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不可测 “武”“舞”二字藏大智慧(组图)
舞蹈与武术同宗同源,舞蹈武用是武术,武术文用是舞蹈。(图片来源:神韵艺术团官网)
在中国古典舞中,人们常常会发现许多与武术类似的动作,如“弓箭步、大射雁、大刀花、飞脚”等动作,这些动作只听名字就充满了武打的意味。其实中国古典舞的身法的确是来源于武术,舞蹈与武术同宗同源,舞蹈武用是武术,武术文用是舞蹈。舞蹈采纳了许多武术的身法,然后将肢体动作拉长放缓,变成富有美感、韵律感的观赏性表演,完全没有了武术强硬的特质,反而会以美的形式唤起人们的崇慕之心。历史上,许多智者发现了武舞相通的特性,并将用于两军对战的武术化为观赏性的舞蹈,如商汤的《大濩》、周武王的《大武》、南北朝的《兰陵王入阵曲》等,而历史上最著名的武舞当属唐太宗时的《秦王破阵乐》。
敦煌莫高窟217窟壁画《破阵乐舞势图》。(图片来源:公有领域)
《秦王破阵乐》原指唐初将士凯旋得胜时演奏的军乐,后来秦王李世民打败叛军刘武周后,河东的士人庶民欢歌起舞于道旁,将士们见状便用破阵乐的曲调,唱起一首新诗作和,曰:“受律辞元首,相将讨叛臣。咸歌《破阵乐》,共赏太平人 。”刘武周治下叛军军无储粮,常常劫掠百姓,于是河东人们视秦王为救星,秦王治下的将士也能与民同乐、与民同歌。《秦王破阵乐》后来之所以声名远播,大体是由于唐太宗当初救民于水火的仁德的感召力。
秦王李世民登基为帝后,深知“天下当逆取而顺守”、“为政本乎仁义”,然而战争初息,新败的降军未必心服。于是他决定将数年间开疆拓土、拨乱反正的功业以乐舞的形式宣威天下,而破阵乐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唐太宗李世民(图片来源:公有领域)
贞观七年(西元633年),李世民亲绘舞图,将军阵融入其中,舞蹈队形“左圆右方,先偏后伍,交错屈伸,以象鱼丽、鹅鹳”。“箕张翼舒,交错屈伸,首尾回互,以象战陈之形”,又命128名壮士披甲执戟习练队形的变化,他们“往来击刺,疾徐应节,抑扬蹈厉,声情慷慨。”舞成时声动山河、威震八方。人们在观看舞蹈时内心时而踊跃鼓舞,时而震惊战栗。乐舞再现玄甲军变幻莫测的军阵、高超的武艺及威严的军容,令观者心悦诚服,不敢再生反叛之心。
秦王破阵乐是歌舞乐三者合一的大型舞蹈,更是将武术舞蹈化的典型。唐太宗后来将此舞改名为七德舞,七德是“禁暴、戢兵、保大、保功、安民、和众、丰财”,他认为帝王必须具备这七种德行功勋,并借此告诫后世子孙勿忘大唐创业的艰难与守成的不易。破阵乐的名气,不仅传遍了九州,更跨过东洋,传入扶桑(日本);越过丝绸之路,传入天竺(印度),使当时四方夷族都闻知中土有一位大唐圣德天子;万国皆崇慕欣欣向荣的唐王朝。
古人曾说:“江山以仁得之,以仁守之,将有百代的延续,以不仁得之,以仁守之,将有十代的延续,以不仁得之,以不仁守之,一代的延续也不能到头。”善良慈悯的胸怀能够感化人,暴力强硬的手段只能使人惧怕一时。能够以舞蹈的形式宣扬善德,不动刀兵而威震远夷,这着实体现了唐太宗的胸襟与美德。
“一武(舞)两用”的背后,蕴藏着神传文化的博大智慧。(图片来源:神韵艺术团官网)
在阅读史籍时,我们常见“舞、武”二字通用,在史记中记载的“鸿门宴”一段叙述中,刘邦的谋士张良对刘邦这样说:“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其中一个惊心动魄的“舞”字,所指的并非是一般的舞蹈表演,而是一次充满杀气的武术展示。再比如晋书祖逖传中记载道,当祖逖听到半夜鸡叫时,就起身练剑,这里史书中的原文写的是:“此非恶声也!因起舞。”从而演变成脍炙人口的一个成语:闻鸡起舞。这里的舞,明显指的是练习武术,连表演的性质也不存在了。
其实这“一武(舞)两用”的背后,蕴藏着神传文化的博大智慧。道家先祖老子曾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中国人的思想中有阴阳的理念,认为宇宙万物都是“有无”相对、“阴阳”相生,事物有正负、难易、长短等等,这是道家思想中宇宙运行的一个重要的规律。当然,同样的道理在武术(舞蹈)中也是一样适用的,武术是用于实战的,虽然说以武止暴的结果可以安定天下,保护善良的百姓,但是武术的手段本身毕竟是强硬的、暴力的、甚至要通过流血才能够达成目地的。于是,为符合阴阳互补的宇宙规律,舞蹈应运而生。她源于武术,却有着柔和的特质,能够以善与美感化观众,虽然不动刀兵,有时却能比金戈铁马更加强大。此外,舞蹈的身法是源自武术动作,武术动作是在实战中千锤百炼而成,一招一式都不能改动分毫,所以保证了这些动作历经数千年不变,而中国古典舞也成为有数千年基奠的艺术。由此可见,一武(舞)两用的智慧真是非同凡响、深不可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