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百首咏史】三十三:人民公社(图)


公社(俗称吃大锅饭)在社会主义国家为过往的社会制度,在中国大陆属于一种“政社合一”组织。(图片来源:Three Lions/Getty Images )

【看中国2020年2月14日讯】公社(俗称吃大锅饭)在社会主义国家为过往的社会制度,在中国大陆属于一种“政社合一”组织,分为“农村人民公社”和“城市人民公社”,而以前者最为著名。农村人民公社属于当时计划经济体制下,农村政治经济制度的主要特征,即农村计划经济时代。人民公社既是生产组织,也是基层政权,普遍存在的时期为1958年至1984年,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而解体,全部被乡级行政区取代。

“人民公社”这个名词 是刘少奇与人闲聊中发明的

“人民公社”这个名词,就是刘少奇与另外几个领导人在闲聊中发明的。据刘少奇1958年11月7日在郑州会议上的讲话回忆,大致是1958年4月,在赴广州的火车上,他与周恩来、陆定一(时任中宣部部长)、邓力群闲聊,“吹半工半读,吹教育如何普及,另外就吹公社,吹乌托邦,吹过渡到共产主义”。在八大二次会议上,刘少奇又讲了半工半读与生活集体化,并要北京和天津先搞试验。

1958年8月上旬,毛泽东到河北、河南与山东等地视察,与当地的负责人谈到“小社”并“大社”的问题。毛泽东说道:“看来‘人民公社’是一个好名字,包括工农兵学商,管理生产,管理生活,管理政权。‘人民公社’前面可以加上地名,或者加上群众喜欢的名字。”毛还总结“人民公社”的特点:“一曰大,二曰公”。在山东时,当地负责人请示“大社”叫什么名称时,毛泽东说:“还是叫人民公社好,它的好处是,可以把工、农、商、学、兵合在一起,便于领导。”这些消息见报后,全国各地纷纷效仿,四处响起“人民公社好!”“人民公社万岁!”等的口号。

 

人民公社是桥梁(1)

舵手升帆强起航(2)

骡马牛羊全姓共(3)

盆瓢锅碗半盛糠(4)

乾坤颠倒仆为主(5)

囹圄须臾路即墙(6)

大道康庄通鬼域(7)

不容饿殍窜他乡(8)

 

注(1)当时的口号:“社会主义是天堂,人民公社是桥梁。”

注(2)毛被冠以“伟大的领袖,伟大的统帅,伟大的导师,伟大的舵手。”人民公社把土地改革中分给农民的土地强行夺走。

注(3)农民的一切生产工具(包括牲畜)一律归公,很多农民在入社前“烹羊宰牛且为乐”省得便宜了别人。

注(4)这句诗有美化之嫌,吃大锅饭失败后,很多地方连草根树皮都被吃光。

注(5)当饥荒降临时,那些“公仆”如生产队长、公社干部都能利用职权为自己和家人填肚子,鲜有饿死者。

注(6)那时划地为牢,村民外出需干部开路条。

注(7)那时的宣传说人民公社是通往共产主义的康庄大道。

注(8)全国各地的饥民都只能在村子里坐而待毙,不准逃荒给国家丢脸,直是开天辟地第一遭。

人民公社和大跃进引起大饥荒 饥民只能在家中坐以待毙

因大办人民公社,大跃进引起的大饥荒时,各要道路口均有民兵把守,禁止饥民外出逃荒,许多百姓只能坐而待毙,现在想起来,这种做法倒似项仁政,九百六十万方公里土地皆为阿鼻地狱,逃到那里都是死路一条,不如安坐家中,少受些颠沛之苦,生存的机会反到大一些。全国大饥荒,亘古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什么人间奇迹都能创造出来。”这宣传口号看来倒不是吹的。

大串联时,和几个同学结伴南下,到了南京,应一位同学之邀绕道去了他的家乡,同学的老家在皖南。在安庆下船后换上汽车,一路上见到不少无人村,只余残垣败壁,蒿草几乎比断墙还高。听同学的乡亲讲,那些村子都是大饥荒时死绝的,虽然时隔近十年,乡亲们谈及此段经历犹是悲不自禁,泪流满面。

人民公社社员在吃大锅饭,不知道这些人中有谁能挺过饥荒的岁月。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作者江浩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