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经典的中国十大名画(组图)
〈汉宫春晓图〉局部图
提及有名的古画,许多人均会提及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或仇英的〈汉宫春晓图〉,但除了这三幅画作,其实还有不少名作,是你应当要认识的。现在,就让小编带领你一起认识另外七幅一定要熟悉的名家画作!
一、〈富春山居图〉
〈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
〈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创作的绘画,被誉为“画中之兰亭”,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此话是画家黄公望1350年为师弟郑樗(无用师)所绘制完成。黄公望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用墨淡雅,山与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富春山居图所画的内容约有80%是在桐庐境内富春江的景色,20%则是富阳的景色。
〈富春山居图〉后来几经易手,又遭遇“焚画殉葬”而身首两段,前半卷:剩山图,目前收藏在浙江省博物馆中;后半卷为无用师卷,目前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2011年6月,〈富春山居图〉的前后两段首次终于在台北故宫合璧展出。
二、〈汉宫春晓图〉
〈汉宫春晓图〉局部图
明代仇英〈汉宫春晓图〉运用手卷的形式描述初春时节宫闱中的寻常琐事,其中包括妆扮、折枝、插花、饲养、歌舞、斗草、弹唱、围炉、下棋、读书、对镜、观画、送食、挥扇,所绘人物总共115人,其中包括了后妃、宫娥、皇子、太监、画师等,人物个个身穿鲜丽衣服,各显不同姿态,且均各个忙碌,并无闲暇之人,此画绝对展现了仇英过人的观察能力及精湛的写实功力。
台北故宫的研究员刘芳如的〈人间仙境─仇英汉宫春晓图卷〉一文强调:〈汉宫春晓图〉的最大特点莫过于“运用了很多巧妙的布局手法,突显出园苑与宫廷居室之间错综交叠的关系,致让画面充满了横向延伸的空间美感”。因此,仇英借助一些行进中的侍女,或顾盼的神情来作为导引,将不同的活动,串联成为彼此具备呼应效果的完整画幅。
刘芳如表示:“仇英笔下的仕女,各个眉目清秀、体格纤细,自有一番迥异于前代的个人特质,也反映出明代对女子脸庞以及服装色彩的审美观。即便与时代相去未远的院画长卷〈出警图〉和〈入跸图〉相比,〈汉宫春晓〉在人物与景物的结合方面,无疑更见洗练、生动。”
三、〈千里江山图〉
〈千里江山图〉又名“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
〈千里江山图〉又名“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是宋代王希孟书画作品,同时是宋代传世最长的画卷。王希孟是在北宋政和年间进入翰林书画院的,他还曾获得宋徽宗指导画技。目前此画收藏在故宫博物院中。
此作品描绘了连绵的群山冈峦与浩淼的江河湖水,在山岭、坡岸、水际中布置、点缀亭台楼阁、茅居村舍与捕鱼、驶船等,描绘十分精致,意态生动。景物繁多,气象万千,疏密中力求变化,气势连贯,且运用披麻与斧劈皴相合,山石的肌理脉络与明暗均表现了出来;色泽清丽,在青绿中间以赭色,富有变化和装饰性。整体意境雄浑壮阔,气势恢宏,充分表现出了山水的秀丽壮美。
四、〈韩熙载夜宴图〉
〈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同样是世人熟悉的中国名画之一的〈韩熙载夜宴图〉,以连环长卷的方式描摹南唐巨宦韩熙载家开宴行乐的场景,换言之,就是描绘了韩府某次夜宴的全过程。此画作分成了五段,其中包括:悉听琵琶、击鼓观舞、欣赏王屋山跳六么舞、更衣暂歇、清吹合奏及曲终人散。
为了避免受到南唐后主李煜的猜疑,韩熙载特地以声色为韬晦之所,每每夜宴盛大,还跟宾客纵情嬉闹。这幅长卷线条准确流畅,工细灵动,表现张力十足。设色雅致,极富层次,神韵独特。据载,〈韩熙载夜宴图〉是李煜听闻韩熙载生活荒唐,特地派遣南唐的画院待诏顾闳中前往窥视,回来后凭着“目识心记”绘制了这一幅画作。据悉,南唐另一宫廷画家周文矩也画过〈韩熙载夜宴图〉,元朝时期两幅画作俱在,但今只存顾本。另外,还有收藏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中的唐寅摹本。
五、〈虢国夫人游春图〉
张萱作品《虢国夫人游春图》,宋摹本,画中右一身着男装,座骑三鬃马鸳鸯鞍者为虢国夫人。
工笔人物画样式的确立者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描绘的是西元752年(天宝十一年)唐玄宗宠爱的妃子杨玉环的三姊虢国夫人及其眷从盛装出游,“道路为耻骇”的典型环境。画中共有九人,包括八骑人马及一名女孩。疏密有度的人马在行进的行列中,从头至尾,充满闲适、抒情,且不乏勃勃生气。
前三骑及后三骑是侍从、侍女与保姆,第一位身着男装,座骑三鬃马鸳鸯鞍者,正是虢国夫人。观看马的鬃毛,经过精心修剪的理应只有两匹,一个是最前面的身着男装的,另一个则是带着一个小孩的侍女。
六、〈步辇图〉
〈步辇图〉正是描绘了禄东赞朝见唐太宗时的场景
〈步辇图〉是唐朝画家阎立本的名作之一,目前收藏在故宫博物院。此画色泽绚丽,线条流畅圆劲,构图错落富有变化,是唐代绘画的代表作品。
由于吐蕃王松赞干布仰慕大唐文明,特地派遣使者禄东赞来到长安通聘。〈步辇图〉正是描绘了西元640年(贞观十四年),禄东赞朝见唐太宗时的场景。此画反映了唐代汉藏友好情谊的历史见证。
七、〈洛神赋图〉
顾恺之依据曹植《洛神赋》内容绘制了〈洛神赋图〉,图为曹植。
〈洛神赋图〉,是名画家顾恺之依据曹植《洛神赋》内容所绘制的作品,里面最感人的描绘莫过于是曹植与洛神相逢,但洛神最后只能无奈离去的情景。
过去就有不少画家画过〈洛神赋图〉,同时出现了很多宋代摹本,且被认为是顾恺之原作的摹本。目前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两卷,在人物形象上,基本上类似,仅在构图上出现景物繁简的差异。景物比较简约的画作,在风格上呈现了更多的六朝特点。
八、〈百骏图〉
〈百骏图〉局部
〈百骏图〉是意大利籍清代宫廷画家郎世宁的作品,如同画名所示,这幅画作一共绘制了100匹骏马,姿势各异,或立、或奔、或跪、或卧,可谓是曲尽骏马之态。画面的首尾各自有牧者数人,控制群马,体现人与自然界其它生物间的和谐关系。郎世宁在表现手法上,充分展现欧洲明暗画法的特色,凸显马匹的立体感,且用笔细腻,着重动物皮毛的质感表现。
九、〈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局部
〈清明上河图〉局部
〈清明上河图〉局部
北宋张择端的代表作〈清明上河图〉绝对是每一个人提古画时,几乎会立刻想到的名作之一。
这一幅风俗长卷,描绘的是北宋故都汴京的景色,曾为北宋宣和内府收藏。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它真实地演绎着900年前汴梁城的都市生活,极具重要的历史价值。张择端成功描绘出了汴京城内与近郊的各阶层在清明时节所展露的生活情景。
由于〈清明上河图〉表现出了劳动者与小市民的生活样态,同时巧妙处理了建筑物、交通工具、社会环境等的整体关系,对后世而言,极具考史与艺术价值。
十、〈五牛图〉
韩滉〈五牛图〉(以上图片来源皆为公有领域)
韩滉〈五牛图〉,是现代保存最古老的纸本中国画,被称为“镇国之宝”,它同时是少数唐代传世纸绢画的真迹之一,目前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中。
〈五牛图〉上面并没有作者的款印,但另有赵构、孙弘、赵孟頫、项元汴、金农等十四家的题记。
韩滉在这一幅古朴的画作中,展现了淳朴又精湛的艺术技巧,真实地绘制了五头不同形态的牛只,可谓表现出了唐代画牛的最高水准。
韩滉特意着重刻划牛的眼睛与眼眶周围,使得牛只望着人的炯炯目光、牛只本有的温和、固执、倔强的脾性给描绘得淋漓尽致。韩滉通过摹绘细节,强调了每一头牛具备了独特的个性,使得它们不同的神情更加鲜明,让观画者能够明显感觉到这五头牛的殊异性,以及牛只给予人的厚重感受:它们拥有同人般的强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