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2021年6月14日讯】明年起,中国地方政府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将划归税务部门征收。这项消息引起市场广泛关注,去年土地出让收入高达人民币8.4万亿元。
据《中央社》引述《第一财经日报》日前报导,外界不只关注税务征收土地出让收入可能带来的影响,也关切规模庞大的土地出让收入本身。不断创新高的土地出让收入被视为房价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
2015年以来,土地出让收入稳步增长,占中国国内生产毛额(GDP)的比重一路上升,2020年达8.3%。
中国财政部数据显示,2020年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84142亿元,年增15.9%。2021年预计将与2020年基本持平。
报导引述粤开证券研究院数据显示,土地出让收入中约52%用于征地和拆迁补偿,约23%用于土地整理支出,约11%用于城市建设支出,约1%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际可完全可支配的财力占比不大。
与此同时,不同省份土地出让收入差异也较大。
据粤开证券研究院数据,2019年,江苏、浙江土地出让收入居全国前二,都超过8000亿元。山东以6086亿元位居第三,广东以5529亿元紧随其后。这些省份均位于东部,且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位居全国前列。
地方土地出让收入占当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可以视为土地财政依赖度,比重越高依赖度越高。2019年土地依赖度位居前列的省份分别是浙江、安徽、江苏、山东、江西、贵州、湖北等地,这些地方土地财政依赖度在90%至120%。
粤开证券研究院副院长罗志恒认为,东部经济发达、土地市场活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土地出让金收入占比较高;西部和东北地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比偏低,自身财政能力较弱,依赖中央转移支付及税收返还。
今年7月1日起,北京政府选择在河北、内蒙古、上海、浙江、安徽、青岛、云南以省(区、市)为单位展开土地出让金征管职责划转税务部门试点。其中,土地财政依赖度排名居前列的浙江、安徽纳入了试点范围。
报导说,一些地方高地价推高了房价,地方藉土地变相融资推高债务以及部分土地征收拆迁补偿不合理等问题,使得土地出让收入制度受到质疑。一些人认为这次税务征管土地出让收入意味着土地出让收入制度终结。
《第一财经》引述财税专家说,税务征管土地出让收入只是征管职责调整,不影响土地出让收入制度。这一制度不会终结。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