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2020中国外贸全景图:赚到的美元哪儿去了?(组图)

 2021-01-25 18:25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7

【看中国2021年1月25日讯】2020年已经过去,各项经济数据也正在陆续发布。如果我们相信中国国家统计局的节操的话,那么2020年的中国,可以算是全球主要国家中唯一一个实现了经济正增长的国家。然而在事实上,在中国支撑经济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和外贸中,投资和消费其实在整个2020年都处于萎缩状态(这一点在之后的文章里再进行分析),唯有外贸的表现算是亮眼,让人印象深刻,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实现正增长的唯一动力源。本文将会全面剖析2020年中国外贸的表现,并将会对下面这个问题给出一个答案:中国外贸增长的势头,在2021年还能持续吗?(再次说明:本文所有数据均来源于中国海关总署官网)

1、整体

首先,本文将要给出的,是中国近10年的货物外贸数据(见下表)。说明一个常识:顺差其实就是GDP的组成部分之一,所以大家着重注意看最右边的顺差那一栏就好。2020年中国顺差规模达到5351亿,这是史上第二高的数据,仅次于2015年;顺差增幅则达到27.0%,这同样是非常耀眼的数据,也是2020年中国GDP增幅能有2.3%的正增长的唯一原因。

2010年以来中国历年货物进出口数据(亿美元)
2010年以来中国历年货物进出口数据(单位:亿美元)

这里必须强调的是,中国的外贸数据,在2019年已经不好看了,进出口整体萎缩1.0%。那个时候可没什么疫情影响,关键原因还是在于中美贸易战之下,大量的产能转移到东南亚和南美地区。2020年中国的外贸进出口总额其实也并没有什么增幅,1.6%,几乎相当于持平。在顺差方面之所以能够实现27%的大幅增长,其原因在于出口小幅增长了3.7%,而进口小幅减少了1.0%,如此此消彼长的结果,可以称之为“顺差萎缩性增长”。既然是这样,我们就非常有必要仔细检阅一下2020年进出口的主要商品类别数据,看看支撑出口小幅增长的商品类别是什么,导致进口小幅下降的商品,又是什么。

2、商品

下面,首先给出的是出口商品增幅前十名及降幅前十名排行榜。

2020年出口商品增幅及降幅前10名排行榜 (亿美元)
2020年出口商品增幅及降幅前10名排行榜 (单位:亿美元)

出口商品增幅最高的是医疗用品和纺织品(其实就是口罩),增幅分别达到40.5%和29.2%,这当然是全球对疫情的过度反应的结果,这里无须多解释。这种增幅也注定是昙花一现。其它的主要出口增长商品,塑料制品指的是各类生活类用品,再包括灯具家具玩具这类的生活用品,都是全球紧闭状态之下,被迫增加向中国的进口。数据设备(手提电脑为主)出口增加,是迎合禁闭状态下的老外们在家办公的需要。总结起来,医疗用品、生活用品和在家办公用品这三类商品,就是推动2020年中国外贸出口数据小幅增长的三大支柱,很明显,就这三大支柱,到2021年年中疫苗大规模普及之后,这一波出口热潮就结束了,不可能长期持续。

在出口降幅榜方面,前十名中值得一提的是两样商品:箱包及鞋靴,这两种商品的出口在2019年其实也不好看,箱包出口规模在2019年的增幅为0.5%,鞋类为1.7%,在当时已经表现出相关产能向东南亚及南美地区转移的清晰迹象。2020年全世界都宅在家里,日常拎包和换鞋的需求下降,对相关商品的使用需求也因此下降,进一步加剧了这两类商品的出口萎缩规模。

在上述榜单里没有出现的主要出口商品还有两类:手机和服装。2020年服装出口萎缩6.4%,延续此前数年的小幅萎缩势头。服装出口今年出现继续萎缩的原因,当然与箱包和鞋靴的道理一样。手机出口则基本持平,增幅0.9%,较此前数年的每年两位数的萎缩趋势,比如2019年的手机出口就萎缩了11.5%,2020年的手机出口行业算是勉强站稳了脚跟。这得益于手机其实也算是居家办公用品之一,在全球禁闭之下国外的消费需求被迫提升,中国规模庞大的手机代工产能因此可以稍作喘息。

说完了出口,我们再来看进口(下表)。

2020年进口商品增幅及降幅前10名排行榜(亿美元)
2020年进口商品增幅及降幅前10名排行榜(单位:亿美元)

2020年食品类进口大幅增加,肉类、粮食和植物油这三样商品的进口总规模达到889亿美元,乃是中国能够压低消费物价涨幅的重要手段之一,国外的食品价格实在是比国内便宜太多了。进口肉类即便加上关税运费,也只相当于国内价格的一半不到,因此也催生出了国内大规模的肉类走私。潮汕地区的肉类走私贩子挣得盆满钵满,手里的钱也没法花,于是就去紧挨着的深圳买海景豪宅,最终出现了极具中国特色的走私犯在深圳豪宅区聚集的现象(此处不细说)。2021年,中国控制消费物价上涨的压力依然巨大,因此食品类进口也依然要维持大幅增长。这是大势所趋,没有法子的事,中国早就无法真正实现食品领域的自给自足的,早就融入全球食品供给体系之中了。这一点我们必须承认:中国必然是无法脱离世界食品生产体系独立存在的。

进口商品降幅榜方面,需要强调的是,原油和成品燃油的进口金额在2020年大幅下降,这得益于2020年中期国际油价暴跌过几个月,恨不得都跌到了白送的状态。2021年国际油价不可能再维持低价,尤其是美国拜登总统上台,第一时间就签署行政命令,打着环保的旗号封锁了美国国内的页岩油产业。美国国内近四年在川普(特朗普)推动之下的页岩油产业大发展,是把国际油价从接近100美元拉低到现在的40-50美元一线的关键因素。现在美国要重新做回环保小清新,封杀自己的页岩油产业,别的不说,国际油价一定会有一波涨势,做石油期货投机的同学可以考虑一下。对中国来说,这就意味着进口的压力增大,2021年进口总规模持续性萎缩的可能性在降低。

将主要进出口商品榜单摆在一起来看,2021年医疗用品、生活用品和居家办公用品的出口增长趋势难以维持,食品和燃油进口的压力在增长,如此反向的此消彼长,2021年中国要实现顺差方面的增长,难度无疑在迅速加大。这一点,我希望各位能有清晰的认知。

3、外贸企业

2020年的从事外贸业务的企业的表现,出现了一个非常奇特的征象:外资企业的出口创汇规模,出现了显著下滑。

中国的民企、外企与国企净出口能力对比(亿美元)
中国的民企、外企与国企净出口能力对比(单位:亿美元)

2020年,外资企业创造的净出口规模仅670亿美元,较2019年的1083亿美元,降幅高达38%。而民企和国企的表现与之刚好相反。2020年民企创造的净出口增幅达到16.2%(7026/6043);国企由于承担了粮食和原油进口的重任,在外贸领域一直都是净亏户,不过2020年的净亏规模也减少了足足506亿美元。

外资企业近十年创造的净出口规模都在千亿美元之上,2020年的这一波剧烈下降,其实是很有趣的。外资企业,尤其是台资企业,今年的出口业绩其实是不错的,办公类的电脑和手机的出口都在改善,这些产品基本上都是外资企业生产的。而出口降幅较大的服装鞋袜等产品,则是民企生产的。最终结果出来,居然是外资企业的净出口能力剧烈下降,这个数据我个人很难理解。且待2021年外资企业的表现吧。

4、贸易伙伴

接下来我们要研究的话题,是中国的各大贸易伙伴,在2020年有什么新的变化趋势。首先来看中国的主要顺差来源伙伴:美国、欧洲和东盟。

2010年以来中国对美国货物进出口数据一览(亿美元)
2010年以来中国对美国货物进出口数据一览(单位:亿美元)

2018年,中国从美国手里挣了3233亿美元的顺差,在当年就迎来了贸易战,2019年该顺差小幅下降到2958亿美元。到了2020年,该顺差又小幅上升到3169亿美元。当然了,这种升幅比不上2020年中国顺差的剧烈升幅,所以对美顺差占总顺差的比值下降到了59.2%。虽然美国现在依然是中国最大的顺差来源国,不过总算没2018年91.9%的占比那么厉害了。考虑到拜登政府已经明确表态,依然会延续对华排斥性的政策,并且也不会主动撤销贸易战的成果,所以对美顺差占比持续下降的趋势,在2021年应该还会持续。

2010年以来中国对全欧洲净出口数据一览(亿美元)
2010年以来中国对全欧洲净出口数据一览(单位:亿美元)

中国从欧洲挣顺差的起伏很大,2015年对欧顺差的比值下降到18.6%,此后逐年上升,到2020年上升到30.7%。欧洲在川普执政期间与中国是抱团取暖的关系,需要联手对抗川普的逆全球化政策。拜登政府上台后,将会致力于修复与欧洲的关系,并且拜登政府已经明确表示,将会联合欧洲来对抗中国。在这样的背景下,对欧顺差今年来持续增长的局面,估计也很难维持。

2010年以来中国对东盟商品外贸数据一览(亿美元)
2010年以来中国对东盟商品外贸数据一览(单位:亿美元)

对东盟的外贸变化趋势倒是非常有意思。2011年前,中国对东盟处于逆差状态。东盟国家除了卖点自然资源和农产品给中国之外,对中国生产的各种工业品,并没有多少消费能力。到了2012年之后,伴随着中国的基础制造业向东南亚国家迁移,结果反而提升了东盟国家的消费能力,于是东盟国家逐渐成为中国的重要顺差来源。注意,这个过程也是不可持续的。伴随着东盟国家的制造产业逐渐发展,它们的自给自足能力越来越强,对中国制造业的进口依赖也一定会越来越低。当对东盟的顺差出现绝对值下降的时候,就意味着转折点到了。

关于东盟国家的制造业发展,这里多说一句。中国的制造业外迁东南亚,已经是大势所趋,无可抵抗。中国的劳动力工资成本其实提升幅度并不大,但是伴随着房价暴涨,生活成本剧烈上升,这导致愿意进工厂的年轻一代农民工越来越少。中国没能成功控制住房价,是制造业外迁东南亚的根本原因。

美国、欧洲和东盟,就是目前中国的主要顺差来源。接下来是中国主要的逆差来源:台湾、韩国和日本。注意,中国对台韩日的外贸模式,主要是从这三地进口精密机床和精细电子零部件,用于组装为终端电子产品,出口欧美。从目前的趋势上来看,除了对台贸易之外,对韩贸易和对日贸易都没有了增长性。韩企和日企从中国撤离产能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了,因此不再需要向在中国境内的相关企业供应零部件,导致中国对韩和对日的进口规模完全丧失了增长性。台企在近年来倒是始终坚守中国市场,即便在中美贸易战之后,台湾政府方面虽然紧贴川普,但是台企主要是站国民党这边的,因此对始终对大陆方面表示善意,从未大规模撤离过产能。对这一点,希望各位能有清晰的认知。

5、终极问题

各位,在本文的最后,我要提出的是一个终极疑问,一个使用任何经济学原理都无法解释的问题:外汇都去哪里了?

2020年,中国货物外贸顺差规模达到史上第二高的5351亿美元。除此之外,在服务贸易领域有1473亿的逆差,在投资领域则有343亿的净头寸(实际利用外资1444亿-对外投资1101亿),如此合计,中国今年的外汇净收入=5351-1473+343=4221亿美元。注意,这是自1949年以来史上最高的外汇净收入,比此前的任何一年都要高得多。

2010年以来中国吸纳外资全口径数据演变(亿美元)
2010年以来中国吸纳外资全口径数据演变(单位:亿美元。看最右侧的黄色列数据即可)
(注意,2020年服务贸易的全年数据尚未公布,本表系根据此前十一个月的数据进行的推算,应该也不会有什么太大差异。)

除了上面的4221亿美元的外汇净收入之外,中国2020年前三季度还通过发放外债,吸纳了680亿美元的外汇收入,第四季度其实还在继续大规模发美债,理论上还会增加,不过算了,就按前三季度的数来算好了。合计起来,中国今年吸纳美元的净值达到了4901亿美元。这实在是一个极其惊人的数据。这大概就是2020年人民币汇率突然走强的原因,因为挣到手的外汇实在是太多了。

注意,外汇入境之后,要么存在各大银行账户里,变成外汇存款;要么通过央行兑换人民币,变成外汇占款。中国作为外汇严格管制国家,外汇就这两个去处,不可能还有别的去处。

好吧, 我们一项项检查。首先来检查金融机构外汇存款。查阅央行数据库,2020年底中国金融机构外汇存款8892亿美元,2019年底为7577亿美元,增加了1315亿美元。

至于央行的外汇占款,则出现了净萎缩状态,萎缩了1009亿人民币(211308-212319),略等于萎缩了153亿美元。

这么算起来,中国金融体系内实际增加的美元,只有1315亿美元-153亿美元=1162亿美元。

好吧,这就是我的问题了:根据服务贸易、货物贸易、外资投资和外债数据计算出来的吸纳外资规模约为五千亿美元,但是金融体系内实际增加的美元仅一千亿美元出头。还有四千亿美元不知去向。请问,美元都去哪里了?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責任编辑: 宇真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