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洪涝灾害,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和淮河地区的主粮生产区。(图片来源:HECTOR RETAMAL/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0年9月19日讯】(看中国记者丁晓雨综合报导)官方数据显示,今年因大水导致6032.6千公顷农作物受灾,其中1140.8千公顷绝收。主粮生产区安徽省超1800万亩农作物受灾,352万亩稻田绝收。而全国范围内的农民和粮商惜售囤粮行为,已经让人们在统计局的数据、专家学者的保证之外,预见到了一场即将来临的粮食危机。
据官方统计,今年的洪涝灾害,导致6032.6千公顷农作物受灾,其中1140.8千公顷绝收,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和淮河地区的主粮生产区。其中受灾最严重的安徽省,超1800万亩农作物受灾,352万亩稻田绝收,面临严重的减产压力。
安徽,是中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同时生产小麦、水稻两大主粮。从2003年开始,中国粮食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的自给率不断下降,粮食净调出省份已由13个缩减至5个。而安徽,是仅存的5个省份其中之一。
2020年7月的这场大水,几乎覆盖了安徽全省。截至目前为止,安徽的洪水尚未完全退尽。
《中国新闻周刊》报导,据无为市农业农村局提供的数据,截至8月10日,无为市种植业受灾面积60.18万亩,成灾面积35.14万亩,绝收面积21.97万亩;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损毁田间道路20.9万米,损毁灌排沟渠15.7万米,损毁桥涵闸687处。
无为市农业农村局农业股副股长倪伟解释说:“一成受灾的叫‘受灾’,三至八成受灾的叫‘成灾’,八成以上受灾的叫‘绝收’。”
直至8月末,安徽芜湖还是一片汪洋,只能看到房顶露在水面。有水稻种植大户对媒体说:“这次倾家荡产,什么都没了。” 7月中洪水来临之前,中稻刚进入灌浆期。按照目前的水位,全部退去至少还需20来天,水稻绝收已成定局,前期的数万元投入全都打了水漂。
为缓解城市防洪压力,自7月19日起,合肥启用了9个万亩以上大圩和186个中小圩口蓄洪泄洪,超10万人被转移安置。造成550万亩水稻田受灾面积达235.5万亩,其中86.9万亩绝收,目前还有40余万亩稻田的洪水尚未退出。
同样因开闸泄洪被牺牲掉的还有淮河沿岸。
据官方数据,截至8月2日,安徽全省农作物受灾面积1802.2万亩,成灾面积1141.4万亩,绝收面积555.3万亩;其中水稻受灾994.82万亩,成灾673.43万亩,绝收352.61万亩。全省农业因灾损失174.9亿元,其中种植业116.6亿元。
中国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秘书长周学文曾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说,今年的洪涝灾害对中国粮食安全不会有影响,“有一个规律,我们国家往往是大水之年是丰收之年。为什么丰收?因为我们国家水资源本来就短缺,丰水年水资源保障条件更好。”
而受灾的村民对媒体表示,对我们来说,“大水之年就是大灾之年”。网友们也根据以往水灾后的粮食减产数据,来驳斥周学文“大水之年就是丰收之年”的说法。
与往年新粮上市时农民扎堆卖粮不同,今年村民们抱团惜粮不卖,有村民爆料说,他们一整个村子没有一家卖粮的。“今年又是疫情又是洪水,老天不叫我们卖,怕没有吃的。”
阜阳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孙德清说,“农民往年没有储粮习惯,今年因为疫情和洪灾,不少人认为可能出现粮食危机,所以想留点口粮。”
粮食经纪人也在囤粮, “去年能收个一万吨,今年只收上来五千多吨。卖了一些,还有三四千吨存在仓里。” “今年情况特殊,手上有粮才心安。”
《中国新闻周刊》报导称,农户和粮食经纪人的囤粮行为,几乎是一种全国性的普遍性现象。
一叶落而知秋。尽管中共官媒、专家一再对百姓说,今年粮食依然丰收,不存在粮食安全问题,但农民普遍惜粮不售,粮商囤粮待价而沽,再加上官方一反常态铺天盖地的节粮宣传,恐怕比专家学者的保证、统计局的数据,更能让人们预见到一场即将来临的粮食危机。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責任编辑: 静馨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