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2021年11月22日讯】一、人民币是债务货币
1970年代以来,世界主要货币都变成了纯纯的信用货币,纯纯的债务货币。信用货币的意思,是这种货币的价值依赖于政府的信用;债务货币的意思是说,发行纸币其实意味着央行对民众增加债务,而货币本身,就代表着央行对民众的欠条……
你想嘛,央行把一文不值的废纸变成所谓的“货币”,然后通过银行或者政府找你兑换成了相应的商品或服务,可不就是欠债么?所以,信用货币和债务货币本身就是一个意思:A欠B一笔钱,对B来说,是一笔信用;对A来说,这是一笔债务。
毫无疑问,人民币也是债务货币(因为纸币其本身并不具有什么价值,任何国家、任何时代的纸币全都是债务货币),每一张人民币都意味着央行许诺给民众的一张欠条。
既然是债务货币,那么对应这张欠条的就会有某种实实在在的抵押品,也正是因为有了抵押品,一种货币才能够在民众那里建立信用(不然,我都也可以把一堆纸印出来给别人当货币了)。纸币体系建立之后,如果抵押品与纸币发行的数量相当,那么欠条就能保持其相应价值,如果欠条与对应的抵押品数量不符,就会导致货币的大幅度贬值……
通常情况下,货币数量多少代表个人和机构财富的多寡,那么,一个机构如果拥有印刷纸币的能力,就相当于拥有了社会财富的分配权力——这是一种超级权力!可以想象,对发行纸币的机构来说,只要纸币的抵押品能够得到别人的信任,只要纸币能够换到相应数量的物资,没有谁会傻逼到自动减少纸币印刷——相反,不管纸币升值还是贬值,他们的选择一定是印刷更多纸币。
结果就是——从10年以上的期限来看,纸币100%都是贬值的!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看清楚,我说的是100%!100%!!100%!!!
自从纸币出现以来的一千年时间里,世界上出现过无数种纸币,从来没有一种纸币因为升值而退出市场。相反,几乎所有纸币都因为最终贬值到一文不值而退出市场。而为什么这些纸币会变得不值一文,那是因为,相对于纸币的数量来说,抵押品在其数量上、质量上或可兑现方面,出现了极其严重的不匹配现象……
二、物资本位时代
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并发行在全国红色解放区流通的“中国人民银行券”,人民币纸币从此出现。
自江西瑞金的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建立到抗日战争时期,再到国共内战,中共政权的纸币一直都采用银元、食盐、粮食和布匹充当抵押品。然而,为了尽快取得战争胜利,人民币刚一出现,一开始就无抵押超量发行,由此造成1949年初到1950年初,人民币经历一场一年价格上涨上百倍的通胀。
为了解决解放战争期间严重通货膨胀的问题,1955年3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发行新版人民币,并确定新旧币的兑换比例为1:10000,从此才有了人们现在所熟悉的人民币。
随着政权的稳定和整个国家财经工作逐步理顺,从1955年开始,人民币基本确立了以工农业产值为基础的物资本位货币发行制度——“物资本位”的意思是,实实在在的工业产品、农业产品和一般消费品是发行货币的基础,表现出来就是根据工农业总产值来发行货币。从1955年到1979年的25年时间里,除了1958年、1959年和1960年这三年之外,整体上人民币都算是以物资为抵押发行的纸币。
计划经济时代,人民币主要起到的作用是农村和城市的物资交换中需要,此外包括少部分流通于农村的农民之间以及城市中的城市居民之间,在城市里流通的范围并不大(主要是靠票证)——所有的钞票,归根结底都在中央政府的控制之下。根据有关统计数据,从1953年到1979年,中国的工农业总产值增加6.5倍,商品流转总额增加6.1倍,币市场货币流通量增加6.8倍,货币供应的增长幅度基本上是同实际财富创造一致。
需要强调的是,“计划经济”时代下财政收支的特点也决定了人民币没有超发的冲动,“计划经济”时代绝大部分工业品和消费品都是凭票供应。从流通渠道看,是由财政部根据各地方政府所报的工业产值、农业产值,再加上中央自己控制的那些企业,全部统计好。央企自然由中央支付直接支付现金购买物资,然后再送至各地;地方工业产值和农业产值由中央政府将钱支付给地方政府转移过去(统收统购原则),由他们来支付;然后再拿这些钱做好下一年(或下个月、下个季度)的计划,计算并购买生产生活所需物资……
只要政府拥有足够的商品物资和社会控制能力,就能按一定的比例发行货币,货币发行的数量没有严重超标,就不会引发严重的通货膨胀。当然,外汇和黄金也在这一时期的人民币抵押品中占有些许位置,但这一阶段,某种程度上说外汇和黄金不过等价于国外某种商品。在发生通胀的时候,政府可以用外汇或黄金进口部分商品投放国内市场,以实现控制通胀的目的,一个著名的例子是1960年代的“伊拉克蜜枣故事”。
要不然,咋能叫计划经济?
换句话说,从1949年到1979年,人民币前30年,工农业总产值和无比强大的社会物资控制能力就是货币发行基础,是人民币的抵押品。
三、想怎么印,就怎么印……
1979年,中国迈开了改革开放的步伐。
1979年1月,为了加强对农村经济的扶植,恢复了中国农业银行。同年3月,为适应对外开放和国际金融业务发展的新形势,中国银行成为国家指定的外汇专业银行;同时设立了国家外汇管理局。后来,又恢复了国内保险业务,重新建立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各地还相继组建了信托投资公司和城市信用合作社,出现了金融机构多元化和金融业务多样化的局面。
日益发展的经济和金融机构的增加,迫切需要加强金融业的统一管理和综合协调。1983年9月,中共国务院决定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并具体规定了其10项职责。从1984年1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开始专门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集中力量研究和实施全国金融的宏观决策,加强信贷总量的控制和金融机构的资金调节,以保持货币稳定;同时新设中国工商银行,人民银行过去承担的工商信贷和储蓄业务由中国工商银行专业经营;人民银行分支行的业务实行垂直领导,建立存款准备金制度和中央银行对专业银行的贷款制度,由此初步确定了中央银行制度的基本框架。
从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到乡镇企业的崛起,计划经济体制开始逐渐松动,长期以来被“投机倒把”罪名打压得销声匿迹的小商小贩也开始在城乡出现,中国经济内部的活力开始逐渐增强,民众也一点一点的从政治和思想禁锢中走了出来,逐步投入到经济发展大潮中,面对社会上各种体制转型所带来的市场交易机会,货币在经济体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整个社会的人民币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民间市场巨大的人民币需求,这一切都使得原有的物资本位制遭到极大冲击,农民们的粮食收购价提高需要钞票,城市工人涨工资了需要钞票,右派平反补发工资需要钞票,老干部昭雪补偿损失需要钞票,再加上当时广泛存在国有企业严重亏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物资本位制(各项工农业物资充当抵押品)遭到极大冲击,央政府根本无法实现收支平衡,财政赤字成了家常便饭而且规模越来越大……
可想而知,救火队员只能是中国人民银行。反正不就是纸嘛,中央政府一声令下,央行的票子哗啦啦就印出来了——如果你非要说“抵押品”,那么抵押品就是再贷款和再贴现。
贷款你肯定知道什么意思,这是面对普通居民和企业的。而所谓的“再贷款”,其实就是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中国人民银行发放的再贷款分为三类:一是为解决社会上流动性不足的需要而发放的贷款(说白了,就是免费提供给几大商业银行);二是为处置金融风险的需要而发放的贷款(说白了,免费送给国有金融机构的);三是用于特定目的的贷款,这类贷款主要有中央银行对地政府的专项贷款、支农再贷款、短期流动贷款、无息再贷款和中小金融机构的再贷款(这个一直到现在都有)。
“再贴现”传统上就是中央银行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一般是指金融机构为了取得资金,将未到期的已贴现商业汇票再以贴现方式向中央银行转让的票据行为。但对1980年代初期的中国来说,当时的国有企业直接找到金融机构(如工商银行),开出票据直接就可以得到贷款——说白了,当时的贴现就是央行直接印钞给企业充当生产资本。
1980年代到1990年代初期,再贴现作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通过再贴现率的调整,影响企业以再贴现方式融入资金,干预和影响市场利率以及货币供求;而是规定再贴现票据种类,影响企业和全社会的资金投向。
换句话说,从1980年代到1990年代中期,虽然有个很好听的名头叫什么“再贷款”和“再贴现”,但新印刷的人民币其实没有什么真实的“抵押品”,就是凭空印刷,如果说印钞的规模受谁的影响,只能说受中央政府意愿的影响……这也正是1984、1989和1993年中国连续三次爆发极为严重的通货膨胀的原因。
1993年6月,时任副总理的朱镕基兼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在控制通货膨胀的同时,开始努力在中国建立中央银行体制。首先,先就是对商业银行下命令,放出去的贷款一定要收回来;其次就是推动人大立法,强调中国人民银行的金融调控、金融监管和金融服务职责,划转政策性业务和商业银行业务。
最终,1995年3月18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首次以国家立法形式确立了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的地位,标志着中央银行体制走向了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正是在这部《中国人民银行法》中,规定中央政府财政出现赤字不得向人民银行透支,终于把政府的印钞冲动给栓上了一道缰绳。
政府印钞被栓了缰绳当然好,但如何能让人民币继续充当中国经济转轨的魔杖,成为了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