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第三期试验?专家谈疫苗定位 舆论炸锅(图)
这张于2021年6月6日拍摄的照片显示,民众在广东省深圳市接受 Covid-19核酸检测。(图片来源:STR/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1年6月9日讯】(看中国记者黎小葵综合报导)就在中国国产疫苗有效性及安全性备受争议之际,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曾益新表示,世界卫生组织(WHO)在评估COVID-19疫苗紧急使用清单时,应该考虑取消第三期试验,相关言论令人玩味。
中国促世卫取消疫苗第三期试验
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曾益新6日接受中共官媒新华社专访时声称,中国已有21款COVID-19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4款获批附条件上市,3款获批紧急使用,8款疫苗在国外获批开展第三期临床试验,1款mRNA疫苗在国外获伦理批准。
曾益新还强调,中国疫苗研发创下纪录,“从启动,到全球首个开展临床研究,仅用时2个月;到我国历史上首次开展疫苗紧急使用,仅用时4个月;到我国历史上首次开展疫苗境外第三期临床试验,仅用时5个月;到获批附条件上市,仅用时11个月”。
而过去一般疫苗研发到核准上市可能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
为了取得更大“成就”,曾益新建议,世卫应该考虑以中和抗体水准的相关资料,取代正考虑扩大生产的疫苗第三期人体试验。例如,对于动物实验、第一期和第二期临床试验效果很好,生产也完全符合世卫“良好作业规范”(GMP)标准,就应该考虑豁免第三期临床试验,以中和抗体做为替代指标,以大幅提升疫苗的供应量。
但是,曾益新上述建议引发争议,民间质疑中国国产疫苗安全性是否存在不小问题。
据了解,疫情在进行第一期临床试验时,通常会选择健康且免疫功能健全的成人当作受试者;第二期临床试验是进一步探讨疫苗的免疫原性与安全性;而进入第三期临床试验,主要目的在确认疫苗的疗效与安全性,也会针对特殊族群来做试验,像是孕妇,来进行免疫原性试验。
中国专家认“中国疫苗并非防感染”
随着中国疫情持续蔓延,中国官方开始强调加快接种疫苗迫在眉睫。
然而,尽管官方称中国的疫苗接种已超过7亿剂次,但本轮疫情仍不断升温,且病毒源头不明。
为此,有记者提问向世界卫生组织疫苗研发委员会顾问、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邵一鸣询问,为何接种COVID-19疫苗仍被感染?他坦言,确实存在“打了疫苗还会感染”的情况,因为中国疫苗是“预防发病”,并非“预防感染”。
邵一鸣说,疫苗的保护作用可以分为3级,1级预防是预防感染,可以保护接种者不感染;2级预防是预防发病,或者说使轻症患者不转为重症,甚至防止病情发展至死亡;3级预防是防止传播,旨在就算感染病毒,出现些微症状,但患者体内病毒量很少,难以传给别人。
他指出,目前中国疫苗的定位是2级预防,“保护率是针对发病的,不是针对感染的,所以会有一些人打完疫苗也可能被感染”。
针对邵一鸣的这番言论,民间议论纷纷。许多网友在微博留言怒轰:“不防感染还敢说是疫苗?”、“中国现在疫苗定位是2级预防,保护率是针对发病的,不是针对感染的?WHAT?”、“不感染就不会发病啊?”、“这是又要甩锅吗?”、“请问一下有多少领导干部同志打了疫苗?”、“拿人民做试验?”
中国疫苗三期临床报告“作弊”
中共官方曾高调宣传,世卫组织已批准中国科兴集团的COVID-19疫苗(Sinovac)和中国国药(CNBG)北京生物的疫苗(Sinopharm)紧急使用,但有专家指出,这两款疫苗的三期试验存在“作弊”行为。
根据《大纪元时报》报导,国药、科兴疫苗的三期报告姗姗来迟,且报告中存在两个明显问题,即试验对象的人群以年轻人为主、疫苗的副作用比佐剂还低。
据国药所提供三期临床试验报告,平均年龄只有36.1岁,当中84.4%为男性,研究地点在埃及、阿联酋以及巴林三地进行。
欧洲病毒学者董宇红也以国药疫苗为例指出,国药疫苗所招募的受试者在65岁以上却不到2%。此外国药所提报告中未见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相关数据,“是健康、年轻的中东男性,缺少老年人、女性,以及伴随慢性病患者的样本。”
董宇红质疑,医药公司在明知病毒主要感染年长者或慢性病的情况,为何以年轻族群为主作临床,得到的数字又能否算作疫苗的保护力?
因此,报导认为,国药疫苗在挑选受试者时,就有很明显的偏颇。同时,也有网友感慨说,“连人命关天的疫苗临床试验都作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