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发现秦代古船遗址 秦跨海作战造大船?(图)


考古发现秦代古船遗址 秦跨海作战造大船?(示意图/图片来源:Adobe stock)

考古专家挖出一座秦代造船遗址,大约建造于秦始皇统一岭南时期。这处造船工场规模巨大,造船木材的选择及船台的结构形式等,都显示出当时可以造出宽8米、长30米、载重五六十吨的木船,说明2千多年前秦代的造船技术和造船生产能力都居很高水平。秦始皇建造这些大船,难道是用于跨海登陆作战?

古代船只结构 运用风帆自然风力资源

中国古代造船历史悠久,在浙江跨湖桥遗址中,考古专家就曾发挖出一艘水上交通木船,根据碳14测定,这艘小木船距今至少有7500年。

到了商朝,《诗经.商颂》中歌颂殷人先祖的《长发》中记载,“相土烈烈,海外有截”。显然,这说明商朝有过跨海作战的经历,征服了海外领土。部分学者指出,商朝时期的人就懂得运用风帆的自然风力资源。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船舶制造和运用更加蔚为大观,最典型的是公元前525年的吴楚之战。在吴楚长岸之战中,吴军曾以吴王座舰、大型楼船余皇,作为指挥战舰。而且,伍子胥奔吴见到合闾之后,称“楼船者,当陆军之楼车”,显然说明吴楚都有水军。伍子胥提到的“楼船”,就是古代的大船,载重量超出今天的想像。

春秋战国时代,当时海外贸易开始发达起来,东南沿海国家普遍设有“船宫”,专司造船,而且商船和战船开始区分开,而在秦汉王朝,已经有了“楼船将军”一职的设置。

根据《史记.平准书》记载,“(汉武帝)乃大修昆明池,列观环之。治楼船,高十余丈,旗帜加其上,甚壮”。东汉刘熙所撰《释名》中记载,楼分三层,分别叫“庐”、“飞庐”、“雀室”,其中“雀室”是了望指挥平台。汉武帝准备征服南越,于是建造大型楼船,甲板上有三层建筑,高10丈(27.6米),大约可载1000人。

古代船只载重量超出想像

从秦始皇到汉武帝征讨南越,大约有百余年时间,造船技术又有了发展,由此判断秦朝造船情况,当时秦朝制造60吨船只就并非不可能了。

据《后汉书》记载,公孙述盘踞汉中,曾打造十层赤楼帛兰船。吴主孙权也曾造大楼船,名曰“长安”,可载战士三千。一人按50公斤计算,能装3000人的大船,经过400余年发展,当时已经能够制造载重150吨的船只了。古代船只载重量超出想像。

更为重要的是,1975年在广州市区中山四路一带发现的遗址中,广州秦朝造船遗址旁的南越王墓(赵眜之墓,赵佗之孙,南越国第二任国王)中,考古还发现了二种文物:

一个是,在南越王墓中,出土原支大象牙5支、并排堆放。其中最大的象牙长126厘米、整堆象牙宽57厘米。学者研究确认,这些象牙就是产自非洲。二是,除了不可思议的非洲象牙,还出土了一批中亚器物,比如产自波斯的银盒。除了银盒,考古专家还发现了异国风情的漆盒、熏炉和深蓝色玻璃片等。

这些发现被认为,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对外海上贸易就已经非常发达,或许远航非洲,换取非洲象牙,或许远航波斯,换取非洲象牙、波斯银盒等,如果真能如此远航,那么制造60吨大船,也就顺理成章了。

其实,从考古发现来看,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甚至更早),东南亚海上贸易就极为发达,海上丝绸之路就已经慢慢在形成,由此提升了造船技术。

秦始皇制造这些大船?

据史书记载,秦始皇平定岭南时期,当时处在番禺(即今广州)的一支秦军,专门建造了大量的船只,供平定瓯越(大致今浙江的温州、台州、丽水等地)所需。这很惊人,早在2000多年前,秦始皇就已经实行了跨海登陆作战。

总之,尽管很难100%确认秦朝船只的最大载重,但从历史记载和考古发现来看,当时制造载重60余吨的楼船是可信度极高的。

本文留言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