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北京中学生智力竞赛初中组决赛,右边是北大附中学生(图片来源:公有领域)
【看中国2020年12月3日讯】德育是现代中国的教育中的一个新名词,似乎古人不懂德育,共产党建政才提出德育,并且是三好学生评比中的第一项。其实古人从小读圣贤书,读书的目的无不是为了培养高尚的士大夫品格,德育渗透在每一本经典中,才有一本正经的成语,这个成语现代人却曲解成了“假正经”。在日常行为起居中,读书人也要正襟威坐,调息静心,为人讲涵养,公平处事,不与人争,每日还要三省我身。他们没有德育的说法,却时时沐浴在道德的教化中。
而现实中中共的德育教育实质却是给学生灌输党文化,让学生死记硬背所谓的共产主义价值观,斗争代替了平和,为党牺牲代替了珍惜生命。
1980年代,中国开始改革开放,政策有所放宽了,学生们重返学校读书,学习似乎得到了重视,但是教育中贯穿着中共式样的德育教育。
那时北京电视台开始举办的”中学生智力竞赛”,吸引了无论老少所有想要求知的人们,其中反复重复一句话”回答正确,加十分!”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成了当时社会的流行语。但其实有一件更让人感动的事,是电视里看不见的:1987年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在决赛中与北京二中打成平手,在加题赛中抢答错误成为第二名后,北大附中三位参赛同学的反应证实了什么是真正的德育。
北大附中的教育在中国大陆独树一帜,非常接近西方教育,是中国唯一一所敢跟教委说“不”的学校。该校基本不理会“德育教育”那一套,平时学校教学是这样,准备竞赛时,老师给几位参赛学生的培训也坚持这个思路,绝不为竞赛成绩让学生记那些德育题答案,参赛学生的小灶中加的都是世界美术、历史文化等的知识。
在竞赛中,每一场都以中共最重视的德育题开头。北大附中几乎每次比赛都把“德育题”分数全丢了,场场比赛都以落后对手的局面开始。即使如此,北大附中的参赛选手还是凭借广博的文理艺等知识,在淘汰赛中屡屡反败为胜,一路过关斩将,打进了决赛,最终与北京一中,二中一起作为前三名进入决赛。
决赛中德育题落后的局面又重演,但是在后面的知识题里,北大附中竟然与强悍的二中学生追成了平手。之后评委只能以增加抢答题,一题定乾坤,抢到回答机会的一方,如果答对,就加十分胜利,如果答不对,就扣十分,失败。北大附中抢到了回答机会,可惜回答错了,就这样北大附中得第二名。
比赛规定参加比赛的每队必须是三个学生,一个是知识最全面的,一个必须是女生,一个是体育或艺术的特长生。
在那么艰难的情况下,北大附拼到了冠军的边缘,可却突然变成了第二名,北大附中的女选手当时就哭了。
这时,那位负责答题的同学却安慰她说:”你别哭,要怪就怪我吧!”这么多场比赛,所有题目都是他一人回答的,他不但是北京市数学竞赛的一等奖,还知识丰富,实属不易,可以说是北大附中取得亚军的最大功臣。可是此时,在立下这么大功劳的时候,在有可能被电视拍到的情况下,他却坦然的承担落败的责任,安慰自己从来没有回答过问题的队友。当然了,女同学只是为这样的苦战却与冠军失之交臂而激动,并不是在怪他。
这时那位参赛的体育生,其实也是一位功课又好、又多才多艺的学生说了一句:”咱们谁也不怪!”
那时,他们只是十四,五岁的少年,却有这样的胸襟和气度。这才是教育真正成功的地方。
这个故事在电视上不一定看得到,但却比整个竞赛都有意义。北大附中虽然”德育”题全输了,这些学生却展现了什么是育人方面真正的赢家。也证明了那些德育教育其实什么都不是。北大附中的参赛选手中的主答选手其实h是曾子的后裔,祖先日三省吾身一直是他的座右铭,关键时刻不争功反而承担落败的责任,这是中华文化的力量。
原本,教书的目的是为了育人,使学生成长为有责任感,有担当,懂得自省的人。但中国的体制基本只教不育,所以很多人成为了知识的容器却不能成器。
中国古代的文化是修炼文化。学习任何一门学问的过程都是修炼的过程,儒生也要打坐。在我们的传统教育里,育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找一所好学校受教育很重要。找不到的话,加强自身的修为,修炼可以弥补很多自己小时候教育上的缺失的。找到修炼方法的人,可以回想一下”修”了多年,是否能象这些普通少年一样勇于承担责任和不埋怨任何人?检查一下自己是不是真的在修。
有幸得到修炼的机会并且真正对照自己,那肯定会比一个好学校教育出的人更加有涵养,理性,自律,有独立意识,遇到矛盾能够反观内视看自己。这样的人才是对社会有益的。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