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命”(图)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命”。

邓惠文:“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命,也就是一个人能够正向发展的地方。”

邓医师以数学资优生的身份保送进入北一女,第一天去报到就有一个同为资优生的同学对她说:“邓惠文,你真的让我开了眼界,因为我听说你是单亲家庭长大的。”

邓医师不懂为何这位同学要提这件事,于是问:“所以呢?”同学回答:“我真是开了眼界,单亲家庭这种破碎的背景,怎么也可以有这么好的小孩?!”

邓医师听出同学的话中其实是关心,认同自己跟她一样是杰出的孩子,而且同学是想要跟她做好朋友,但那句话还是让邓医师觉得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长大后花了满多时间,她才慢慢把这些感受和体验,整合成自己的一种价值

心理学中的发展学派,认为儿时发生的事,可能决定了一个人的未来,邓医师原本也是这么想,但是在接触到荣格心理学之后,她开始思考,这样的历程是不是为了让她找到什么?有没有可能这些磨练,是为了让一个人发挥自己的某些能力?

人在小时候遭遇的创伤,如果有机会检视整个情境,可能为个人带来更多动力,帮助创造原本没有想到的成果。一个人如果能将生命中的挫折创伤,和某些自我内在的蓝图、个人特质或能力加以结合,那么这些创伤就会变成一股力量。

当然也不乏会有人被创伤打败,例如儿时贫穷的不好记忆,可能让人长大后,致力于追逐金钱。邓医师提到有类似创伤的孩子可能很多,但只有一部分的人会把这些创伤淬炼成一种力量,她就分析,我是属于后者那个少部分的人,因为从小面对不公不义的遭遇太多,导致长大之后,致力成为追求新闻正义和社会正义的人。

她说:“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命,也就是一个人能够正向发展的地方。”所以一直以来,她鼓励所有人要去找出属于自己的天命,她甚至觉得,自己也是这样子的经验,让她对性别议题、多元尊重的推动,一直很有热忱。
 

本文整理、节录自陈雅琳《那些生命中的微光》一书,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由天下文化授权转载,欲阅读完整作品,欢迎参考原书。

本文留言

作者陈雅琳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