法带娃’。但是从整体的法律的落实情况来看,确实有可能出现家庭教育促进法只是一个倡导,而不是带有刚性约束的这样一个问题。”
“双减”正式入法,几家欢乐几家愁
《家庭教育促进法》第三章第二十六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监督管理,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畅通学校家庭沟通渠道,推进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配合。这是今年夏天以来,中国政府为了重拳出击课外培训行业制定的“双减”新规之后,该政策被正式写入法律条文。
“双减”政策已经持续半年多,中国政府明确各地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所有K12(学前至高中)教育辅导企业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线上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大批培训机构倒闭裁员,但这并未缓解中国家长的“鸡娃”焦虑。
“非常焦虑,经常焦虑。不是一直这样,但是时不时的会焦虑。尤其现在快期末考试了,焦虑感就又开始了”,家住北京市海淀区的赵女士这样告诉美国之音。
赵女士的女儿今年初中一年级,平时成绩还不错。女儿学校的数学课根据学生的成绩分为三档:“数1”,“数2”和“数3”。赵女士的女儿数学学得还不错,被分到“考试压轴题能答出来”的“数3”,也就是学得最好的那个档次。
“当然这其实也是好,是为了因材施教,能让老师在课堂上充分的(教学),别让有的同学饿着,有的同学吃不饱。但是他们这种还是让人有点压力”,赵女士坦言:“而且现在这种压力,焦虑也是,咱们不是好多地方中考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分界线),可能有50%都上不了普通高中,让你上不了大学。大家都在讨论这事,对未来的这种担忧。我不知道女儿如果不上大学能做什么。所以好像上大学还是我心目中她应该走的路。所以就得不停的督促孩子,成为一个被孩子讨厌的妈妈。”
赵女士告诉美国之音,双减政策下来之后,总的来说补课的人确实更少了,但是对于一些不把孩子送入顶尖大学不死心的家长们来说,“偷偷攒小班”成了他们的解决方法。以前是五六个孩子攒一个小班补习,现在变成了最多两个人。一些家长手机里存了之前补习老师的电话,私下沟通后继续高价请老师给孩子上课。
“我觉得这些政策,法律,起初他的心我觉得肯定都是好的。但是就实施起来怎么能做到就不知道了。而且经常在中国由于竞争还是变味儿了。”赵女士坦言,自己也还做不到完全让孩子放飞。
她说:“所以我也有点焦虑,害怕我是一个不合格的妈妈。反正我周围的家长也都挺焦虑的。不知道为什么这个教育在中国就这么复杂呢。我们也没有办法。一开始也说什么‘我不在乎这个’,但是只要进入了这个系统,你慢慢的就不可能不在乎。”
另外一位家住北京市丰台区的李女士,儿子还没到上小学的年纪,但是她对美国之音表示,不打算以后像其他家长那样“鸡娃”,而是看孩子自己适合做什么。
她说:“双减这个问题呢,当然我觉得是好的。我看周围的人也是聊到说,现在孩子只能在小学完成作业,回家没什么太多的作业了,就还行吧。未来到底孩子做啥,无所谓。我觉得去职高或者去上大学都无所谓。如果他不是学习这块料,你何必逼他呢。”
李女士不觉得儿子长大了当蓝领工人是个问题,因为她觉得很多白领其实找工作也很困难,还不如有个养活自己的技能。作为80后,她觉得自己这辈人当年找工作还是相对容易的,但是形势已经越来越困难。
她说:“我觉得下一代没有这么好的事情啦,哪那么容易赚到钱啊,哪那么容易创业啊什么的。这很难的啊!现在年轻人他能赚多少钱啊?到最后不是还是得靠家里买房子啊,或者怎么样。”
民众对新法嗤之以鼻
在《三联生活周刊》的新浪微博账号下,1月2日发布的关于“依法带娃”贴引来的2千多条评论,完全成了大型翻车现场。大部分网友嘲笑新法完全在说空话,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很多网友甚至表示,这种法令他们本来就低靡的生娃意愿愈发的直线下降。
网友“sky_杜”说:“有什么意义,都是一些大话、概念,没有处罚规定”。另一位网友“余味轩干果”说:“现在的政策,是左一个,右一个,能真正深入基层调研完出台,适合老百姓的政策少之又少,永远是屁股决定脑袋”。
在新浪微博央视网的账号下,也有很多网友就此话题表示,和生育孩子相比,还是自己的幸福感更为重要。“钢筋姜饼人”留言说:“不婚不育比啥都安全,当社畜就够累了,没精力再结婚生孩子养孩子(处理)婆媳关系夫妻关系”。
另一位网友“小幽冢”说:“只要不结婚,婚姻法和教育法就管不到!不婚不育劝退。”除此之外,还有不少网友讽刺当今社会连《劳动法》都无法保证实施,996问题不解决的话,养育孩子已经是非常辛苦,不能苛求家长太多。
网友“切切切青椒丝”说:“企业以及单位能先做到带娃员工弹性打卡吗?上班和娃上学时间一样,送了娃就没法打卡,要打卡又要送娃就得拖着娃天蒙蒙亮就出门奔波。国家能落实一些政策到具体细节上吗?”
熊丙奇评论说,家庭教育促进法的目的之一是用法律的方法来把之前的很多政策正规化:“限制游戏时间、引导青少年理性追星、减轻学生的培训负担,在之前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就已经有相关条款了。出台《家庭教育促进法》,是为了进一步落实家庭责任。”
他说:“要解决这个问题,可能是需要政府,社会从多个角度来使得这部法律具有更加刚性的促进作用。首先来看,促进法规定家长要亲自养育,增强亲自陪伴。但是要做到这点其实需要政府部门要创造家长、父母、监护人能够亲自养育、亲自陪伴的环境。”
杨建利对美国之音说,既然毫无约束力,那《家庭教育促进法》就只是流于形式。“这是个根本没办法执行的法律。所以他必须在一开始的那种目标中往后后退,到最后成了训诫。这个训诫就更不知道怎么执行了。谁来训诫?一个警察就比父母更懂得怎么教育孩子吗?这肯定不是。所以就使得这个法律很不像一个法律,没法执行。”
杨建利认为,这部新法说到底是为了体现中国领导人习近平推动新道德运动的目的:“我觉得他肯定是想用法律的方法来把他提的很多政策给正规化。再一个就是立法系统也在习近平的政策之下想急于表现。因为习近平很显然要改造这个社会,有很大的企图心。在制定法律,教育孩子方面他要有所表现。”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