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蒙古独立真相 周恩来主持主权移交仪式(图)

 2019-11-09 14:15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40

按照现在大陆官方宣传机器的说法,是中华民国政府蒋介石出卖了外蒙古,但这却不是事实的真相。
按照大陆官方宣传机器的说法,是中华民国政府蒋介石出卖了外蒙古,但这却不是事实的真相。(网络图片)

自元明清600多年以来,外蒙古一直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但在上个世纪,外蒙古的独立使得中国丢失了15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相当于40多个台湾。中国的大家庭里失去了重要的一员,这是近代中国历史上悲伤的一章。按照现在大陆官方宣传机器的说法,是中华民国政府蒋介石出卖了外蒙古,使得外蒙古独立。但这却不是事实的真相

在大陆长大的人们,大多数对外蒙独立这一段的历史是一片空白。原因是历史课本上鲜有提及。这其实很能说明问题,官方历史课本其实就是政治教材。对于官方有利的内容,历史课本必定会大大的渲染。比如说,对于清政府签订的一系列丧权条约,历史课本里都有详细记载,这被用来对比显示所谓新社会的优越性。如果真的是蒋介石一手出卖了蒙古,作为蒋介石国民党反动派的罪证,历史课本里着墨的幅度肯定会远远大于清政府签订的那些条约。但大陆官方没有敢这样做,是因为那不是历史的事实。如果把这个事件全面来看就会明白,外蒙脱离中国是由苏联共产党一手造成的。一面是苏联共产党在外面入侵外蒙,利用强权将外蒙拉出国门,一面是中国共产党在国内将外蒙的回归之路彻底堵死,迎合苏共,将其推出国门。这一拉一推,造成了外蒙直到今天的百年游子路。

历史从一百年前说起。随着1911年辛亥革命的成功,当时的俄国乘虚出兵外蒙古,扶植外蒙古独立。1917年苏共政府成立,竟然称外蒙古是一个独立国家,并要求与之建立外交关系。民国政府一直不承认外蒙古独立。1919年民国总统徐世昌派徐树铮派兵收复了外蒙古。1921年是外蒙古历史上关键的一年,这一年里,苏共的红军侵入外蒙古,于是刚刚回归的外蒙古又一次被拉出了国门。从此之后直到1991年苏联垮台,70年里苏共的军队再也没有离开过外蒙古。

苏共军队于1921年的5月25日侵入蒙古,7月6日开入库伦(现在外蒙古的首都乌兰巴托),7月11日扶植了亲苏的傀儡政府,而这一天也就是后来的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国庆日。当时的民国政府对这次外蒙古独立当然是不予承认。而苏共却使用各种手段想永远霸占外蒙古。

1941年4月苏共甚至和正在侵华的日本签订互不侵犯的友好条约,而这个条约是建立在日本承认外蒙古独立,苏共承认满洲国的基础上。

1945年,二次世界大战进入尾声。美国在太平洋战场上对日本节节胜利,此时美国尚未造出原子弹,虽然打败日本没有问题,但是要让日本最终投降,仍需要解决日本庞大的陆军,盟军还是要付出巨大的伤亡。在这种情况下,美英在1945年2月的雅尔塔会谈中要求苏共在德国投降后出兵帮助打击日本。

对日出兵正中苏共下怀,对于苏共来讲,面对日本节节败退,如果不出兵,那么东亚将会全部被英美变成民主国家,这显然对苏共不利。同时,日本战败后,苏共将面对一个统一的和平发展的中国,而中国强大后,必然会妨碍苏共继续占领外蒙古。所以苏共当时给出的条件,是继续维持外蒙古当时的所谓独立,并且要控制大连、旅顺和东北的铁路权等。而英美此时为了减少自己的伤亡,及早结束战争,在中国缺席会议的情况下,同意了苏共的无理要求。

蒋介石民国政府1945年6月底派宋子文和蒋经国等去莫斯科与斯大林谈判,表示对外蒙独立无法接受。但斯大林坚持要求外蒙独立做为出兵的必要条件,同时继续要求苏共在东北的各项特权。这是一场非常艰苦缓慢的谈判,谈判拖而未决进入8月,8月6日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第一颗原子弹,此时日本投降就是马上的事情,盟军其实已经不需要苏共出兵了。这时斯大林反而无法等待了,尽管中苏条约没有签订,他仍然在8月8日立刻出动百万苏军侵入中国东北,并将东北全部占领。苏共此举,显然不是为了帮助中国抗日,而是赤裸裸的抢夺自己的势力范围。苏军侵入东北给当时的中国甚至亚洲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蒋介石此时面对的是非常难解的局面,因为东北已经完全被苏共占领,苏共深入中国腹地。他可以不同意苏共的无理要求,但是苏共可以继续占据东三省,并且会大力扶植中共,在中国造成一个类似后来东德西德的分裂局面。斯大林甚至威胁要将内蒙古的也划入外蒙中,成立一个独立的大蒙古国。中国将在刚刚摆脱日本侵略后,再一次面对抵抗苏联,而这个敌人甚至会比日本更残暴。另一个选择是答应苏共的要求,以此为条件要求苏共撤出东北,保证尊重新疆主权,并且不去支持中共。只要中国赢得和平发展的机会,几十年后,国力强盛,蒙古尚有机会回归,而这个选择实在是当时条件下的无奈的选择。

于是1945年8月14日,在苏共大军入境的情况下,民国政府和苏共双方终于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若蒙古举行全民公投独立,中国将在此基础上承认蒙古独立。而苏共承认中国对东三省的主权;对于当时新疆伊宁事变,苏共承诺不干涉,也就是说不谋求新疆的土地;苏共将不支持中共。

蒋介石当初有条件地容许外蒙古独立,实属在苏共强权下的无奈,外蒙古当时已经被苏共强占了20多年。蒋介石是想用中国的和平发展去铺就一条外蒙古将来回归祖国的回家之路。公平的讲,蒋介石的决策思路其实不无道理。若无后来苏共背信弃义,中华民国能够在抗战胜利后和平发展,没有大跃进,没有文革,几十年后,那么中国在1980年代就可成为世界数一数二的民主大国。那可是实实在在的实力,而不是现在大陆的畸形虚胖。这个力量和美国等民主国家联合在一起,对于苏共是非常可怕的,那么苏共1991年底的崩溃很可能会提前。

人们现在知道苏共崩溃后,蒙古人民共和国立即解体,一个新的民主的蒙古国1992年随即诞生。若中国彼时已经是一个民主的大国,而且如同后来中华民国那样不承认外蒙古独立,那么一个民主的外蒙古很可能会在那时回归于一个民主的中国。

蒋介石的最大错误在于他相信了苏共的承诺。而共产党从来就是把欺骗当作它的一大法宝。当时的东北有发达的工业,生产总量超过日本本土,苏共进入东北后,疯狂洗劫,强奸妇女,抢掠民众,把最先进的机器设备拆运回苏联。然后违背条约,把日军的枪枝数十万支,大炮数千门及弹药,布匹粮食无数,20万满洲国军队等全部交给了中共。中共在苏共的支持下迅速占领物资丰富的东北,并以此为基地取得内战的胜利。诚如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所言,有了东北,“我们在全国的胜利,就有了巩固的基础了。”“也就是说确定了我们的胜利。”

1945年10月外蒙举行了全民公投,这个公投是在苏共的刺刀威逼下进行的,无法表达真正的民意。投票也并不是公平的无记名投票,而是要每个人站出来在大众眼前,选择在独立或者不独立栏目里签名。人们可以设想:当年毛泽东要永远开除刘少奇出党,整个中央就只有半只手举起表示反对。类似这样的投票,是没有人有勇气在苏共面前表达异议的。何况很多蒙古人不识字,都由傀儡政府当局的工作人员来指示签名应该在哪一拦里写。另外,如果参加投票人数少于50%,投票将无效,那么政府就把每个人都编号,若缺席,则政府代为签字同意,甚至一些驻蒙古的苏军也参加了投票。最后,苏共创造了50万人口100%赞成票的奇迹。苏共利用其强权,终于在霸占外蒙古这个事情上再一次得逞。

时间进入1949年,大陆政权登场了。那时它称中华民国政府是国民党反动派,那么完全可以理直气壮的废弃反动派们所签订的条约。但是大陆官方不但没有这样做,反而仅仅半个月的时间,就于10月16日急切宣布同蒙古建交。而在那时与蒙古有建交关系的只有苏共和中共。其实,中共从早期就一直支持外蒙古独立。

为了欺骗国内的民众,《人民日报》在1949年8月14日发表御用文人郭沫若的奇文《我们应该怎样认识外蒙古独立》来给国内民众洗脑,文中称:“……倒是外蒙古人民比我们争气些,比我们觉悟的早,比我们更清醒地能和社会主义地苏联做朋友,因而得到了帮助,而比我们早解放了。我们假如是站在大公无私地立场,我们倒应该向外蒙古人民告罪、向外蒙古人民致敬、向外蒙古人民学习地。更那里有什么理由跟在美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反动地后面,来对苏联‘愤慨’呢?……”,“……人民中国和人民蒙古今后应该是亲密的兄弟,我们不能够固执着那种宗主和藩属的落后观念了。那是丝毫也不足引为光荣的!……”这篇官方社论对苏军占领蒙古是一派羡慕,恨不得苏军也能够更早的占领中国。

此时中华民国政府因为苏共背弃了不支持中共的协议,宣布当初和苏共签订的协约作废。于是《人民日报》再一次在1950年2月24日发表党史专家黄华的社论《只有国民党反动派才痛恨蒙古独立》,文中把1919年徐树铮奉民国总统之命收复蒙古歪曲为“……日本帝国主义又利用了中国北洋军阀安福系将军徐树铮侵入蒙古,在那里建立了亲日的军事独裁。……”。对于蒙古独立,社论中说:“……承认蒙古独立,对每个真正爱国的中国人来说,是天经地义的事,值得欢呼的事。只有国民党反动派才痛恨蒙古独立,他们在当时被迫承认了蒙古独立,事后又大肆造谣,侮蔑人民的蒙古,侮蔑苏联,说:‘蒙古独立是中国领土的丧失’……”。

这篇文章点明了国民政府是被迫承认外蒙古独立,同时承认了对中共来说,外蒙古独立是天经地义,是值得欢呼的事。这篇文章除了欺骗以外,还充满了对于反对外蒙古独立的民众的赤裸裸的威胁。因为文中称只有国民党反动派才痛恨蒙古独立,而在1950年代,“国民党反动派”是要杀头的罪名。

1950年10月毛泽东再派周恩来去蒙古主持主权移交仪式。同年大陆与蒙古交换地图勘定边界,正式承认外蒙古独立。可见,大陆官方在1949年建政前后,是迫不及待的,并且是理直气壮的把外蒙古推出国门之外。

1952年民国政府意识到原来的先和平发展再谋求外蒙古回归的计划短期无法成功,开始寻求别的办法试图拉住外蒙古这离家的游子。民国政府先是在1952年联合国大会上控诉苏联没有履行当初的条约。联合国大会在调查后,证实控诉属实。在联合国控苏成功后,随后民国政府在1953年2月声明当年关于外蒙古独立的公告失效。由此可见民国政府蒋介石始终没有真正放弃外蒙古回归。

1955年,苏共谋求蒙古加入联合国。美国最初反对,但苏共威胁,如果蒙古无法入会,苏共将反对西班牙,日本等美国盟友加入联合国。美国别无选择,只能回来做民国政府的工作。11月22日,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致信蒋介石,称“13个国家热切渴望加入联合国,因此值得付出同意苏联5个卫星国加入联合国的代价。我们不能伤害大多数,否则相当于帮助了共产主义,也会严重损害我们在联合国的影响。”他在信中还建议民国政府不一定要对蒙古投赞成票,只要弃权即可。他特别强调此事“对我们双方都十分重要”。11月26日蒋介石回信艾森豪威尔,指责美国应该为外蒙古独立负一定责任,“我们听从了美国政府的好心建议”,才与苏联签署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1955年11月28日,艾森豪威尔总统再次致信蒋介石,警告他如果滥用否决权,将是对安理会大多数成员意愿的对抗。蒋介石这次干脆没有回信,而是在第二天公开发表了一份新闻声明,正式宣布将会对蒙古加入联合国投反对票。美国则通过新闻署发表声明,批评民国政府的态度。12月13日,民国政府在联合国大会上对蒙古入联投了反对票。这也是民国政府在联合国期间投的唯一一次否决票。作为报复,苏共随后否决了日本等国的申请。

1961年又是外蒙古独立的关键的一年,苏共纠结一些非洲国家再一次谋求外蒙古加入联合国。苏联和非洲一些国家达成协议:苏联支持非洲的毛里塔尼亚入联合国,而非洲国家支持外蒙古加入联合国。当时中华民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拥有否决权。但被激怒的非洲国家会因此支持大陆政权加入联合国,在这种情况下,投否决票就相当于民国政府自绝于联合国,若民国政府退出联合国,那么大陆政权必定乘虚而入,最终外蒙古还是会入会,美国肯尼迪政府非常紧张,他们不想看到中华民国退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施压民国政府不要行使否决权,这造成了民国政府和美国外交关系的空前紧张。历经几个月外交上的交涉,最终民国政府同意不否决蒙古入联合国,而美国也不可以投同意票。作为交换条件,肯尼迪第一次公开声明美国坚决支持中华民国政府;并使大陆政权入联合国一案成为联合国的“重要问题”,即要三分之二多数同意才能通过;且肯尼迪承诺如果任何时候美国的否决能有效地防止大陆政权进入联合国,美国将使用否决权。1961年10月25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蒙古入会案。中华民国未参加投票表决。蒋介石1961年11月在国民党会议时谈到这次事件得失时称:“就整个世界战役来说,在防阻匪伪入会的间接目的上,我们可以算是换取了一次迂回战的胜利;但在防阻伪蒙入会的直接目的上,无可讳言,乃是我们一次严重的失败和耻辱!”1961年12月1日,澳大利亚、日本、美国等提出议案:任何涉及中国代表权变更问题的议案都是“重要问题案”。12月15日此案以61票赞成,37票反对,7票弃权,被通过为联大第1668号决议案。

大陆政权虽然那时还不是联合国成员,但专门在1961年7月11日发行了一套纪念邮票,庆祝所谓的蒙古人民革命成功四十周年,其实就是纪念从1921年起苏军占领外蒙古四十周年。第一张邮票上主图是中蒙两国的国旗。第二张是蒙古人民共和国的政府大楼。大陆官方选在那个特殊的时刻发行这种邮票,目的是为蒙古加入联合国呐喊助威。在苏共猖獗的那个年代,外蒙古终于最终加入了联合国,在独立的路上又走远了一大步。

现在的台湾,中华民国政府的中国版图是一个秋海棠叶的形状,而不是一个公鸡的形状,一个大的区别就是地图里仍然包括外蒙古。虽然由于时间的流逝,近年来一些民国政府的人员忘记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对外蒙古的定位出现模糊,但外蒙古回归的大门在中华民国一侧一直是开着的。1991年苏共解体后,外蒙古民众终于能够独立自主,两个月后,他们就把那个虚假的“人民共和”从国名中拿掉,蒙古人民共和国就此消亡,一个民主的蒙古国成立了。或许将来,一个民主的蒙古面对的将会是一个民主的大中华。那时,这位在外流浪百年的游子,将有机会选择是否重返祖国的怀抱。

責任编辑: 玉亮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