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日报》8月31日发表的一篇分析文章说,在美国支持的阿富汗政府,于8月15日垮台后,北京无法抑制喜悦之情,大肆羞辱美国。其实,中共的内心是空虚害怕的,美国撤军后,把烫手山芋留给了北京和莫斯科,而美国将把更多资源集中在对抗中共。
而且,与阿富汗的邻国俄罗斯和中国不同,美国更远离塔利班接管的直接后果,从难民潮到恐怖主义到毒品贸易。美军在阿富汗20年的存在,为中亚地区带来了相对稳定与和平。他们才有20年的安稳觉。从现在起,管理阿富汗越来越成为莫斯科和北京及其地区盟友的问题。
中国浙江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者马晓林(音译:Ma Xiaolin)说,“美军混乱而突然地从阿富汗撤出,对中国来说不是个好消息。”他指出,美国在技术、制造业和军事力量方面仍然更强大。
根据中国外交部网站上的一份声明,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8月29日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通电话时说,需要美国继续参与阿富汗事务,包括帮助阿国维持稳定,打击恐怖主义和暴力。
莫斯科也敦促美国和盟国不要回避。普京的阿富汗问题特使卡布洛夫(Zamir Kabulov)说,西方国家应该重新开放在喀布尔的大使馆,并与塔利班就重建阿国的经济进行会谈。
为中国政府提供建议的学者,预计美国会将军事资源集中于对抗北京,特别是在西太平洋地区,这个战略重要性现已成为两党罕见的共识。
拜登总统在4月宣布从阿富汗撤军的讲话中,在这场耗资数万亿美元、夺走2,465名美国人生命的战争之后,强调了对抗中共的当务之急,同时,拜登在8月31日宣布阿富汗战争结束时,重申:“在这场竞争中,中国或俄罗斯最希望得到的,莫过于让美国在阿富汗再陷十年。”
拜登的大部分外交政策,都以与中共的竞争为中心。他把美国和中国之间的斗争,说成是将决定是民主还是专制领导世界的未来。
政策举措
美国在阿富汗的结局,在台湾引起了特别的关注,台湾是北京寻求与大陆统一的民主岛屿,如果有必要的话,可以通过武力来实现。根据法律规定,美国有义务帮助台湾进行自卫。
美国在亚洲的盟友和合作伙伴的普遍看法是,华盛顿现在终于可以“转向亚洲”了,美国曾承诺将对抗中共,但由于它忙于阿富汗和中东问题,基本上没有实现。
前韩国陆军军官、驻韩美军顾问、现为首尔安全顾问的崔锡勋(音译:S.Paul Choi)说:“从更积极的角度来看,亚洲盟友希望看到的是更多的关注、更多的人力资源、更多的人员培训……而不是中东地区的反恐。”
白宫发言人普萨基(Jen Psaki)在8月早些时候说:“我们的信息非常明确:正如《台湾关系法》(Taiwan Relations Act)中所述,我们支持台湾人民。我们支持世界各地的伙伴,他们受到俄罗斯和中国投射的这种宣传的影响。而我们将继续用行动来兑现这些话。”
恐怖主义
在最近对俄罗斯和中国的访问中,塔利班领导人向他们保证,他们不会允许国际恐怖份子再次从阿富汗行动。
莫斯科智囊团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Russian International Affairs Council)总干事库尔图诺夫(Andrey Kortunov)说:“塔利班现在说的都是好听的。他们不会允许利用其领土向东边的新疆,或向北边的中亚进行恐怖活动,但到目前为止,这些只是说说而已,…....,问题比答案多得多。”
对中共来说,阿富汗的关键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来自东突厥斯坦伊斯兰运动(ETIM)及其继承者突厥斯坦伊斯兰党(TIP)的维吾尔族激进份子的存在。据联合国估计,这些维吾尔战士中,约有500人在阿富汗,主要在东北部的巴达赫尚省(Badakhshan)。
阿富汗前政府的外交部长阿特马尔(Haneef Atmar)在8月初接受采访时说,一些维吾尔战士已经从叙利亚的战场上返回阿富汗,这些维吾尔战士的部署,是解释塔利班在阿国北部能够发动闪电攻势的原因之一。
中共外交部长王毅,在7月底与塔利班政治办公室主任巴拉达(Mullah Abdul Ghani Baradar),在中国会面时直接提出了这个问题。会见结束后,中方表示已明确提出要求,敦促塔利班与所有恐怖组织决裂,并对“东伊运”采取坚决的行动。
虽然渴望在美国失败的地方取得成功,但中共不愿意卷入阿富汗的国内政治,也不愿意无限期地承担补贴破产的阿富汗国家的负担。中共的军队缺乏在中国边境以外作战的经验。
莫斯科在阿富汗这个“帝国坟地”有自己痛苦的历史,也在小心翼翼地行事。莫斯科外交和国防政策委员会主任卢卡诺夫(Fyodor Lukyanov)说:“阿富汗是一个独特的地方,历史表明,那里的伟大角逐没有给任何人带来好处。”
=====================
大家好,我是《国际新闻眼》主持人清源。
喜欢我们的频道,欢迎点赞,订阅,评论,并开启小铃铛🔔就可在第一时间观看精彩内容哦〜
●《看中国》订阅频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2mLqX_IavAs3TPK3GNlzAw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