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郑任内最后施政报告 推“北部都会区”(图)


10月6日,林郑发表施政报告后主持相关记者会。(图片来源:香港政府新闻处)

【看中国2021年10月6日讯】(看中国记者李怀橘综合报导)10月6日,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发表任内最后一份施政报告。报告长达168页,包括10个章节。林郑提出“北部都会区”计划,覆盖300平方公里土地。此外,林郑还表示,未来将有100万个以上单位应市,可满足香港市民需求。不过,有评论担心林郑的计划太过长远,恐虎头蛇尾,不了了之。

发展北部都会区

林郑月娥的任期将于明年7月1日届满,今次是最后一次发表施政报告。房屋问题一直是历届政府都无法解决的棘手问题。反送中后,北京把市民抗争原因归咎于“住房难”。今年7月,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夏宝龙在会上提到香港房屋问题,指未来不会再有笼屋、㓥房,香港年轻人可以告别“住房难”的问题。

9月30日,中联办副主任何靖曾到访新界北,就当地未来发展进行调研。据中联办官网报导,何靖指,香港融入大湾区是势在必行,新界北边境地区土地充裕,紧邻深圳,具重要经济和战略价值,只要抓住机遇,积极开发建设,新界北或成为香港新的经济中心。

因此在今次施政报告中,林郑提出“北部都会区”计划,涵盖北区、元朗,范围涉及300平方公里,占香港近三成土地面积。林郑称,期盼“北部都会区”日后与维多利亚港两岸的“维港都会区”一样,在南北两部遥相呼应相映、各具特色。

另外,施政报告还提及“明日大屿”日后将被纳入维港都会区。林郑还指,发展“北部都会区”意义重大,是跨越深圳、香港行政界线的“双城”故事,期望透过规划整合、开拓不同产业发展。“北部都会区”现时已有新发展区、交通枢纽,将和深圳紧密合作,为有意进入大陆的香港企业和个人设七个陆路口岸。同时,新界东北发展将配合铁路规划,东铁线将延伸到罗湖,增加罗湖南站,并增设尖鼻咀至流浮山的捷运系统等。

2046/47前提供百万个单位

林郑表示,土地政策要持之以恒,相信未来将有100万个以上单位应市,可满足香港市民需求,这些房屋来自私人土地、填海土地、新界发展项目、祖堂地等等。现时香港房屋数目约为294万,100万个单位相当于新增1/3供应,并称有信心可彻底解决房屋问题。

施政报告后的记者会上,林郑说按照十年长策,公营房屋单位会有33万单位推出,私营房屋单靠政府卖地,可供兴建10万个单位,加上其它方式获得的土地,要达到12.9万个的目标,完全没有难度。待到2046/47年,交椅洲人工岛填海和新界北发展项目会提供40至50万个单位,再加上北部都会区额外的土地,可建16.5万至18.6万个单位,公私营住宅总数可达99.5万至116.6万个,再透过精简程序、释放祖堂地等,可超过116万个的水平,较现时的单位数目增加34%至38%。

计划太长远恐虎头蛇尾

香港金融界资深投资者林一鸣在个人脸书发表帖文指,特首施政报告是每年发报的,事关未来一年的发展方向,当局将为香港人做些什么,而非用99%篇幅,写十年后会做些什么。惟今次施政报告绝大部份都是在谈长远计划,短期计划着墨不多。他担心“当未来计划过份伟大的时候,会如‘明日大屿’一样,前年是重点,今年就不见了。”

不过他赞成发展“北部都会区”,认为该区在地理位置上较“明日大屿”优胜,可在短时间内大幅增加香港可用土地,交通上和各项配套也相对容易兴建,也可达成港深优势互补。比起“明日大屿”要等10~20年才可入住,“北部都会区”相对实际得多。

不过,林一鸣留意到,“北部都会区”提供的住宅单位目标为35万,但林郑并没有提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时间。另外,施政报告表示“北部都会区”的工作职位数目将由现在的11.6万个大幅增加至约65万个。他质疑区内哪里有如此多公司?又如何提供这么多的就业职位?他预计最后落户该区的将是大量经常往来中港两地工作的人士,及大陆人和新香港人,而非本地香港人。

本文留言

作者李怀橘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