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这个时候,香港政府禁止蒙面已经没有意义(Laurel Chor/Getty Images)
【看中国2019年10月5日讯】《小丑》上映之际,正是香港特首及行政会议通过紧急法制订“反蒙面法”之时。从电影看,哥谭(高登)市陷入戴小丑面具的抗议大军中时,应该没有制订“反蒙面法”,而且,即使它制订了,对于真正最有杀伤力的“小丑”阿瑟本尊也是没有用的。
电影里有一个镜头意味深长,那就是阿瑟逃避警察追捕躲进地铁,他顺手夺来一个示威者的小丑面具戴上,但当他下车时他从容把面具脱下放在垃圾筒上,原来他的化妆犹在,戴不戴面具有意义吗?
我再接着问一句:你以为小丑画小丑妆只是为了逗笑吗?再问一句:你以为抗争者带面具、蒙面只是为了对抗催泪弹与监控追捕吗?
不是的,这根本是一个立场的宣示。记得墨西哥的查巴达游击队吗?这个组织从副总司令马柯士到每一个普通士兵、后援者,都要蒙面。一开始他们蒙面为了避免被政府军看见——后来,他们说蒙面是为了让人更看得见!马柯士在他的寓言著作里还提出了无面之人、面具是镜子等隐喻,让蒙面成为抗争者的标准装束、心理之矛(而不只是盾)。
蒙面的人,提醒了我们在这个社会里早已变成了没面目的人,就像阿瑟变身小丑在Murray脱口秀上对后者说的。当他承认杀死三个华尔街精英之后,他说:“如果换成是我被杀,不会有人在意,人们会若无其事地从我身上踩过去。”
10月4日,香港市民在荃湾尖咀道游乐场集会(李天正/看中国)
《小丑》最关键的一点在于,它完全没有半点英雄漫画的魔幻元素,没有什么生化池、黑魔法、毒蜘蛛⋯⋯哥谭市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一个现代、现实城市,坚尼系数还不一定比香港高,阿瑟与他可怜的母亲生活的小公寓肯定比大多数香港的㓥房宽敞漂亮。但民众的愤怒是一致的,除了贫富悬殊这种经济原因,更是怒于警黑狼狈为奸、官商勾结、公义不得彰显。
于是有了小丑面具,是戴小丑面具的怒民造就“小丑”,而不是相反。从中世纪以来的戏剧传统中,小丑就象征着最弱势对权力的调侃,嬉笑怒骂,帝力于我何有哉?笑、幽默向来也是瓦解极权的一个手段,艾柯的《玫瑰之名》、米兰昆德拉的《笑忘书》都写及这一点。虽然电影《小丑》导演不回避抗议者的暴力一面,容易让人觉得他立场暧昧,但当我们看见小丑意象给抗议运动带来的狂欢感(阿瑟曾经用艺名:嘉年华),当理解如果不是这种宣泄,下一步就是革命了。
香港反送中游行中“天灭中共”海报(看中国)
实际上戴面具的小丑和不戴面具甚至不化妆的小丑——比如名嘴Murray Franklin和资本家Thomas Wayne,哪一个更恐怖?Murray Franklin以取笑别人的梦想赢取收视率、强行输出自己的心灵鸡汤价值观;Thomas Wayne掌控了哥谭城的经济命脉,还要进一步参选市长(每个国家都可以找到相对应的影射)左右政治。电影营造了一个这样的隐喻:Murray Franklin是影响阿瑟的精神父亲,Thomas Wayne是阿瑟的“生父”,但两者都和幼年虐待他的“继父”无异,阿瑟的生死根本不在他们眼里。
回到英雄漫画宇宙,虚构中有一个“小丑”可以理解,现实有很多个小丑就难以理解了吗?阿瑟发狂前自道:“我以前认为,我的生活只是一出悲剧;但现在,我意识到,这他妈是一出的喜剧。”而无论悲剧喜剧,关键在于,总有人想要把你的蒙面换成他们想要的面具,演出他导演好的你的一生。看清楚这一点,反抗就成了义务。
到这个时候,禁止蒙面已经没有意义。蒙面所组成的表象的共同体,将由心灵更坚固的共同体取代,牢不可破。
本文为《上报》独家授权《看中国》,请勿任意转载、抄袭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