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壤之别 都江堰的历史与中共的草菅人命(图)
今年中国大陆从北到南,普降暴雨。南方数省洪水暴涨,乃至氾滥成灾。(图片来源:STR/AFP via Getty Images)
我在过去谈历史的文章中,曾经不止一次提到过人类修建水利工程的事。今年中国大陆从北到南,普降暴雨,哈尔滨突然白昼变黑夜,天降大冰雹,长江流域和南方数省洪水暴涨,乃至氾滥成灾。据中共官媒7月22日公布的消息,6月1日至7月22日,中国有27个省市地区,4552.3万人次受水灾,142人死亡失踪,房倒屋塌3.5万间,直接经济损失1160.5亿元人民币。中共拿出的救灾款仅3亿元人民币,什么概念?就是每个灾民平均能拿到手的救灾款,不过10元钱。而且面对数千万灾民,中共上层领导,在本人写此文之前,一直销声敛迹,简直对百姓的疾苦,不闻不问。这令我想起古人治水,与今日中共兴修水利工程之目的,有天壤之别,因此写此拙文。
远在上古时期,中国就有大禹治水,为民谋福利之榜样。大禹生活在三皇五帝时代,当时黄河经常氾滥。尧帝曾令大禹的父亲鲧领导百姓治水,鲧只是采取“水来土挡”的办法,在黄河两边筑堤,大家知道黄河之所以称为黄河,乃是它从上游流经地势较高的黄土高原时,携带大量泥沙,到平原地区后,河道加宽,水流速度减缓,于是泥沙沉积在河床。筑堤法,不能解决泥沙沉积问题。所以到雨季,上游水量、水势一大,中、下游仍然不能解除水患。到舜帝时,他命禹治水。大禹亲自沿着黄河翻山越岭的考察,总结其父治水失败原因,经过他的调查研究,改变了治水方法。他采取因势利导,疏通九河,将平原之水导入江河入海。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这个公而忘私的故事,早就被百姓传为佳话。
再说一例。大家知道,四川灌县有一个都江堰。这个都江堰是战国时期李冰父子领导人民修建的。四川在中国历史上被称为天府之国。但是在春秋战国之前,蜀地曾被称作“赤盆”、“泽国”,什么意思?就是说蜀地非旱即涝,原因是气候炎热,旱季土地干裂,雨季江水氾滥。
要说都江堰的修建,还得说一点地理、历史知识。四川地域古称蜀,从地理环境上说,它是一个盆地,四周是高山丘陵,中间是成都平原。长江从其境内穿过。岷江是长江的一个支流,古时称为汶江,也叫都江。它发源于岷山南麓,源头在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的松潘县和九寨沟的交界处的一片沼泽地。我曾经去过岷江源头,印象里,从成都乘车出发,沿岷江岸边的公路向北面行驶,过了都江堰以后,就是爬坡度很大的山路。从成都到岷江源头,路途遥远,中途得在松潘住一宿,第二天才能继续乘车,去看岷江源头和九寨沟。也就是说岷江,在都江堰之上,为上游,上游河道险峻,水流湍(tuan)急,落差大。都江堰以下流经四川省中部平原,经过成都、眉山、乐山,在乐山与大渡河汇合,经宜宾入金沙江而注入长江。岷江全长795公里,落差3650米。与前面说的黄河由高原流入平原,同样道理,岷江由山地进入平原的开始处,就是灌县,每到雨季岷江上游洪水至此,就开始氾滥成灾。
再说历史。四川盆地在战国时期存在许多小国,有巴国、蜀国、苴(ju)等,这些小国也是连年相互征战。秦国联合巴国,在秦惠文王九年(公元前316年)兼并了蜀国,然后又吞并了巴国,统一了四川,于是秦国在四川和汉中盆地设巴、蜀、汉中三郡。
为治岷江水患,在公元前256年,秦昭王派李冰担任蜀郡太守。李冰是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战国时期水利工程专家,蜀郡就在今日成都一带。李冰治水是以道家“道法自然”和“天人合一”的思想为准绳。他到任后,与他的儿子李二郎,带领下属跋山涉水,对岷江地理环境和氾滥原因,以及前人治水失败原因,做了详细的调查研究。他发现岷江到灌县雨季水势浩大造成决堤,氾滥成灾。同时大量泥沙淤积使河床抬高。他还发现在灌县西南方的玉垒山阻碍江水东流。他制定了都江堰治水方案,征集民工施工,历时多年,从玉垒山修建引水口,其下修建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以及建立河道网。这是一项系统工程,我在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曾经几次去都江堰参观,因此记忆深刻。都江堰的分水堰坝,是用就地取材的办法建筑成的。就是用当地盛产的竹和河床中的卵石。用竹编竹笼,里面装满卵石,沉入江底,用以垒砌分水坝,为增加抗洪水能力,分水坝外层再用巨型卵石堆砌,名叫内金刚堤和外金刚堤。因分水大堤前端形状如鱼头,故起名为鱼嘴,鱼嘴建在岷江刚出山即将进入平原的弯道处,都江堰的内江河床低于外江,在枯水季节,岷江有六成的水流入内江。而在洪水季节,又能使六成的江水排到外江。内江入口处河床凹陷,外江河床入口处河床凸起。当江水经过弯道时形成环流,当环流水被鱼头分流时,表层清水流向凹处的内江河床,带有泥沙的底层浊水流向凸处的外江河床,泥沙被外江水带走,就不会在此沉积。这样鱼嘴就将岷江分为内外两部分,内江水用于灌溉良田,外江为航运河道。在内江外侧建有低矮的飞沙堰,下方是狭窄的宝瓶口。人工开凿的宝瓶口宽20米高40米长80米,而飞沙堰的河床比内江河床高2.5米,当内江的水流到宝瓶口前面的飞沙堰时,又形成涡流,将内江水中含有的少量泥沙再次拦截,由漫过飞沙堰的江水带到外江。内江流出宝瓶口后,就是是灌溉系统的总干渠,在宝瓶口以下,河道分为若干大小沟渠,在平原形成纵横交错的扇形灌溉网。这个灌溉网,灌溉着成都平原的千里良田。宝瓶口是用作调节内江水流量的,在江中立有一个石人,它是一个水位标尺,当内江水流量超过宝瓶口流量的上限时,多余的水会从飞沙堰漫过流入外江。这样,都江堰工程就起到了既防洪,又保证灌溉,又通航的作用。
李冰父子还总结的治水经验,即“深淘滩,低作堰”,就是说都江堰,每年要修整内江河道,淘到一定程度,飞沙堰要低到一定程度,才能保证内江水灌溉不内涝。“深淘滩,低作堰”这六个字被后人刻在石壁上,在旅游上山参观二王庙的途中,我们还可以看到有“乘势利导因时制宜”的大字石刻。
都江堰的玉垒山引水口工程,在当时没有发明挖凿机械和炸药的情况下,他们用烈火烧山石,当山石被烧红时,再泼冷水碎石,然后铲走碎石,硬是在山体上,用人工开凿出了80米长的宝瓶口水道。当时人们筑坝使用主要的工具叫锸,就是原始铁锹。都江堰的修建体现了古人的智慧。
自从有了都江堰水利工程,四川才走向富足,成为天府之国。李冰父子兴修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造福后人,而且经过两千多年考验,至今仍在起作用。古人为纪念李冰父子,在都江堰岷江边的离碓修建有“二王庙”。李冰后来在四川什邡洛水镇,修建水利工程时,积劳成疾,在公元前251年病故在工地,葬于洛水镇,那里也有纪念他们的庙宇。
自从中共掌权后,他们兴修水利工程,提倡“人定胜天”,违背自然规律,只求既得利益集团的眼前利益,不顾人民长远利益。于是就在中国大大小小的河流,修建了多不胜数的拦河大坝和水库,仅长江流域,建立的水库就超过10万个。水库在枯水季节蓄水,洪水季节放水。人为的拦河造坝,形成泥沙淤积,河床升高,有的河道河床高出堤外地面许多。这种在同一条河,自上而下阶梯形修建水库,是十分危险的,一旦遇到暴雨,河水就漫出堤坝,会造成多米诺骨牌效应,一座水库决堤,下游一连串水库会连锁反应,氾滥成灾的后果是不可想像的。例如1975年8月受台风影响,河南安徽普降暴雨,淮河上游河南板桥水库溃坝决堤,7亿立方米的大水,溃坝洪峰高7米,该地区一万八千人被洪水淹没,接着白漫滩水库等等垮坝,造成河南驻马店地区和安徽北部共30个县市被洪水淹没,直接淹死8.56万人,加上灾后灾区饿死及传染病死亡,死亡总人数超过一千万。
这次大水灾,中共一直隐瞒,新华社记者张广发写的文章提到,记者向上级请示,对这次水灾应该如何报导,国务院副总理纪登奎回说:“中央领导已经决定,这次水灾不作公开报导,特别是灾情….”。这次溃坝造成的水灾,我当时在北京工作,对此一无所知。直到八十年代初,才在工作单位看到密级内参电影记录片。记录片仅是在溃坝后,在灾区拍摄的,那些灾难镜头,都令人惨不忍睹。大家知道,黄河在中共掌权后才出现断流,最严重时自济南以下河道全断流,原因也是中上游修建了蓄水库造成的。我以前曾经写文,批评过中共的南水北调工程是劳民伤财。中共为发电,修建长江三峡大坝,逼迫百姓搬迁。大坝拦江,虽然抬高了江水水位,但却淹没了许多良田和历史古迹,例如著名历史古迹,我能记得起来的就有夔门石刻、夔州古城(奉节老城)、白帝城、秭归县城、忠县石宝寨、涪陵白鹤梁石刻、巫山县大昌古镇、云阳张飞庙、奉节鬼城等。而且拦江造坝,断了中华鲟等鱼类洄游产卵路线,使号称淡水鱼类之王的长江白鲟灭绝。
今年雨季到来,中共修建的长江三峡大坝,又遇到大洪水考验,引起国内外关注。
今天我看到大陆自媒体人石炳锋,在长江边发送到网上的一个视频,长江大坝内的洪水水位,已经高出大堤外面二层楼房顶部,而且坝体已经有的地方向堤外渗水。他的视频还拍摄了一个在大坝内的造船厂,厂房已经被洪水淹没,堤内的电线杆泡在水内。高架的大变压器即将被洪水淹没。
我在网际网络看到7月19日,为缓解长江洪水对下游南京、上海的威胁,安徽滁州连夜炸开大坝泄洪。还有一个视频,一个女记者,7月20日站安徽王家坝开闸泄洪的洪水前,对观众说:“这不是泄洪,是蓄洪。蓄洪是把自己家的大门打开,让洪水流到自己家里来。安徽人是穷,但我们不傻”。由此可见这个记者,她的内心是多么悲愤!开闸泄洪,洪水不是排到无人区,在蓄洪区有17万安徽人,他们的家园,在中共没有事先通知的前提下,瞬间就变成了泽国,有多少人无家可归,又有多少人死亡,我们不得而知。中共就是这样草菅人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