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想要子孙有成就?关键全靠这一件事(图)

 2021-08-11 08:58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1

教子有方是表象,行善积德是根本,也是福报的一种表现形式。
教子有方是表象,行善积德是根本,也是福报的一种表现形式。(图片来源:公有领域)

人世间是个迷的空间,人看不到天理的表现形式,很容易被事情的表面所迷惑,从而不得其解,困惑一生都有可能。例如,今天的中国人很注重教育,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很强,但由于受中共党文化的毒害,看不到问题的根本,把教子有方当作教育的根本,于是去请教教育方法,阅读很多的教育孩子的专著,发现不是那么回事,好像孩子并不接受自己,搞的自己很累,孩子也很累,效果还不好。其实这是努力的方向不对,把教子有方与行善积德的关系没搞清楚,没有祖上积德,也不会有这一世的教子有方,更不会有子孙后代的成就。行善积德是根本,教子有方是表象,也是福报的一种表现形式。

祖父讬梦曝短寿 窦燕山行善获大福报

《三字经》中有这四句:“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讲述的是五代后晋时幽州地方人窦禹钧,又叫窦燕山,教子有方,五个儿子都先后中了进士,大儿子窦仪,官至尚书,次儿窦俨,位至翰林学士,三儿窦偁,官参知政事,四儿窦侃,任起居郎,五儿窦僖,位左补阙,还有八个孙子,也都很贵显。窦禹钧本人,也做到谏议大夫的官职,享寿八十二岁,临终前预知时至,向亲友告别,沐浴更衣,谈笑而卒。这样的福报是不是很令人羡慕?但是通读了窦禹钧的故事,会发现,前半生的窦禹钧,谈不上教子有方,而是面临绝后的危险。一天晚上梦中祖父讬梦,告诉了他前因后果:他前生的恶业重,导致今生不仅没有儿子,并且寿命也很短促,只有及早回心向善,努力多做救人济世的善事,才能改变命运。

窦燕山听从了祖父的建议与忠告,立志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可以举几个例子:窦家有一仆人,盗用了禹钧二万银钱,恐怕给主人发觉,就写了一张债券,系在自己小女的臂上,券上写明:“永卖此女,偿所负钱。”仆人从此远逃他乡。禹钧发觉了这件事,把仆人所写的债券焚毁,并且对仆人的女儿抚养得很好,那女儿长大后,禹钧还替她备了嫁妆,嫁了一位美满的贤婿。

有一年新年的元旦,禹钧到延庆寺去拜佛,在寺中大雄宝殿的拜垫旁,拾到了白银二百两,黄金三十两,他想一定是拜佛人的遗失物,就在寺中守候失主。等候了半天,果然看到一个哭哭啼啼而自言自语的人,禹钧问他何故哭泣,那人说:“我父亲给绑匪掳去,将被处死,我好不容易向亲友们东借西凑,得到白银二百两,黄金三十两,预备把这笔金银赎回我父亲的死。哪知我一摸钱袋,黄金白银都没有了,这样我的父亲就难免一死,刚才我到这里来进香拜佛,不知是否遗失在寺中。”禹钧知道那人是失主不误,就将黄金白银如数归还,并且还赠给他一笔路费,失主欢天喜地的道谢而去。

窦先生一生做的好事很多,例如亲友中有丧事无钱买棺者,他出钱买棺葬殓;有家贫子女无法婚嫁者,他出资助其婚嫁,使外无旷夫,内无怨女。对于贫困得无法生活的人,他借钱给他们,使他们有做生意的资本,因此各地的穷人,由他帮助而得以维持生活的,不可胜数。他为了要救苦济人,所以自己的生活很俭朴,丝毫不肯浪费,每年量一岁的收入,除了供给家庭的必要生活费用外,都作救苦济急之用。他还建立书院四十间,聚书数千卷,礼聘品学兼优的老师,教育青年,对于无钱的贫苦子弟,代为缴纳学费,先后造就了很多学问高深的优秀人才。

窦先生的善举积下了很大的德,从而改变了命运:天赐五子,教子有方,个个有成就;窦先生善行积下的德,也福荫孙子辈;本人也改变了命运,做了高官,还高寿善终。

通过这则传统文化故事,我们可以看到行善积德在先,才有教子有方的表象,才有子孙的成就。

正见网有则历史故事《汪亮钧行善积德,福佑子孙》,更能印证这个因果关系。

“一门四知府”藏因果 积德行善属关键

晚清官员汪亮钧,字“秉衡”,号“和卿”,官至镇江府学训导,这个官位在清朝大约属于从七品,辅佐知府处理教育方面的事务。这么一个小官,按理也办不了什么大事,可他却做了件挽救百姓的大善事。据《吴县志》记载,汪亮钧获得镇江府学训导职务时,正值太平军围困镇江府,“上下游皆为敌据,镇江以孤城扼敌。冲敌兵攻,扑无虚日”。汪亮钧一介书生,居然“自行车赴任”。到任后他胆略超群接下了城防任务,“奉檄治团防,昕夕徒步衢巷讥察”,以致“奸尻间谍无所容,城守益固”。因他守土有功,使得镇江府的一方百姓免遭战火蹂躏,人们都赞赏汪亮钧胆识过人,积了大德。事后汪亮钧也不居功自傲而是专心授学。

汪亮钧有四个儿子,个个都有出息。长子汪凤池任内阁中书、长沙知府等职,不媚权贵,敢于直言相谏,在官场颇有清誉;次子汪凤藻曾翻译《公法便览》、《富国策》、《新加坡刑律》等著作,以知府衔获赏二品顶戴,出任驻日大臣;三子汪凤瀛曾随二哥汪凤藻出使日本,深得张之洞的信任与提携,做过常德、武昌、长沙知府;四子汪凤梁担任过刑部主事、广西顺庆府知府等职。

汪亮钧四子四知府,赢得“一门四知府”的美誉,人人都夸他教子有方,有很多相信因果的人,则认为四个儿子都能有出息不仅是教子有方,更是他积德行善所致。

病重获得神灵 先世德厚特延寿

汪亮钧还有一个孙子名叫汪荣宝,字“衮甫”,是民国著名的外交家,担任过驻日大使等职务,曾积极参与收回关税自主权,维护了中华民国的主权与利益。汪荣宝与郭则沄关系不错,曾参与郭则沄组织的诗社。郭则沄记录了汪荣宝的一则秘闻:

汪荣宝年轻时被认为是才子,岂料忽然得了重病,时冷时热,昏迷中见到了一位神灵,此神身着“绯袍纱帽”,对他说:“尔数本尽,以先世积德厚,特延三纪”,大意就是:你的命数本来到此就该结束了,因为长辈积德很大,所以特别延寿三纪。病好后,汪荣宝算了一下,一纪就是十二年,三纪就是三十六年,延寿三十六年,他应该活到1934年,虚岁五十八时寿终。汪荣宝对此事也言之不讳,所以亲近他的人才能知道。

1933年元旦,汪荣宝睡觉时再次梦见了那位“绯袍纱帽”的神灵,神对他说你的命数要尽了。汪荣宝醒来一算今年才虚岁五十七,离延寿三十六年还差一年呢。他又给自己算了一卦,发现属实,于是开始为自己准备后事,果然当年得病而亡。郭则沄感慨道:汪亮钧当年在镇江救一方百姓“活人无算”,就连孙子也因此延寿三十余年,福报真的很大呀。

故事中的汪荣宝延寿三十六年,为何最后少了一年,是不是天理不准了?并不是,因为人每天每时都在面临着选择,会有犯糊涂选择错的时候,少的这一年应该是汪荣宝自己做了对不起神佛的事情,导致减寿一年。从中我们更应该坚信只有做善事才有福报,才能改变命运。

教子有方属福报 立基于行善积福

传统文化下的教子有方是在行善积德基础上,是福报之一。中共党文化之下也有“教子有方”之说,但是结果是什么呢?网上有个故事,讲的是一对夫妇,男的是工程师,女的是教师,两口子省吃俭用,给孩子报各种辅导班,回到家什么都不让干,希望孩子一心用在学习上,为孩子的未来操碎了心。

在父母看来,孩子很争气,学习成绩一直在学校名列前茅,后来出国留学,在外国定居生活、成家,生儿育女。在外人看来,这家人教子有方,孩子很有出息,这两口也时常以此为荣,觉的人这一辈子活的很值。到了晚年,两口身体不好,需要儿子照顾时,儿子却以各种借口推辞,没时间,即使有时间回来了也是三两天就以工作忙离开了。

当他们住的地方要搬迁,政府有补偿款,这时儿子一家人却突然从国外回来献“孝心”,被父母识破后,却怒气冲冲的立刻到国外去了,什么赡养老人等,都抛之脑后了。这对父母的反省是:不该把儿子培养的那么优秀。他们自己都意识不到自己的行为已经偏离了传统文化很远。

这是真正意义上的优秀吗?这在传统文化中叫“不孝之子”。离开了传统文化谈“教子有方”等于盖楼没有地基,表面上光鲜一时,根本经不起风雨的考验。

中共党文化根植无神论上 传授毁人之“假恶斗”

中共党文化之下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教子有方?因为中共的党文化是建立在无神论,否定神佛与天理基础上的,灌输给人的都是假、恶、斗那一套,讲斗争、争争斗斗,在传统文化中叫做坏事造业,而中共用“奋斗”、“改造”、“创造新生活”等名词掩盖了真相。用党文化教育学生,那不叫教子有方,那是在给孩子灌输假、恶、斗,灌输的越多,孩子的表现越自私,越令家长失望。

没有行善积德这个根本前提,就没有真正的教子有方这样的福报方式,就没有期望中的儿孙的福报。害人的是中共党文化,中共才是整个社会发展的毒瘤。

中共党文化也讲教子有方,忽视行善积德,是不是本末倒置?而且这个教子有方是个变异的名词,披着传统文化外衣在败坏传统文化。中共的党文化是不是个歪理邪说?中共这么多年通过政治运动等各种方式摧毁传统文化,有意识本末倒置,是不是有其邪恶目的?中共迫害修炼人,诋毁对人真正有益的真、善、忍等佛法法理,是不是在从根本上毁灭人类?

今天教育界的种种乱象,根本就不是发展中的问题,而是中共有意为之,是为了毁人,家长也是党文化培养出来的,也会把做好事当作“傻子”行为,当作神经病,怎么可能去真正意义上的行善积德呢?而且也配合着学校从小就已经开始给孩子灌输党文化思想,叫人越来越背离传统文化,越来越不明白行善积德与教子有方的关系,那就只能痛苦的在党文化中挣扎,看不到希望与未来。

人真的看明白了,就会更加认识到中共毁灭人类这一罪恶目的。站在这个角度看待中共所做的一切,才能不迷不惑,头脑清楚,知道在今天这乱世之下如何行善积德,守住这个世间的根本。

責任编辑: 云猷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