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争鸣】人类货币政策的尽头在哪里?(图)

 2021-03-29 08:00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6

人类货币政策的终极尽头在哪里?
人类货币政策的终极尽头在哪里?(图片来源:Smolaw11/Adobe Stock)

【看中国2021年3月29日讯】人类使用货币,已经有大约5000年的历史。

不过,在绝大部分时间里,人类的货币都是分布式、去中心化的贵重金属铸币,一个负责任的国王、皇帝或城邦管理者,唯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铸造足够数量的足值货币,除此之外,对于货币的流通和生产,不过多干预就够了。只有最不负责任的统治者,才会想着干预货币,而干预的手段,通常都是降低铸币中贵金属含量(添加贱金属),或者,修改铸币面值,从而实现偷窃民众财富的目标。

那个时候,并没有什么“货币政策”的说法——直到中央银行出现。

1694年7月27日,基于英格兰议会通过的《1694年英格兰银行法》,英格兰国王威廉三世颁发了皇家特许执照(Royal Charter),人类最早的现代银行——英格兰银行就这样诞生了。

英格兰银行一开始的主要业务,是模仿当时金匠们的黄金券,开始发行基于黄金本位的纸币。因为这种纸币有国家信用做担保,所以这种纸币在英国的受欢迎程度,远远超过了那些金店主们所发行的纸币——注意,这个时候其它银行(金店)也都可以发行纸币,只是英格兰银行的纸币信誉最高而已。

随着大英帝国经济的蒸蒸日上,英格兰银行的信贷业务飞快拓展,并且承担了英国主要的国债承销,历史缓慢演变中,英格兰银行变成了英国纸币供给和政府财政的大管家,到英国建立金本位前后,英格兰银行几乎垄断了伦敦周边的纸币发行。

由于声望已经如此之高,英格兰银行开始慷慨的充当“银行的银行”,也就是说,英格兰银行不仅可以兑现自己发行的纸币(指兑换成金币或银币),通过与其它银行签署协议,英格兰银行可以兑现其它银行所发行的商业票据。

在英格兰银行与其它银行的关系演变中,为了避免银行遭遇挤兑,“货币政策”诞生了。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贵金属充当货币基础的年代,整体而言,不管商业银行还是中央银行,都是没有办法随意地、大规模地增加货币或减少货币供给,这也决定了此时的利率(体现在国债收益率上),基本由市场决定,央行并不能随意规定。

不过,作为中央银行首创的英格兰银行,还是发明了微观干预市场的三种方式:

1)公开市场操作;

2)再贴现;

3)准备金率调整。

公开市场操作,说白了,就是央行利用自己手里的国债和商业票据,在市场上开展少量的买卖活动,从而影响国债的价格,进而影响市场利率——注意,那个时候不能大量买卖,否则会给货币信用带来大灾难,中央银行同样会被人们抛弃,比英格兰银行略早成立的瑞典斯德哥尔摩银行,就是这样的下场。

再贴现,是商业银行以未到期的合格票据,找到中央银行贴现——简单来说,银行放给了某个企业一笔贷款,还没有到期,但银行等着钱用,那么就把这个贷款凭证(商业票据),卖给央行从而得到一笔资金。但是,这种方式使用很少,因为这意味着银行自己经营不善,遇到流动性问题,不得不找到央行来兑换资金,而且这个借钱利率通常会比较高,带有惩罚性质,不到万不得已,银行是不会找央行进行再贴现的。

至于准备金率,就是为了避免用户挤兑,央行要求商业银行在所有的储蓄当中,有多少比例存放在自己这里——18世纪晚期,英格兰银行做出规定,所有加入英格兰银行体系的商业银行(早期很多银行选择不加入),必须准备一定量的资金来应对储户取款需求,这就是“准备金率”的起源。

通过调整准备金率,央行就可以影响市场上的钱的总量。不过,美国才是世界上最早将准备金率要求写入法律的国家,由于1893年和1907年的美国,都发生了严重的银行挤兑,所以1913年美联储成立时候的《联邦储备法》,就以法律形式,规定商业银行必须向中央银行缴存存款准备金。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全球主要国家的金融机构几乎全部遭到挤兑,各国普遍认识到限制商业银行信用扩张的重要性,凡实行中央银行制度的国家纷纷仿效英美等国的做法,以法律形式规定存款准备金的比例,并授权中央银行按照货币政策的需要随时加以调整。

这就是人类货币政策的第一阶段:存款准备金率调整

大萧条冲击下,各国传统的金本位制度荡然无存,此后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除美国实施名义上的金本位之外,其它世界各国普遍开始实施信用纸币制度,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国主导之下建立起布雷顿森林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纸币为核心的货币体系,各国的货币发行,从受贵金属数量约束,过渡到了受美元数量约束(美元本身的发行量取决于美国)的时代。布雷顿森林体系之下,从中短期看,各国货币汇率都是固定的,为什么能够做到基本的固定,是因为美元的数量可以调节。比方说哪个西方国家美元不足,就可以找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请求援助,然后再通过出口商品和服务,赚到美元之后补上这个窟窿。

实际上,二战结束初期,美国援助欧洲的马歇尔计划,其首要目的就是为稳定主要西方国家的货币汇率,稳定汇率的同时,一方面输出了美国因战争而形成的过剩生产能力,另一方面也养成了国际社会使用美元的习惯和传统。因为大萧条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教训,战后各国政府,对于金融市场都控制得十分严格,西方国家政府发行债券,都严格遵循着新增债务不超过GDP增量的规则,股票市场也一直都不温不火——至于房子,当时根本没有房地产产业这种说法!

在这样的金融抑制时代,包括美元在内的西方国家,政府和央行很大程度上能够操纵和影响整个社会的利率,由此确立了“基准利率”的概念。

什么是基准利率?

就是前面提到的商业银行的再贴现利率,也是银行间货币交易的利率。“再贴现”这个词儿,也由此从原来带有惩罚性质的“污名”,变成了央行最重要的操作,商业银行从此变成了央行妥妥的下游,而央行也变成了整个国家金融体系管理的核心,所有商业银行,一方面接受央行的利益输送(基准利率是一个社会的最低利率),另一方面也放弃了原本的自主权。

这就是货币政策第二阶段:基准利率调整

需要说明的是,直到19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崩溃之前,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依然是央行最重要的操作之一。比方说,1970年的时候,德国的存款准备金率高达15%,美国在1980年还有12%,这都和中国现在的存款准备金率差不多……

不过,早期的西方央行,是不给存款准备金支付利息的,这意味着,商业银行要拿出一笔钱,白白在央行放着,准备应对危机到来,商业银行肯定很郁闷——所以,在整个布雷顿森林体系时代,很多银行所谓的金融创新,其实就是躲避准备金率的规定,有一些中小型银行,干脆选择了退出中央银行体系。

以美国为例,1970年代末期,因为存款准备金率的问题,加入美联储系统的银行占总存款比例只有65%左右,其它不加入美联储系统的银行,都是为了躲避存款准备金率规定。

随着信用经济的发展,政府对于货币和经济的干预也越来越深,在监管的要求之下(以保护民众存款安全的名义),中央银行越来越倾向于把所有银行都纳入央行体系来,这样一来,对中小银行和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要求就一路下降,再后来,对大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要求也越来越低……

另一方面,国际上关于银行业监管的思路,逐渐在向“资本充足率”这个概念上延伸,这能够更有效的评估银行的经营风险。这样一来,像“存款准备金率”这种东西,就显得越来越鸡肋。

到了1990年代,西方国家一些国家干脆把存款准备金率的要求都给取消了,即便还保留着存款准备金率的规定,其要求也都在5%以下,聊胜于无。

简单来说,自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一直到1980年代,央行和政府的货币政策,可以说存款准备金率与基准利率并重,但随着国际银行业监管的完善,存款准备金率越来越边缘化,而基准利率调整,几乎变成了央行唯一重要的货币政策。

降低利率,大家都更愿意借钱,于是整个社会的广义信贷量就开始猛增;提高利率,大家都更愿意存钱,于是整个社会广义信贷的增长率就降低。降息放水印钞票,升息收水紧钞票,这就是最典型的“货币政策”。

可惜的是,以美联储为首的世界各国央行,总是喜欢搞“不对称降息”,直到把基准利率这套货币政策给彻底玩死。

什么叫“不对称降息”?

就是为了刺激经济,央行在降低利率的时候,总是如猛虎下山,降得又快又猛,原本10%的基准利率,随随便便就给降到5%,但提高利率,却每次都是0.5%甚至0.25%,结果每次提高利率还远远没达到上一次降息前水平的时候,就又开始猛虎下山一样降息了……

结果,就是基准利率越来越趋向于0,典型的是美联储基准利率40年来的变动。

到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来临的时候,因为本身利率已经很低了,降少了又不管用,美联储干脆一竿子插到底,把美元基准利率给变成了0-0.25%。但经济还是没有起色,金融体系依然处于严重的债务通缩中——

那怎么办呢?

于是,美联储直接冲到公开市场上,天量购买国债和其它债券(印钞),还起了个好名字,叫做“量化宽松(QE)”,其实就是央行直接大量印钞——因为印钞量太大,一年顶过去10年20年,所以,这已经不是公开市场操作,而是明明白白的公开市场操纵!

各国货币政策由此进入第三阶段:量化宽松

从2008年到今天,从美国到欧洲,从日本到英国,西方发达经济体的基准利率纷纷趋向于0,基本丧失了“货币政策”的效用,他们纷纷把量化宽松作为法宝,通过扩大或收缩量化宽松的规模,来形成对市场的影响,这就是2008年迄今最主流的“货币政策”。

应该说,到了量化宽松,纯粹的“货币政策”,已经走到了尽头。但,2020年以来,打着救市的名义,各国政府和央行,又玩出来了新花样。

2020年3月份新冠疫情在全球爆发之后,美联储提出了“无限制量化宽松”这样荒唐的货币政策。不仅如此,从2020年3月到现在,美国财政部先后出台了三轮总计高达5万亿美元的经济刺激和民众救济政策,财政部发债借钱,央行印钞购买,政府在没有收到更多税的情况下,用印钞的钱直接发给民众、企业和地方政府……

其它西方国家,也都有样学样,紧跟着美联储和美国政府,亦步亦趋。财政部和央行,一个无限制发债,一个无限制印钞,真是演得好一出双簧戏——既然如此,央行和财政部干嘛不合并得了?政府的债务已经变得毫无约束,你们却还在这里装模作样,一个发债,一个购买,有什么意义呢?

央行和财政部合并,政府根本不用考虑什么债务问题,根据需要,想怎么印钞就怎么印钞,这不就是“现代货币理论”——俗称“买买提(MMT)”么?更进一步,央行把财政部的活儿都给干了,很多企业不用从事生产就能得到金钱,无数民众不用工作也能吃穿无虞,那不就是“全民基本收入(UBI)”么?

原来,货币政策的终极尽头,就是MMT+UBI。

只是,我在想,到了这种地步——还要货币做什么?还要货币政策做什么?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責任编辑: 宇真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