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将落实延迟退休 当局对养老金有新规划(图)


中国目前多地养老金已经入不敷出。(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0年11月8日讯】(看中国记者李正鑫综合报导)近日中共中央公布的“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并且规划养老保险要实现全国统筹。然而,目前多地养老金已经入不敷出。

在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延迟退休年龄。现在,该项计划的落实终于被当局提上日程。

11月3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全文公布,这份《建议》带来了有关延迟退休的最新信息,那就是“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实施”二字,标志着延迟退休,从设想变成了现实。

北京当局之所以要推行延迟退休,根源在于中国日益加剧的人口老龄化。按照联合国的标准,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7%,即可认为进入老龄化社会;如果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比超过14%,那么进入了“中度老龄化”社会。而“重度老龄化”最典型的例子便是日本,在2019年,65岁及以上老人比重达到28%。

对于中国而言,早在本世纪初,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占比就已突破了7%的基准线;此后,这一比重始终在攀升,2019年达到了12.6%。而根据中国民政部前不久公布的最新预测数据,到“十四五”末期,也就是2025年,中国将迈入“中度老龄化”国家的行列之中。

据《自由亚洲》电台报道,中国独立经济学者巩胜利认为,延迟退休对缓解社会老龄化加剧、就业人口降低有效,但在具体落实上要着重提高弱势群体福利待遇,在各方面保障社会公平,不仅是性别平等。“中国现在大部分人口是农业人口,作为体力劳动者是不是退休年龄要提前。知识分子、当官的延长退休年龄,这面临着一个很大的不公平的问题。(统一延迟退休)这个科学性是有问题的。”

巩胜利认为,消解退休年限性别差异是体现公平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如果不对特权官僚阶层和弱势群体做出具体的区分,平衡体制内外人员所享有的社会保障福利差距,一味统一延长法定退休年龄,则会加速社会不公正形势的恶化。

虽然“十四五”规划中准备实施延迟退休,但在政策制定和具体落实中如何在消除差异的同时保障公平仍是未知数。

另外“十四五”规划也明确提出,在2035年之前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在全国范围内调整养老基金缺口,并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有专家指出,此举只能短期内缓解财政压力,维护社会稳定,并不能解决长期的社会公平问题。“现在不统筹不行了,威胁到社会稳定了。一些老龄化很严重的地区没有养老金了,没有养老金大家都不生孩子了,就陷入老龄化和低生育率的恶性循环。”

然而,预计今年会有较多省份养老金当期收不抵支,大规模的养老金缺口已经出现。

中国人社部7月21日召开2020年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人社部养老保险司司长聂明隽称,全年企业养老、失业和工伤三项社会保险预计减费1.6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其中企业养老保险费减收就占1.5万亿元。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表示,应该有一个顶层设计,做到未雨绸缪。所谓顶层设计,就是考虑支出与收入的平衡、考虑待遇计发公式的调整、提前给参保人一些预期等应该被提到案头。

老龄人口数量剧增,劳动力日益不足,给整个中国经济带来巨大负担。

中国内地媒体去年在名为《社科院报告:养老金2035年或将耗尽结余 专家建议年轻人尽早筹划养老投资》的文章中引用了《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19-2050》数据。文中说,未来30年间,全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当期结余在勉强维持几年的正数后便开始加速跳水,赤字规模越来越大,到2035年将耗尽累计结余。

文章表示:“如果按照退休年龄60岁来算,到2035年最早一批‘80后’也只有55岁,没有到达退休年龄。也就是说,‘80后’很有可能成为无养老金可领的第一代。”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