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将宣传触角伸向全球(图)


2021年2月4日,英国伦敦的一台电脑上正在播放中共大外宣媒体中国环球电视网(CGTN)的一个节目,节目的题目是“习近平是怎样为人民谋幸福的”。(图片来源:Leon Neal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1年6月3日讯】(法广RFI)为扩大宣传的影响力,中国媒体集团准备扩充其在欧洲心脏-布鲁塞尔的办公处,新的宣传机构取名为“中国之声”,有关方面正在大力招募资深记者;中国推行与西方对抗、争取南部国家支持的策略;为了垄断国家信息,又一名外国记者未获续约、被迫离开中国,这是今天法国媒体关于中国话题的报道。

中国加紧大外宣

中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MG)准备扩大在布鲁塞尔的办公室,作为欧洲新总部,以加强对外宣传,影响欧洲社会对中国的看法。《费加罗报》报道指出:最近数月来,中国媒体集团为其在布鲁塞尔建立的新的宣传据点加紧招募资深记者,以补充其现有的官方媒体庞大的记者阵容。新的宣传机构取名为“中国之声”(Voice of China)。这个新站点将进一步加强中国媒体集团对外宣传的力度。该机构在12月份开设了264个新职位进行招聘,其中82个岗位专门负责“国际宣传”。应聘人员必须符合严格标准,据内部信息来源披露:该集团需要经验丰富且善于交际的记者,可与各行各业的西方人士建立联系,使他们能够赞扬中国。

报道指出:中国历来十分重视对外宣传并大量投资。据乔治-华盛顿大学教授David Shambaugh披露:中国每年用于国际宣传的投资达100亿美元。无论从媒体,还是社交网络以及各种广告等各个方面展开的宣传,均获得一定的影响力。官方媒体新华社在全球各地设有230个办公室,与2017年相比,增长了40%,新华社以11种语言传播经过审查筛选的文章。

为了应对国际上对新疆种族灭绝的指控,北京“招募”了一些西方的“新闻工作者”和“视频播主”。香港大学的一名专家Cho Li Fung指出:在中国人眼中,面对西方民众,一张“白”面孔可能更有说服力。

《费加罗报》指出:软实力的增强十分漫长且充满不确定性。在习近平的野心与现实之间的鸿沟日益加大,加之传播方面的挑战以及北京越来越体现民族主义和意识形态的讲话,助长了“中国威胁”论。皮尤研究中心去年10月发布的针对14个发达国家的调查显示,疫情大流行期间,中国的形象急剧恶化。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管控的主张,将中国变为一个巨大的信息泡沫,愈加与世隔绝,从而加剧了吸引外国公众的困难。

北京打算征服南部国家

《费加罗报》在另外一篇报道中,披露了中国与西方对抗,试图争取南部国家的策略。报道指出:中国不羁的民族主义开始接出硕果,尤其在非洲各国。中国官媒针对一些国家指责北京在新疆问题上的立场做出的反击,以及外交官利用推特展开“战狼式”抗议的做法,是共产党政权的策略的一部分,旨在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加速衰落的西方进行对峙,以更好地吸引世界经济未来的火车头-新兴国家。

中国利用自身为发展中国家的地位,扮演着仁慈的“老大哥”,勇于挑战昔日的殖民大国,从而赢得了信任。从对新冠疫情的管理到人权问题,以及政治制度,中国媒体为渴望获得基础设施、经济增长和良好社会秩序的国家提供了“技术-专制”的反模式。华为等主要品牌的设备制造商的日常业务也为中国的软实力做出了贡献。

这项长期投资已在非洲各国政府中接出累累硕果,这些国家已成为中国在联合国和国际机构中的重要盟友。因此,2020年7月,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上,北京推出的香港国安法成功地得到53个国家的多数支持,令西方国家处于少数地位。在新疆问题上,中国也利用其在南部国家的影响力来反击华盛顿有关“种族灭绝”的指控。

又一名美国记者被迫离开中国

此外,《十字架报》刊出报道,披露了美国作家、《纽约客》(The New Yorker)杂志撰稿人彼得-海斯勒(Peter Hessler)在四川大学教学合同未获续签,将被迫离开中国的消息。

现年51岁的海斯勒曾在1990年代中期,作为美国和平队的志愿者在长江河畔的一个小村庄教授英文。2000年成为《纽约客》的撰稿人。2019年开始,在四川大学授课。他深谙中国文化,精通普通话,著有多部关于在中国旅行的书籍,其中三本书被译成中文,并在中国发行。

报道指出:海斯勒一案发生在中国与其他国家关系紧张的背景下。北京的意愿十分明确,要“保持对国家信息的垄断”。尤其中共即将迎来建党100周年。海斯勒远非选择离开的第一人。今年三月,英国BBC记者沙磊(John Sudworth)因报道维吾尔族人的遭遇而受到威胁,被迫前往台湾。

2020年上半年,至少有18名外国记者被逐出中国。其他一些记者在续签签证时遇阻。香港媒体的情况更糟,自“国安法”生效以来,媒体空间不断缩小。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作者流芳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