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啥党都知?中国厂商推“云电脑.云手机”。(图片来源:Adobestock)
现在社会科技发展一日千里,随着网速不断提升,云端服务也越来越普及,愈来愈多的软件服务也将运算的部份交给中央服务器来处理。例如 Google 近来大力推广的旗下串流平台“Stadia”,就是以类似的机制,要让用户在 Chrome 浏览器就能体验质量俱佳的游戏。
只是这样的服务被中国大厂包括华为、阿里巴巴所采用后,相同的幅度就延伸地更为夸张激进。他们尽其所能的将手机和电脑内的资料、App、程式及运算都放到云端,再让使用者能透过登入帐号后连网执行。如此一来,用户就可以不用升级手边的装置,只要网速够快,就可以使用最顶规硬件,从而降低企业的维护成本。
也因为装置端的硬件需求大幅减轻,近来阿里巴巴推出的云电脑“无影”,主机更只有 60 公克重,尺寸比一个人的手掌还小,而电脑上也只保留萤幕及键盘的连接端口。这样的设计,让电脑和手机成为基本的“网络”登入器,若网络断线后便毫无作用,可说是 Google Chromebook 的极致版本。
而像阿里巴巴这样的设计,不但与近年逐渐兴起的网络“去中心化”潮流背道而驰,在中国那个封闭而充满监控机制的数位环境中,一股脑把所有资料、帐号密码全放在官方提供的云端空间里,也有高度的隐私危机。
许多网友也认为,这样的设计,放在注重隐私的国外来看有其好处,但在政治环境敏感而封闭的中国,这方式等于是将自己资料完全曝露给中共,让电脑和硬盘直接姓“党”。
还有网友也对此嘲讽,与其采用这些大厂提供的服务,自己每天用平板或手机采取远端连接,登入到自己的电脑进行操作,实际上跟这些大厂提供的服也没啥两样,甚至还更安全。不少网友也认为类似的事,只要手机或平板就能做到,且效能和用途都更广,看不出这些大厂提供的服务,有多少实用性。
相较中国大厂的规划,不少欧美大厂则是反其道而行,他们透过晶圆设计,打造封闭的安全环境,让用户可以将装置内的重要资料储存在装置,并采取不经由网络以提高隐私安全。
例如 iPhone 的 Face ID 和 Apple Pay 资料,就是直接储存在自家 A 系列芯片内;新版的 iOS 及 iPadOS 在分析诸如人脸之类的照片时,也是完全在装置端运算,避开隐私资料需要上传到苹果服务器所带来的疑虑。
而这些中国大厂的设计,不少海外大企业如甲骨文在电脑行业的早期,便已经有发展出类似的设计,只是当时受限网速频宽,加上 PC 及个人行动装置的价格越发便宜及普遍,相关的设计在现今的市场早已不是主流。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