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现场(图片来源: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1年3月10日讯】尽管外界时常认为中国“两会”仅仅是个平淡无奇的“橡皮图章”,但每年总有一些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议案和建议引发人们的关注,有些是因为太雷人,还有些是因为非常接地气。本台记者家傲就盘点了今年两会期间的吸睛提案。
不用好好学英语了?
近些年,随着全球化浪潮席卷中国,英语技能看上去正变得越来越重要。不管是培养准留学生的各式国际学校、还是市场上五花八门的英语培训机构,掌握这门外语已经成为了不少学生长远规划的重要一环。
但中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许进却在今年两会上建议取消英语在义务教育阶段与语文、数学相当的主科地位,增加音乐、美术等素质教育课程占比;不再将英语设为高考必考科目;禁止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参加非官方的各种外语考试。
许进表示,英语教学课时约占学生总课时的十分之一,但英语只对极少数大学毕业生有用。与此同时,他认为目前翻译机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可提供基础口语翻译服务,而翻译软件也能够解决大量问题。因此,不再将英语设置为主课将解决素质教育缺乏课时的问题。
不少网友对此持批评态度。有人说,此举势必会促使家境优越的孩子去上更多的校外培训班,这将加大普通家庭和富裕家庭子女的教育水平差距。
北京独立媒体人高瑜说,在中国越来越重视“爱国教育”的大背景下,英语对于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至关重要。
“我认为英语是唯一能够提高教育质量的课程。当今网络时代,英语学好了以后,学生各方面的眼界都会更开阔,甚至可以抵消政治课的无用功。”
器官捐献纳入地方行政考核?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肺移植中心主任陈静瑜今年建议将器官捐献率列入文明城市考核标准,并提出可将这一标准精确至上一年度全国平均器官捐献率。另外,他提议可以给每个城市的器官捐献登记人数设定比例。
他表示,中国每年约有30万因末期器官功能衰竭需要移植的患者,但仅有1万多人有机会获得器官移植,供需关系严重失衡。他还说,中国缺乏在国家层面推动器官捐献行为,而此举可以改善这种局面。
一些微博网友对此提出质疑,指出捐献器官应是公民自愿做出的决定,一旦纳入行政考核就“变味”了。
独立媒体人高瑜表示,抛开中共长期被指涉嫌摘取法轮功学员和死刑犯的器官不谈,将器官移植纳入行政考核本身就是对个人选择权的不尊重。
“我认为这主要还是一个道德问题和世界观的认识问题。如果这变成政府行为或者考核政绩的内容,那完全是一党专政下才有的提法。”
中国要出“国服”?
中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白庚胜今年建议政府设计并制作“国服”,指出这不但可以创造众多就业机会,还有利于“宣示国家主权”。
他表示,“国服”可以“坚定文化自信、树立民族自尊、激活民族自豪感”,还必然能在国家庆典、节日、接待等场合发挥其“特殊作用”。
对此,有不少网友认为,这种事情没必要扩大到国家层面,国人的文化需求多样化是件好事。还有人说,目前鼓励汉服就可以了,“国服”没什么必要。
奖励生育二胎家庭?
2015年,中国结束了几十年来饱受争议的“一胎化政策”,全面放开二胎生育限制。但随后几年间,全国出生人口不增反减,去年登记的新生儿数量刚刚超过一千万,比三年大饥荒时期还要低。
针对这样的人口危机,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今年在两会上提出了几点建议,包括健全0到6岁的二胎幼儿托管服务、对生育二胎家庭进行一次性物质奖励、免除二胎家庭夫妇个人所得税、为这些家庭的住房、夫妇就业提供兜底性救助保障等等。
旅美中国人口问题学者易富贤说,为二胎家庭提供物质帮助是日本等深度老龄化国家早就在做的事情,但效果并不明显。不但如此,中国还有一个沉重的历史包袱。
“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让我们的生育体系变得千疮百孔,很多窟窿在哪里,政府都不知道。即便它修补了看得见的几块短板,前面的窟窿它仍然看不见。”
取消公务员报考年龄限制?
中国政府2007年发布的《公务员录用规定(试行)》将公务员报考的年龄限制在35岁以下,导致近年来很多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甚至私企拒绝年龄更大的从业者就职。
中国人大代表、编剧蒋胜男今年建议,取消国家公务员报考的年龄限制,指出35岁是一个人事业的黄金年华,很多人都是在这之后才做出成就的,用年龄把他们排除在外很不公平。她说,取消这一限制有助于促进35岁以上劳动力人口的积极性,也可以缓解中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
这条建议引发舆论的强烈关注。有支持者表示,有些工作更适合有些人生阅历的人来做。而一些批评者认为,这会加剧本就极为激烈的就业竞争,年轻人找工作会更难。
北京人权律师刘晓原近日发推说,从2007年起,他连续多年每逢人大都会发文呼吁公开人大代表的联系方式,今年他发布的相关文章又因“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被删除,他形容这“荒谬至极”。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