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气的核心 是对“这些事”的回应(图)
勇气的核心,是对“这些事”的回应。(图片来源:Adobestock)
靠自己的力量改变,勇气的核心就是“害怕”……
诚实地问问自己,有没有被“害怕”包围?害怕被人拒绝、害怕犯错失败、害怕别人的眼光、害怕改变、害怕失去、害怕死亡失落。有趣的是,勇气的核心就是“害怕”,亦即我们对危险、失败、失望的回应。那个时候面对“害怕”的自己是什么样子?走进内心深处,体会一下:自己最不想面对的是什么?
1、“害怕”时会想要“控制”
当我们感觉害怕的时候,就会想要自我保护。最常见的保护方式包括:自我控制或是掌控他人。林萃芬在谘商的过程中发现,很多人的能量都花在“自我控制”,每件事情都要预先做好规划,试图掌控未来的发展。有些人是做事情的顺序必须完全符合自己要的,不能有一丝一毫紊乱,不然就要花很大力气重新安排。有些人则是所有的细节都要很清楚,为了记录每个细节,自然要花很多时间。
也有些人是物品的排列顺序都要整齐划一,衣服要分不同的颜色放置,碗盘要从大排到小,不能忍受任何失控。除了控制自己,更辛苦的是掌控他人,期望别人每件事情都跟自己回报,规定别人按照自己的做事方式,要求别人遵守自己的规范,甚至想要掌握别人的行踪。
2、“害怕”隐藏着“敌意”
“害怕”也常常隐藏着“敌意”。当我们不安时,常常会忍不住跟别人做比较:“别人有我没有,怎么可以?我一定要比他更厉害。”“比较”和“竞争”的背后,其实躲着“破坏性的感受”。工作时受到“比较”和“竞争”驱使的人,会特别执着于追求“丰功伟业”、期盼自己“一枝独秀”,成为“与众不同”的人。
最常出现的状况是:“我的学历比较好,怎么可以安排我去做小喽啰的工作,这样不对吧?我要换部门。”或是认为:“我对公司的贡献比其他同仁高多了,他们差我太多了,薪水当然也要比他们高才行。”竞争心强烈的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渴望被人赞赏、被人认同,越是想借由成功来克服不安,对失败的恐惧就会越强。
3、“害怕”会造成“停滞不前”
当内心害怕失败,反映在行为上就会停滞不前。很多人恐惧陌生的事物,害怕以后要面对的问题比现在多,一想到未来困难重重,觉得自己没有能耐面对,干脆放弃算了。当我们害怕出错时,常常会跟别人说:“我不晓得要怎么做,我可不可以不要做?”或是想要换别人来做:“可以换资深的同仁来做吗?我可能无法胜任。”或是用过去的失败经验来拒绝接受交付的任务:“上次客诉,我觉得好可怕,让我有不安全感,我很怕拖累大家。”何以会认为自己是人生的失败者呢?起源往往是因为从小不断被灌输某种破坏性的讯息:
“你不行啦,什么事情都做不好。”
“你的动作那么慢,我来帮你做比较快。”
“你缺乏判断力,经验也不足,所以要怎么做,我都帮你想好了,你只要照着做就好。”
“你好可怜,从小爸妈就不在身边,才会这样。”
“我再给你一次机会,你最好表现好一点。”
“再不听话,你就试试看!”
这些讯息都不断在暗示我们:“你没有办法做好。”现在我们需要靠自己的力量改变这种破坏性的讯息。勇于面对自己内心的纠葛,才是真正的解决之道。当我们处在愤怒与恐惧中,自然无法区辨:这件事情,什么是最重要的?背后的意义是什么?
4、“害怕”产生“没有理由的焦虑”
很多人的生涯遇到瓶颈,探索背后的原因后发现,其实是内心渴望赢过别人,为了达到“赢过别人”的目的,就会变得很难做决定,也不敢冒险,因为做错决定,就被别人说中了,也就代表自己输了。当“内心害怕”超过“真实危险”,就会变得很焦虑。“焦虑”是我们渴望追求优越却感到不足的反应。当“害怕”大过“问题”,就会导致适应不良。很多人会出现“没有理由地害怕、焦虑”。
这几年的谘商经验发现,有愈来愈多拒学或是抗拒工作的人。当我们没有工作的时候,很自然地,就要依赖别人提供生活所需,这个行为意味着“社会情怀较低”,但是“自我兴趣却很高”。倘若我们从小生长在过度骄纵宠爱,或是家人常常传递负面、敌意讯息,又或是缺乏爱与温暖的环境中,“害怕”的情绪就会被增强,以致于长大后无法面对自己的生活任务,潜意识中我们就会运用各种方法让别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譬如说,潜意识中我们会让自己受伤:“我的脚受伤了,医生说我需要时间休息。”让别人有机会照顾自己。
谘商的过程中,很常听到家长告诉我:“孩子没有安全感,所以我要陪伴他,让他有安全感。”真正的安全感是,即使家人不在身边,仍然可以上学、工作、出游。如果越陪伴越退缩,或许就要觉察“陪伴”里隐藏着什么让人退缩害怕的暗示,令我们裹足不前。
5、“害怕”形成冷漠麻木
当我们被恐惧和焦虑淹没,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有些人会躲在冷漠麻木中,对任何事情都表现出“无所谓”、“不要管我”的态度。人际互动的时候,常常会强调:“你们不要管我就好了。”或是表示:“你们就当我不存在好了。”一旦跟周遭人的互动变得越来越冷漠,开始对别人抱持敌意,把别人的行为都做负向解读,总觉得“别人不理自己”,渐渐地,对自我的关注就会越来越高,“关心自己”远远超过“关心别人”。
林萃芬说:面对“害怕”释放内心的恐惧与限制
专业谘商心理师林萃芬在其著作《锻炼心理肌力》提到,在专业训练的过程中,我们都需要接受心理谘商,探索自己内在的恐惧与限制。当我们了解自己的想法、情绪后,才不会把自己的议题投射到当事人身上,干扰谘商历程的进行。
当自己成为求助者时,才知道求助的过程并非如此轻松简单。光是要拿起电话预约,就在心里挣扎许久,不断想着什么时候打电话比较适合呢?要怎么开口呢?什么特质的心理师适合自己呢?对方会问我哪些问题呢?真的没有想到,求助的过程会历经如此大的挣扎起伏,需要下这么大的决心。这个时候,心里开始佩服当事人的勇气:原来“求助”需要鼓起如此大的勇气。
很多当事人都曾经告诉我,在踏入谘商所前,内心充满恐惧不安,不知道会面对什么样的自己?是不是问题大到没救了?人生还可能变好吗?听了他们的心声,我也会回馈:面对自己就是最大的勇气。阿德勒认为,消除恐惧与冷漠最佳的解药,就是“社群感”。因为当我们不认同自己的时候,也会不认同别人。如果我们可以心平气和,好好跟自己相处,就能随心所欲跟别人互动。“不怕”,就从跟自己相处开始,勇于面对自己内心的纠葛,就是勇气的表现。
本文整理、节录自林萃芬《锻炼心理肌力》一书,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由时报文化授权转载,欲阅读完整作品,欢迎参考原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