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之若鹜,主要就是因为经济因素驱动。(图片来源:Adobe stock)
【看中国2019年11月30日讯】浙江传来噩耗,帅气的演员高以翔,在录“追我吧”这档综艺节目的时候,突然晕倒,现场抢救不及时,转送医院,在三小时急救无效之后,不幸去世。
这个话题迅速登上了各种热门排行榜,明星本身就有流量,再加上以这种方式离开,所以也就引爆了话题。更加知名的一些明星,也纷纷加入评论,痛斥现在的综艺虐艺人的现象。
高以翔我们就不介绍了,一直都以阳光健康的形象示人,有朋友介绍,说他这几天的工作强度相当大,周一还在另一个地方出席活动,转天就到浙江卫视录节目,没想到凌晨就出事了。这个节目大家都看过,以极限挑战的高难度综艺为卖点,什么楼顶速降,高速攀登,互相追逐等高强度游戏,据说之前有的艺人甚至跑吐了好几次,连运动员出身的李小鹏和邹市明都有点扛不住这个节目中的强度。
我原来也是做传媒的,知道电视台录节目的流程,为了节省成本,开一次棚,都会连着录好几期,有的真是几天几夜不休息的抢工,别说舞台中央的这些艺人,就是现场的工作人员,有时候都顶不住。
其实这些明星们的身体,要比普通人好的多,他们为了维持自己的形象,每天都要有锻炼,而且强度还都不低,甚至有的明星本身就是健康达人,但是节目组为了制造效果,就要提高竞技难度,让这些明星上去玩命。人的体能都是有极限的,在休息好了之后,做一些运动是没问题的,但是在没有休息的情况下,大运动量的竞技项目就容易发生意外。
这些东西,艺人们其实也很清楚,上这种综艺就是玩命去的,明知对身体有害,还是趋之若鹜,主要就是因为经济因素驱动,现在这几年影视行业遭遇了资本寒冬,很多明星都高喊,没有戏拍很久了,有的知名演员更是说,一年没拍戏了,现在快交不起房租了。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数量比去年同期减少27%。而横店影视城的开机率则同比减少了45%,从上市公司的报表也能看出来,几家行业巨头要么利润大幅下降,要么直接就是亏损,而艺人们的收入更是受到了多方面的影响,一个是去年的税务稽查风波,另一个就是整体大环境不佳。
而对于聚光灯下的行业来说,收入少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还要保持热度,所以出综艺,就变成了唯一的选择,有人爆料,说这次高以翔参加追我吧这个节目,他的酬劳只有66万台币,大约15万人民币一期,这个数字貌似还是税前,他到手可能不到十万人民币。合同里规定,高以翔对安全方面自己负责,节目组只负责买保险。
有人可能说,15万一期还要怎样,冒着生命的风险我也愿意,但并非是这么回事,你只看到了这一期节目15万的费用,看不到他背后的沉没成本,他要维持自己小有名气,维持自己的形象,自带流量粉丝,这些都是普通人所不具备的。就好比很多人都说博士毕业高薪,但你看不到的是,他为了成为博士付出了多少辛苦。所以,15万一期是完全的市场价格,在国内综艺里,算是比较高的水平了,但自然他的难度也不小。
艺人们明知道不容易赚这个钱,之所以还愿意去拼命,就是因为机会成本太低了。也就是你没戏可拍,没事可做,给你一个赚钱的机会,而且还能提高曝光度,所以自然也就没得可选。现在这些明星,能上综艺就尽量上,这其实就跟我们,失业在家能有兼职的机会,肯定会去先试试,是一个道理。
那为什么没剧可拍了呢?因为现在渠道爆炸,流量分散,关注度也分散了,以前一到晚上大家没事可干,只能看电视,所以电视台就不断的买剧,这才有了影视明星的概念,后来互联网视频行业来了,他们开始跟电视台抢剧,这一下让影视行业更厉害了,收入水涨船高,天价剧层出不穷,而流量明星也水涨船高。再后来,大家觉得不行了,再这么玩钱都被明星赚走了,影视公司和播出渠道全都得喝西北风,于是就开始使用全新模式,用便宜的老戏骨和更便宜的新人混搭,通过渠道和大戏制造明星,避开当红的流量明星,这样做更省钱。
所以2016年以后,很多当红明星一下就闲下来了,而这几年造星速度越来越快,越来越多的新人们被生产出来,本身就分散了原来那些明星身上的流量,再加上媒体多元化,短视频崛起,以及资本寒冬,对影视投资锐减,让整个行业都在追求低成本的运营方式。希望能挨过这个冬天,但是对于影视行业来说,这个冬天似乎格外漫长,现在也完全看不到出路。反而不断地迎来坏消息。观众的注意力,被越来越多的娱乐形式所分散。对于聚光灯下的行业来说,丧失注意力,就丧失了经济。
所以综合来看,娱乐行业已经出现了全新的变化,流量明星未来的更新换代速度会非常快,这是传媒公司有意为之,也是降低成本的有效方式。而一些所谓的流量明星,为了保持曝光量,只能不断的出综艺,但终究会越来越衰落。再想回到原来动辄上亿片酬的日子,已经不太可能了,现在这个行业已经完全支付不起了。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