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经贸外交上的缠斗会是热战序曲吗?(图)

【看中国2021年8月20日讯】从2018年开始,中美之间从贸易战一步一步滑入到今天的对抗态势,对抗的本质(或高潮)当然就是冷战或热战。

此时,中美彼此都要面对一个棘手的问题,那就是需要进行产业脱钩!否则冷战或热战爆发时,自己的“核心要素”还控制在对方手中,这就不是对抗而是投降。这有点类似于战争已经打响,但自己的枪械和子弹还要祈求对方来生产、供应,这就是天大的玩笑。

此时,谁都会选择对自己有力的方式进行脱钩,期望达到在壮大自己的同时又能打击对手。

实事求是地说,当初川普(特朗普)政府仅仅是希望通过关税手段阻止中美经济的继续融合,希望以此重建自己的重要产业。这种方式是十分温和的(别看川普的外在行为很吸引眼球),源于政府提高关税之后,企业是否回归美国本土重建重要产业的产能依旧属于企业自主的投资行为,由企业自己做主。

拜登不同,他开始使用更强硬的方式,并且很注重在脱钩过程中打击对手。比如,在对待半导体产业的态度上就可以显示出来拜登政府的行事风格,拜登通过政府大量投资来构建(由几个国家或地区主导并参与的)闭环产业链,将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排斥在产业链之外,在其它科技领域也基本都沿用这种思路。这种脱钩模式的性质已经发生了改变:第一,中国是新兴国家,在科技领域居于追赶的地位,当美国打造的科技闭环产业链将中国排斥在外之后,就可以打击中国科技的进步进而打击中国的综合国力;第二,政府通过巨额出资帮助那些在美国本土建设科技产能(比如芯片)的企业,这已经不完全是企业自主的投资行为,基于美国政府和美国经济在世界上的地位,这本质是一种“胁迫”。

拜登政府在很多领域都在以半导体的模式为模板推动产业脱钩,新能源汽车、生物制药、智能产品(手机等)、医护产品等领域都是如此。这种脱钩模式的特点是速度更快,政府的控制力也更强,也更具有攻击性!

美国的做法就有点像缺什么补什么。由于美国在很多领域出现了产业空心化,拜登政府的出击方向就是通过政府出资扶持重要产业的重建,同时又攻击中国。

虽然今天美国的综合国力依旧是世界第一,但在通过产业脱钩以攻击对手的问题上,却未必占据优势!以拜登政府的模式重建重要产业并打击中国,虽然声势浩大,但也会暴露出自己的命门。

第一,次贷危机和2020年瘟疫大流行之后,美国政府的债务率已经剧烈上升(今天已经接近140%的高水平),通过政府出资来“胁迫”企业在美国本土重建重要产业,就会导致美国政府债务率日趋恶化,债务危机逼近。

第二,美国政府的债务率不断上升推动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加速扩张,就会告别1991年之后所形成的低利率环境。而通胀上升就会打击金融资产价格,破坏金融环境,当金融环境被破坏之后,美国金融帝国的根基就会发生动摇。

此时,中国就可以对美国进行定点攻击:

第一,之前已经说过,中国将教育重回国有化已经给美国的退休金造成了数千亿美元的损失(约合美国退休金总额的1.3%左右),一旦中国在其它领域继续推进国有化政策,美国的退休金和金融机构的损失会更大,当这些机构的流动性枯竭的时候就只能抛售金融资产(股票和债券),推动金融资产价格下跌,如果有金融机构倒闭,还会诱发2008年那样的金融海啸!当这种情形发生时,美联储还有能力救助吗?基于美国政府现在的高债务率,无论美联储救助还是不救助,债务危机都无法避免,不救则是机构和企业集中违约,救助则是美国政府的债务危机。而债务危机的爆发必然导致美国的综合国力剧烈衰退(参考2014年的卢布危机),中国要达到的就是这种局势!

第二,中国的优势在基础产业的规模上,部分领域已经在国际上建立起了话语权,可以通过向美国输出通胀(配合“第一”)来打击美国金融体系和债务体系。

钢铁是最基础的工业材料,任何工业活动都离不开钢铁。中国的钢铁产能已经占全球的57%,当中国限产并征收钢铁出口关税的时候会发生什么?

限产就会推动铁矿石价格下跌,改善钢厂的利润,这是最近正在发生的事情。当中国压缩产能的时候(比如即便只压缩3%)就足以造成国际市场的短缺,此时再加征钢铁出口关税,就会推动国际钢铁价格大幅上行,直接推动美国的通胀。

7月29日,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为促进钢铁行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自2021年8月1日起,适当提高铬铁、高纯生铁的出口关税,调整后分别实行40%和20%的出口税率。就是这些因素导致美国钢铁价格不断上涨,美国的热轧板价格已经达到中国国内价格约两倍。

美国正在推出基建计划刺激经济,当钢铁等最基础的工业品价格大幅上涨之后就会推动美国的基建成本,进一步放大政府的财政支出(否则就会烂尾),恶化它的债务。

通过这样的操作,国内钢铁企业的利润可以大幅提升,又直接推动了美国的通胀(推动美国的基建成本并恶化它的债务),打击美国的金融环境。

中国在很多领域都具有规模优势,比如,在集中箱生产和流转上占据绝对优势,当通过一定的手段减缓集装箱的周转速度时,集装箱的价格就会上涨,推动所有出口商品价格上涨,推动美国的通胀;某些医药中间体领域占据了很高的全球市场份额(印度大量采购中国的医药中间体),只要严格执行限产,就足以造成国际市场的短缺,大幅推升国际基础药品价格,推升美国的通胀。同时还会冲击美国的医保体系,让美国的退休老人们找拜登算账去。

至于钢铁、医药中间体等限产的理由,拜登已经替中国找好了,那就是节能环保减少碳排放,这是拜登和欧美左派一直倡导的。通过自己的产业规模优势推动美国的通胀、恶化它的债务,这是另一个打击美国金融体系的手段。

在通过脱钩打击对手的问题上,美国释放的都是慢性药丸儿,需要一定的时间才会发生作用。中国的上述两个手段却可以直接攻击美国的金融体系,是速效毒药。中国立足于产业,耐击打能力更强(还要考虑中国的体质),美国主要立足于金融,而金融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波动性。所以在这个博弈过程中,短期内立足于基础产业的中国占据优势,这让美国的股市等金融体系遭遇严峻的威胁。一旦得手(美国爆发类似卢布危机那样的危机),就可以扭转双方之间的力量不平衡。如果中国不能在短期内对美国的金融体系造成致命的打击,长期就有巨大的不确定性。

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在通过脱钩打击对手方面美国不占优势。一般来说,占优势的一方会将问题集中在经济金融领域(以保持并扩大自己的优势),占劣势的一方则更愿意选择将问题外溢(弥补劣势)。在最近一段时间可以看到,拜登政府猛打台湾牌,说明拜登政府在主动将经济金融脱钩的问题外溢,他们清楚各自的优劣势。

或有朋友说,你说了这么多,怎么看不到变化,美股依旧还很稳定,外在看来还风平浪静,但两国的管理者会清楚地看到下面的变化:

第一,纳瓦罗接受采访时说到美国的退休金已经因为中概股暴跌(主要是教育板块)导致四千亿美元的损失,其它机构也会有损失,这会收缩退休金和金融机构的流动性;

第二,“帮助”拜登推动美国的通胀,就会直接打击美国的消费能力。消费,在美国经济增长中占七成的比重,消费低迷让经济增长下滑,就会降低货币乘数紧缩流动性,经济增速下滑也会导致上市公司的收益增长下滑体现出股价的泡沫,最终会压垮美股等金融资产。我在前面已经说过,拜登上任之后美国真实的零售增速(零售额环比增速减去通胀的月度环比数据)一直在下滑。7月零售额环比增速为-1.1%,如果再考虑到7月的通胀月率为0.5%,7月真实的零售增速为-1.6%,这已经是很高的下滑幅度。这是美国通胀快速上升(既有拜登肆意增加政府债务的“功劳”,也有大国不断“帮助”的功劳)所带来的第一个后果——打击消费,此后会逐渐传导至经济增长和资产价格领域;

第三,已经有美国的金融机构开始再次押注再通胀,也就是说他们不相信美联储所说的通胀只是短期现象,这是非常重要的信号。

变化正在发生!拜登老眼昏花或许还看不到,但中美两国的技术部门都会非常清楚,也清楚这一逻辑链条不断演化之后的结果——债务危机。只要通胀连续恶化,最终必定带来灾难,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现在这条“真理”就在考验拜登政府。

要说明的是,中美如今的举措都是一锤子买卖:

第一,美国推动科技等领域脱钩,迫使中国必然推动自主研发,脱钩完成后比拼的就是双方科技发展的能力,所以这种攻击是一次性的;同时,美国还有能力再次进行大规模财政支出以推动产业重建和脱钩吗?以今天的债务率来看显然不具备。所以,拜登进行的是一锤子买卖。

第二,中国用优势产业打击美国,推动美国的通胀,就会导致美国钢铁、一般生活用品、药品等商品价格大幅上涨,投资回报率上升,鼓励美国企业进行投资活动,当通胀对美国金融体系的冲击过去之后,这些产品的自给度就会提高,中国的“武器”也就失去了效力。也就是说,中国使用这一武器是以损害自身的市占率为代价的,无法再次使用,即便再次使用时其威力也会小的多。所以,这也是一锤子买卖。

如今,中美之间在经贸、金融甚至外交上互相缠斗,各自拿起有利于自己的经济攻击对手,这都属于“文斗”,当一方无力应对之后会怎么办?比如,拜登发现自己的债务危机已经无法避免时会怎么办?

升级对抗!动用非经济、非金融、非外交的手段。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作者如松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